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郴州 > 正文

郴州《湘昆别一枝》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6日 16:43)

  编导:杨丽丽 摄像:李 斌

  2001年5月,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在评出的全人类19个项目中名列榜首。

  昆曲最早出现于江苏昆山,它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700多年过去了,昆曲仍旧能够在众多的娱乐方式中存活,并且保留了较多的传统特点,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而这个奇迹不仅发生它的发源地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郴州,这个湘南古城竟然也将这种艺术形式保存了下来。这也是昆曲在中国南方惟一存留的地方。为什么昆曲会扎根于此?又是什么人在演绎着这个奇迹呢?

  这里是万华岩,它是郴州境内的一个大型地下河溶洞。据说明朝万历三年,一位郴州知州邀请他的几个幕僚,到万华岩踏青。那一天,可能是太流连这洞内的壮观景象了,于是众人便在洞中席地而坐,推杯换盏,酒酣耳热时,脱口唱起了昆曲。(停顿)后来这位知州把这次难忘的经历记录在《万华岩记》中,但他绝对没有想到的是,400年后这篇小记竟然使万华岩成了郴州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昆曲的地方。

  这次发现的时间是1955年,那时候昆曲已经在湖南销声匿迹二十多年了。嘉禾离郴州市区有两个小时的路程,不知道那里还留有怎样的有关湘昆的历史陈迹?

  这里是嘉禾县的丰和市场,据说从古至今这个市场都是物资交流的繁华地段。在闹市中,如果不是特别留心,这个冷清的角落肯定会被漠视。

  同期 :湖南省昆剧团顾问 李沥青

  我们嘉禾建县是明末崇祯十二年,建县以后这个地方开个墟场,是嘉禾的第一个墟场。这个戏台是嘉禾的第一个戏台。

  李沥青在30岁的时候曾经登上过这个戏台,并且代表所在单位上台题下"人民歌声"这几个字。不过在李沥青的记忆里,歌声中几乎从没有响起过昆曲那华丽的唱腔。

  自从民国十八年以后,大众化的地方剧兴起,而昆曲还依旧固执地坚持着它贵族化的风格,终于没能逃脱失去观众而渐渐消亡的命运,许多昆曲艺人也不得不转行演出流行的地方剧。

  50年后故地重游,眼前的一切让李沥青很是伤感,不过让他最遗憾的是不能与老朋友李楚池同行。想当年如果没有李楚池,湘昆的发掘工作不可能那样顺利。

  李楚池年轻时是学长笛的,并且擅长通过别人的口述记录曲谱。在发掘湘昆最初的两年里,他四处寻访昆曲艺人,并将曲谱亲手抄刻、油印出来。这里面的《武松杀嫂》在当时已被列入失传剧目。这是当年湖南昆剧团出演《武松杀嫂》的惟一剧照,就是凭着这出戏,湘昆开始在梨园声名鹊起。

  翻开李楚池的这本曲谱,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湖南省昆剧团保留的60多个传统折子戏中,主要的都出自这里。而这些100年前成立的老昆文秀班的剧本,也是李楚池那时找到的。但是今天,这双发掘湘昆的双手连笔都握不住了。

  2001年,就在昆曲被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那一年,李楚池因为脑溢血病倒了。

  和平时一样,李楚池的小儿子又在为父亲演奏长笛。

  在嘉禾县平世欧家村,村里的年轻人不是搬新家,就是去了广东打工,这里仿佛成了一座空城。只有少数的老人舍不得离开,还守着那个有三百年历史的老祠堂居住着。

  据说这个欧氏祠堂里保存的古戏台是县里比较完整的。

  我们来到这里时是清晨七点,这时祠堂内有一户村里人正在筹备中午即将举办的寿宴,杀鸡宰鱼很是丰盛。祠堂从来都是宗族祭祀、社交娱乐的活动中心,而戏台则是祠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个宽大的戏台壁檐彩绘、木雕石刻,精致素雅、栩栩如生。它的下层高近八尺,两旁的厢房比正台高出两至三级台阶,是演出人员休息的地方。

  如今的古戏台已被现代的涂料粉刷一新,我们只能在这厢房行走间去想像昆曲当年的兴盛与风光。

  嘉禾是李沥青发现湘昆的地方,那这里为什么找不到湘昆的历史陈迹呢?

  发现湘昆后的第二年,李沥青开始组织招收学员,这是当年第一批学员的合影,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孩子们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娃娃学员"。

  当年“娃娃班”训练的义公祠已经被这座砖楼取代,出乎意料的是,李沥青在这里意外地碰到了三个老熟人。这时我才得知当年李沥青发现的那些昆曲艺人正是由这三位老人从邻县桂阳请过来的!

  在桂阳,这样的祠堂戏台有很多。据说明清时期,昆曲戏班常年在农村演出,因此当时农村兴建戏台成风。想当年开台锣鼓一响,观众你推我挤,万头攒动,其中还包括从十里二十里外来的看客,也有跟着戏班从这村看到那村的所谓“追昆族”。

  昆曲进入桂阳后,为了让老百姓听懂看懂,道白都改成了当地土语。道白语言一变,必然引起唱腔咬字行腔许多变化,这是湘昆走向通俗化、地方化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步骤。那时桂阳昆曲受祁剧音乐的影响,一改传统典雅柔丽的风格,形成了高亢质朴的曲调,这成了桂阳的地方特色。因为有了桂阳的泥土气,所以称桂阳土昆,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清朝末期,当中国昆曲在与乱弹的竞争中节节败退,从此一蹶不振的时候,惟有桂阳,笙歌不断。

  陈乾龙,是桂阳县文化局的前任局长,十年前他曾经组织工作人员对桂阳境内的戏台做过统计,一共发现483个戏台,同时还发现有记载的昆班31个。

  那么昆曲戏班什么时候到这里来的呢?这里是桂阳隔水村李氏宗祠,在于1798年立的《宗祠碑记》上有这样的记载。

  同期:湖南省昆剧团顾问 李沥青

  这个碑写得清清楚楚,荆艳楚舞。荆艳就是湖南、湖北。湖南、湖北的戏剧、舞蹈等在这里演出,还有吴 越吟,吴 就是浙江、江苏,那边的昆曲到这里演出。这说明乾隆时候这里已经有昆曲了。昆曲到你们桂阳了。这个地方是有名的昆曲的圣地呀。

  离开桂阳的路上,我们经过一个叫平阳村的地方。这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在这里,我们意外的听到了昆曲的声音。

  这位应我们的要求表演一番的卖酒老汉叫石茂旺,他不是本村人,但他的酒远近闻名。石茂旺从小就是一个“追昆族”,十几岁时也跟着一些民间艺人学唱过昆曲。民国十八年,当桂阳的最后一个昆曲戏班解散后,他再也没有戏班可跟了,于是他就想到这个自娱自乐的法子,走到哪儿,唱到那儿。他的生活中离不开昆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桂阳的戏台上再看一出好戏。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修通后,桂阳失去了它独有的地理优势,湘昆也随着这通畅的铁路转移到了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郴州,在这里,湖南省昆剧团诞生了。

  湖南省昆剧团每天的生活都是从清早六点半开始,并且坚持一天三遍功。

  在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演员中,总能看到团长张富光的身影,这种“一天三遍功”的制度就是他在担任团长后的第一项举措。张富光说湘昆剧团能从地区水平发展成现在的省级水平就是这样苦练出来的。尽管现在的演出市场知音难觅,但是他一直在创造各种机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今天张富光邀请湖南省文史馆的领导到团里观看演出,《武松杀嫂》作为最具湘昆特色的剧目,被排作当天的开场戏。

  同期:湖南省昆剧团团长 张富光

  昆曲流传到湖南来以后,特别是我们这个团,是以祁剧养昆曲,所以我们团里面长期与祁剧共存在一起,那么就吸收了祁剧的音乐上的,打击乐的一些表演,一些唢呐的演奏,把祁剧它火爆的那一部分融入到我们湘昆的表演里面,所以我们湘昆的表演,在昆曲的那种细腻的程度下又比其他的昆剧团更粗犷一些。

  张富光,十四岁开始学戏,是湖南省第一小生,也是第十二届“梅花奖”的得主。可是自从1998年他负责行政工作以来,就放弃了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机会。在湘昆并不乐观的现状中,他在尽己所能地努力着。为使剧团走出困境,他想将剧团落户到长沙,毕竟那里湖南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也许那里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沥青的著作还没有完成,他现在有些无从下笔,因为对于湘昆未来的发展,他有太多的焦虑和思考。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