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连云港 > 正文

连云港《家在海边》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1日 15:18)

  编导:刘学成 摄像:刘学成

  中国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千百年来生活在江苏连云港海边的人们世世代代靠打鱼和晒盐生活。地处黄海之滨的连云港,不仅有中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渔场,而且还有中国四大海盐区之一的淮北盐场。这片长180多公里的大盐田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镶嵌在连云港的黄金海岸。

  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两淮盐,天下咸”的民谚,淮盐素以“色白,粒大,干爽”著称于世。光绪三十二年(1906),连云港的精制淮盐曾在意大利秘拉诺万国博览会参展,获优等奖牌。直至今日,中国出口的所有海盐,仍然打着“淮盐”的这块金字招牌。 这是距连云港市北四十多公里的赣榆县的一个叫盐城的村子。这个小小的村庄之所以叫盐城村是因其建在一个古盐仓的旧址上。早在战国时期这个地方就已是制造和储藏官盐的重地,而今村中的居民大多是当年的盐工和守卫盐仓的士卒的后代。

  宁静的村庄今天早已不见旧时的风貌,但村里至今仍保留着一段古城的城墙,从这些残垣断壁上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盐仓城的规模。那么连云港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造食盐的呢?

  刘洪石是原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长,多年来,他走遍了连云港的各地,他对淮盐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调研。

  这是一块摆放在连云港博物馆院内的一块重达六百多斤的大型铸铁,它是连云港海州的一户居民盖房子时挖出来的,这块铸铁,它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叫盐撇子。 根据古文字学者考证,“盐”字从“监”字演变而来,是一个象形字,形如一个人注目察看器皿中之煮盐的火候,这块宋代的盘铁就是古人煮海熬波的工具,煮盐是人类最早提取海盐的方法。

  自古至今,以淮北大粒盐为代表的淮盐,之所以久享盛誉,除了地理资源优越外,还得益于盐商的诚信。

  这是一本清代的淮盐志,上面记载了当时食盐的制造方法,古时候食盐利润特别高,甚至出现过一石粮食换不到一小包食盐的情况。正因为经营食盐极易获利,如果商人再在食盐中玩 “猫腻”的话,其获利更是不可限量了。当时其他地区的一些盐商为了牟取暴利,往往在盐里掺假。

  然而,两淮绝大多数盐商则不与之同流合污,仍保持海盐的质量,所以几千年来淮盐以其优秀的品质为历代人们所喜食。

  这是在位于连云港南郊的将军崖上保留着的四千年前的石刻,在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古人刻下的鱼形,通过这些图案专家们推测,连云港海域的捕鱼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

  连云港的海州湾渔场,地跨江苏、山东两省,有13个渔区,面积近8000平方海里,占全国渔场面积的3%,人们称它为“蓝色宝库”。

  连岛是江苏省第一大岛,连岛上有东西连岛两个村,东连岛村有一个天然渔港,与东连岛村遥遥相对的是西连岛村,渔家红顶白墙的楼房瓦舍,环岛而建。走在渔村里,巷连着巷,船连着船,出门便是海,上岸便是家。

  今年七十多岁的江希斗老人,是连云港西连岛村的老船长,如今在家与老伴两人安度晚年,过着清闲的日子,平时江大妈听大爷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村里面谁家又造新船了,从嫁到大爷家那天起,她听到最多的也是关于渔船的事。虽说如今江大爷不再下海打鱼了,但总是忘不了曾经驾驶过的那些渔船,他一生都与渔船结下了不解之缘。 无论谁家造一支新船,村里面都像过年一样。渔船是渔民赖以生存与之相伴的生“朋友”,它关系到渔民的生与死,造船自然也就成了渔家的一件大事。

  江大爷家的三个儿子都子承父业。他叫江尧华 ,是江大爷的大儿子,从小跟着父亲下海打鱼,是江家的第三代船长。

  江尧华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驾船出海了,今天他驾驶的渔船已配备了先进的导航仪和现代化通讯设备和先进的网具。很快他将成为江家第四代船长,西连岛村的渔民现在大多都是一家几口人开着自家的船在海州渔场和近海按季节捕捞各种鱼虾。 过去大海给渔民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上了年岁的人今天还会想起过去出海打鱼的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过去因船小安全无法保障,在海上捕捞风高浪险,渔民们既辛苦又危险,当风浪大时,全家老小都担惊受怕,所以过去渔民们除了烧香拜佛,还有一种奇特的祈求平安的方式。

  过去老一辈渔民把海边的这块礁石当成祈求平安的保护神。石龟便成了村民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

  如今老人会给孩子们讲干爸爸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祖辈们是如何在大海里随风逐浪的。潮起潮落,石龟依然仰望大海,守望着大海。

  今天这辈年轻的渔民已不再相信老一辈们留下的一些迷信,他们依靠的是现代化的渔船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如今他们出海已有了安全保障。

  新一代的渔民与老一代渔民祈求平安的方式不大相同,如今出海打鱼或逢年过节,他们总是会敲起锣鼓,跑起旱船,用浓浓的渔家风情表达对平安的渴求,每到这个时候他们会踩上高跷,扭起秧歌,用真真切切的质朴感情祝福渔民富裕安康。 船上收网一组。今天的渔民不仅用上了现代化的渔船,而且捕鱼的网具也多种多样了。无论是什么网,网口周围都拴有一圈粗绳叫“网纲”。网纲是网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都要有熟练的能手去完成。这位渔民手中的绳子就叫纲,它在捕捞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这看起来不起眼的渔网和网纲,它的原理其实还是一个成语的由来。这个成语就是我们平时形容做事抓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的“纲举目张”。

  海上江船长捕鱼后收拾鱼一组 傍晚时分,寂静的渔村又热闹起来,出海一天的渔船陆陆续续地回港了,家里的人们都出来等候自家的渔船回来,这是个捕捞小海鲜的黄金季节,渔民们都忙着抢先回来的,希望将一天的收获能随行就市,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天渐渐的晚了,江尧华家的船是最后一个回村子的,虽说回来的晚了一些,但比起别人家他的收获还是可观的,全家人一起动手分拣着各类海鲜,逐一卖给鱼贩们。

  夜幕降临了,江尧华终于可以坐在船头上,和往常一样与哥几个一起陪父亲喝上几杯。吃饭喝酒本应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但在渔船上吃饭却有着许许多多的规矩,使用碗筷子都有许多讲究。

  在船上鱼不能吃光,要留下一碗鱼或鱼汤,意味着‘鱼来不断’。

  江大爷还告诉我们其实在早年间,船上最大的规矩就是不许女人上船。

  过去人们认为出海打鱼是男人们的事情,女人上船不吉利,所以禁止妇女上船,只能在家看孩子、做饭、收拾家务。

  西连岛这位90岁的老奶奶是村里最长寿的老人,天气好的时候,她会坐在海边久久地注视着大海,老奶奶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她生在海边,长在海边,但她却一辈子都没上过船。

  如今那些老规矩在连岛早已不复存在了,我们在渔船上看到许多渔家姑娘和男人一样在大海中驾驭风浪,直接参与捕鱼作业。

  在我们沿着连云港海边一路拍摄到赣榆县一个叫宋口的渔村时,听说这儿的渔民们已将渔船全部卖掉,于是我们驱车赶往宋口村的渔码头看个究竟,眼前的港湾空空荡荡,零星地能见到几条外地渔船停泊着,人们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宋口渔村的渔民没有了渔船靠什么维持生计?我们决定再去宋口村看一看?从车上看路两边一排排的建好的塑料大棚。

  随着连云港渔村产业创新和调整,宋口村实行了集团建基地带动农户发展,一批批养殖基地不断崛起。宋口村沿公路两侧十公里都建有育蟹苗的大棚。海淡水养殖面积3800亩,滩涂养殖5000亩,全村年经济总额达7.6亿元。

  宋口村现在已全方位实施了产业化经营。扩大了现代化工业养殖规模。引进了多种国外新品种,以高档经济鱼类和海珍品的人工养殖及繁育为突破口,深度开发渔业资源。开发了鱼类养殖、虾苗培植、幼蟹养殖等一系列项目。现在每天有四大类,二十多个品种,二百吨养殖水产品供应中国各地市场。

  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越来越多的渔民退出了海洋捕捞,越来越多的渔民加入到了养殖海产品的行列之中,

  每年夏季都有一个休鱼期,渔民们都会自觉地严格遵守休鱼规定,将渔船停靠在码头。实施退捕还养渔民们要归还大自然一个新的海洋环境,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渔民们要归还鱼儿们一个新的海底世界。渔民将成为大海最亲密的朋友,大海将给予海边人家更为丰厚的回报。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