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榆林 > 正文

榆林《黄土高坡上的家》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3日 16:34)

  2004年的秋天,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榆林市乡村,许多村民住进了别开生面的庭院式窑洞,每层三孔,上下三层,门前有长长的暖廊,结构新颖,采光充足,院内花草果木茂盛,能利用太阳能洗澡。

  在公元21世纪的今天,在高层住宅大量兴建的时候,为什么陕北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居住方式——窑洞。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高原人一直厮守着这窑洞,厮守着黄土院落呢?

  同南方的干栏式建筑起源于干巢居一样,陕北的窑洞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穴居,它的历史比所有民居形式都古老。2004年在榆林就发现了五千多年前窑洞的遗址。

  那么,我们的先民最初住的窑洞是什么样的呢?

  考古工作者在榆林横山县的魏寨、青龙山两处发掘的史前窑洞式居住遗迹中,惊奇的发现,五千年前原始先民居住竟然相当讲究,居室设计极尽巧思,结构合理适用,组合复杂令人惊叹。

  据统计,在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有4000多万人居住窑洞。这堪称一个世界奇观。那么,窑洞为什么只诞生在黄土高原上呢?

  很多人把窑洞称作是“神仙洞”,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冬暖夏凉,那么造成窑洞冬暖夏凉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采访 :

  “窑洞之所以冬暖夏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有一个厚厚的“屋顶”。陕北的窑洞顶上可以行人可以走马,甚至可以走载重大车,即便是砖窑土窑,顶上也要覆盖一层厚厚的土,因此才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犹如空调。”

  另外,窑洞的顶和壁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窑洞口能够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温差变化不大。

  在陕北高原上,一个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在他们看来,窑洞盖得怎么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窑洞有土、砖、石料的不同,也有挂砖面子、石料接口等区别,花费有多有少,显示出主家的家底。过去男婚女嫁前,女方要到男方家“看地方”,也就是看对方有几孔窑洞,是什么材质的,对方家境一目了然。

  土窑洞修凿容易,在一座座山坡前,剖崖凿洞,安上门窗,就成了一孔孔的窑。

  通常一座土窑洞的寿命大体可以居住两代人,之后由于黄土层逐渐剥落就不能再住人了,你也许会想到住土窑洞是不是非常危险,它会不会坍塌呢?

  在黄土高原,数千年的雨水冲刷形成了千万条的沟壑,粘土与矿物使这里的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这就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建筑前提。

  土窑洞的窑顶大多使用柳树条上箍,以防止泥土坍落。但是,如遇到洪灾或山体滑坡,其坍塌的危险总是毁灭性的。因此,建窑洞的时候,选择建窑地点非常重要。

  采访:陕北风水先生

  “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多数情况下,梁峁壑区窑洞多依山峁沟谷的凹凸褶皱走向,避开洪水、泥石流、塌方、斜溜之害,巧踞汲水、耕地方便地段,顺势杂陈于梁峁沟谷间,形成不规则的构图。”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在土窑洞口外接一圈砖石拱洞,这样既加固了窑洞,又比过去的土窑美观了许多。这就是接口子窑。

  石窑、砖窑是在平地用石块和砖砌成,上面再覆上土。石窑和砖窑要比土窑大一些,一般深八到十二米,宽和高三米左右。石窑洞通常以三孔到五孔一组修建的较多。窑洞一般深 8到12 米,宽高为 3 米左右。

  窑洞里面最重要的是大炕。通常炕和灶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能给炕加热取暖。天冷时,住宿与做饭在一起,炕上很暖和。天热时,有空窑的在空窑里做饭,没空窑的要在院内盘一个简易灶。

  窑洞的窗户也许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

  奇怪的是,许多陕北窑洞的窗户并不安装玻璃,而是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这仅仅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吗?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色彩单调,为了美化生活,窑洞的主人们用剪纸装饰窑洞。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举世闻名的剪纸艺术。正是陕北农家妇女为了美化自己的窑洞而创造出来的。

  从土窑洞到石窑洞,陕北人居住窑洞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而窑洞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在明末清初。 据记载,到了清代,陕北人已经开始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砖石砌的窑洞。

  在榆林,就有两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清代窑洞建筑群,其窑洞的建筑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位于米脂城10多公里的刘家峁姜氏庄园,建于1874,到1886年竣工,历时整整13年。它依山就坡,占地40多亩。整个庄园从山腰到山顶,由三个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的院落组成,周围有高高的城墙,它被称作是北中国窑洞建筑史上一个少有的奇迹。

  那么,姜氏庄园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采访:姜氏庄园馆长

  “姜氏庄园第一层为下院。下院坐落在高达9.5米的寨门之上,是庄园的第一道关口,寨门一关,万夫莫开。寨门城墙的边角,有一深达33米的水井,可供上百人不出寨口就能用水。此院历来居住管家,俗称管家院。第二层为中院。经下院大门外西侧涵洞可进入中院。但较之下院更加宽敞,东厢房北侧又有暗道连通上下两院。若遇变故,各院人等,立即便可逃往山外避难。第三层为上院,是整个建筑群中的主宅,由庄主居住。其正面五孔石窑高大宽敞,而正中三孔又相互连通。内盘火炕,设有暖阁壁橱,窑面穿廊抱厦,顶砌十字砖饰花墙,颇为壮观,整个庄园背倚高山寨墙,上有炮台守护,颇有一种险关城堡风味。”

  米脂境内的另一处窑洞典范,是杨家沟马氏家族建筑群落。

  马氏家庭明末清初开始发家,到19世纪中叶成为望族。其家庭共有地主55户,拥地十余万亩。家庭注重"耕读传家",族中子弟,均入学读书,其间人才辈出,有多人外出做官。其窑洞建筑,五花八门,错落有致,将整个一座名唤"扶风寨"的窑洞群落,点缀得蔚为壮观。

  而代表其最高水平的"新院",由其主人、留日学生马醒民于1929年自行设计,既体现了西方建筑的典雅,又反映了窑洞建筑的雄浑,堪称中西风格结合的典范。

  1947年11月,毛泽东转战陕北来到这里,一住就是4个月,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央"十二月会议"。如今,这个不同寻常的院落已经成为"杨家沟革命旧址办公室",里面的寝具、办公桌、用品都静静地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似乎在叙述着一个过去了的然而仍不能忘怀的故事。

  窑洞,记载着黄土地上的传奇,也承载着陕北人对生活的向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它的功能在增加,而且越来越舒适、美观。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