首页 > 国家地理 > 榆林 > 正文

榆林 《黄沙远去草木香》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3日 16:36)

  “沙梁上白草风沙埋,不因为看妹妹我不来。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五十里路上看妹妹。”

  这支深情而忧伤的信天游在黄土高原上不知传唱了多久?

  然而,据史料记载很久以前,陕北的榆林地区过去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富庶之地。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变成了茫茫沙漠?

  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白城子村,有一座古城遗址,它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京都——统万城。

  今天,许多来过统万城遗址的人都说它象一只巨大的白色沉船,湮没在茫茫黄沙之中。

  榆林人民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治沙造林,林草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提高到现在的38.9%。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治沙,榆林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零星分散,不便统一开发和管理的小块沙地,普遍推行个体、联户承包治理。

  1985年春天,榆林定边县海子梁乡政府门前贴出这样一张海报:“响应政府承包荒沙的号召,我石光银和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治理狼窝沙5.8万亩荒沙的合同。借鉴城里正在推行的股份制做法,决定成立治沙公司。凡出钱或出力者,均为我公司股东。” 结果有127户、480人加入了公司。

  石光银带领人们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实践,苦苦探求,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走出了一条公司加农户,综合开发,多业并举,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的产业化治沙新路。

  1990年以后,变化已经在林区周围发生了,而且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树木较多的地方,流沙被稳固住了,人们用推土机推去几米厚的浮沙,这些原来被流沙湮没的良田重新又恢复了生机,而且不再受风沙侵害。同样一块地,粮食亩产量可以由原来的几十公斤,提高到现在的上千公斤,农民的收入自然也随着提高了。

  治沙公司又创办了奶牛厂、蔬菜加工厂、矿泉水厂、砖厂。原来一望无际的黄沙变成了一片绿洲,绿色植被长起来了,风小了,四大壕村变富了。2000年人均产粮10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1850元,被县上命名为“小康村”。他创办的治沙公司到2001年6月止,所造林木和固定资产总价值达4660万元,年纯收入达100万元。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通过坚持不懈地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以牛玉琴和石光银为代表的榆林人民数十年来坚持不懈大搞造林种草,治沙改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被联合国有关专家称赞为“创造了世界奇迹”。沙漠中的片片绿洲,成了盛产水稻、小麦、果蔬和鱼虾的“鱼米之乡”。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