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郴州 > 正文

郴州《爱莲说故地重游》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6日 16:49)

  编导:赵中平 摄像:张军涛

  这里是湖南省郴州市的汝城县,它地处南岭山脉的深处,紧邻广东和江西。

  短短119个汉字的《爱莲说》,从中国宋朝起,就从这块土地上不胫而走。八百多年来,《爱莲说》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它所倡导的洁身自好的君子品德,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据宋史《周敦颐列传》记载: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也就是公元1046年至1049年期间,"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桂阳也就是今天的汝城县。

  那时候,学识渊博的周敦颐,在汝城边做官边教学,深得百姓爱戴。对于周敦颐何时何地写出《爱莲说》,几百年来说法众多,《汝城历代诗文选注》里是这样记载:传诵千古的《爱莲说》是周敦颐在汝城任县令时所写。那么在汝城,我们还能寻访到怎样有关他的踪迹呢?

  这里是汝城县永丰乡先锋村,村里的这座家族祠堂远近闻名。几百年来,历经无数次的风吹雨打,当年曾经华丽无比的雕梁画栋已经褪去了颜色,冬日的荷塘上面也没有了莲花和它飘散的那股清香。惟有宗祠这八字开门的墙壁上“忠、孝、节、廉”四个大字显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人们如此虔诚的将古训刻在祠堂?又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濂溪风范”在这里一脉传承?我们在村里百姓的指点下,辗转几条小巷,找到了管理祠堂的第五届理事长周皇生先生。

  同期:汝城县先锋村周氏祠堂理事长 周皇生

  我们从江西永丰到这里800多年。现在有4000多人。家谱里说明周敦颐是我们的祖先。 在这座古老的村落里,周敦颐拥有极高的地位,尤其是他的《爱莲说》已经是深入民心。

  爱莲、赏莲,甚至将莲花雕刻成图腾来崇拜,这在周氏祠堂里随处可见。

  据史料记载,周敦颐在世57个春秋,其中31年在做官。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里,充满着残酷的权力斗争,许多人一踏入其中,常常是失去了道德伦理,因此怎样在弊端种种的官场中保持自我的纯洁与高尚,成为许多儒家学者思考的问题。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莲花“生于污泥之中而不染,常被清水洗涤而不艳丽,中通外直、无枝无叉、清香四溢”的君子品格,也就是他自己的从政和立身之本,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周敦颐在汝城任县令期间,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的程颐、程灏两兄弟就曾经慕名向他求学,其后建立的理学思想受他的影响很深。

  著名诗人黄庭坚曾这样评价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晚年的周敦颐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隐居时,亲自建书堂,传播他的学术思想,堂前有小溪酷似家乡的濂溪,便命名为濂溪书堂,后人也就称他为“濂溪先生”。明代《郴州濂溪祠记》指出:“郴之感沾德化为独深”,因此,在郴州范围内所建的濂溪祠、濂溪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也都规模较大。在汝城县城西郊不远处,就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建筑。

  在这里我们发现,周敦颐一生的著述很少,《爱莲说》、《拙赋》、《通书》和《太极图说》等,全部加起来不过6248个字,但是其学术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之作。

  他的著作从解释《易经》入手,探天地之根、万物之理、社会人间何以立的根本原理,为儒学在宋代的中兴、演变为新儒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其学说成为道学之源,并最终形成宋明理学,并影响了中国思想史七百年的基本走向。而这里的“濂溪书院”,也成为当地最早的官办学堂。自明代以来,这里人才辈出,贤达如云。

  这些人当中,受周敦颐清廉为官思想影响最大的就是这座牌坊所标榜的人物——范辂。这座青石牌坊,当地人叫——绣衣坊,是当年地方官员特地为范辂立的。“绣衣”也称为“绣衣御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期,就有“绣衣直指”一职,其职能是讨奸猾、理大狱,并且为了显示其特别的身份,表示皇帝对他们的尊宠,朝廷还特别颁发绣衣作为他们的官服,后来“绣衣”逐渐演变为监察御史的特指。

  据湖南省史学和文物专家考证,此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表彰监察官员的牌坊,全国幸存的很少,湖南仅此一座,那么它所表彰的范辂又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

  同期:郴州汝城县委宣传部部长 范国强

  对汝城人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直流传到今.其中,封建时期的一代廉吏,也就是明代的监察御史,也就是这个宗祠里面的第八代子孙范辂,就是传承周敦颐理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呢清廉为官,忧思为民,无私无畏,深受当时百姓的普遍赞誉,正如范氏族谱里面所记载的“此心若有纤毫伪,口舌飘零不得还”,范辂的这种为官的思想和作风,不仅仅是封建时期清正为官的杰出代表,也应该是我们当今广大干部的学习榜样,所以我们这里的广大老百姓非常的崇敬他爱戴他,同时呢纪念他学习他。

  2004年12月初,我们在汝城县委宣传部办公室里看到,湖南省多家报纸几乎在同一时间报道了一样的内容,它们所传递的是一个共同的消息:汝城县在全力抢修“濂溪书院”。

  据说,在当地政府发出倡议以后,全县百姓踊跃参加。在他们心目中,周敦颐的《爱莲说》就出自汝城,而修复“濂溪书院”是一种最好的文化传承。

  其实,纪念周敦颐的濂溪书院,不止湖南的郴州和汝城有,南宋以后,在中国的黄河以南各地,纪念周敦颐的濂溪、宗濂、爱莲等书院不下一百处,尤以他终老的江西分布最多,后来在大江南北以“濂溪”为名的书院更是不胜其数,汝城只是其中之一。

  周敦颐一生爱莲,赏莲,做官做人也克己奉公。史料记载,周敦颐在江西洪州南昌县做知县时,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终于昏死过去,好友赶来为他料理后事,检点家产,衣服杂物全部叠起来不足一箱,而钱不过一百文,要知道那时他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员。

  如今,周敦颐的《爱莲说》到底是在哪里写成,也成了各地争议的话题,江西的星子、分宁、赣州等地更是提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写于它们那里。事实上,《爱莲说》所洋溢的和美之气,以及它所倡导的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尚品格,早已经超越了时空限制,成为人们取之不尽的一笔精神财富。

  周敦颐离开汝城已900多年了,900年间这里经历了怎样的世事更迭,没有太多的记载,但他爱莲、种莲、赏莲的习俗却延续了下来,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大爱好。他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理学思想,以及《爱莲说》所蕴含的洁身自爱的精神力量仍将会感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