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走遍中国 > 正文

用“心”去记录――《走进九华山》之“僧侣生活”拍摄札记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8日 17:06)

  ■山 峰

  归 队

  04年11月初,时隔两个月,我又回到了《走遍中国》栏目组。

  再次回来的感觉有些复杂,一面是重新归队的欣喜;另一面,看到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的,心里面不免着急起来。“加油,还来得及” ,这样对自己说着。

  过了一个多星期,董老师找到我,“抓紧时间学习啊,多用点心”他反复地对我说着。短短的几句话,让心里的弦又一次绷紧起来。也许看到了这些,谈话结束时,他告诉我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跟随即将出发的栏目组到安徽九华山。

  出 发

  11月22号凌晨,经过一个小时的飞行、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疲惫的我们终于来到九华山。我第一个跳下汽车,深深地吸进一口凉凉的空气,抬头看着满天的繁星。“啊――”,禁不住对着幽灵漆黑的山谷轻轻喊起来。

  我们这一集的题目是《僧侣生活》,拍摄地点基本上在九华山佛学院和祁园寺两处,由此决定了我们不用像其他组一样很“辛苦”地满山转悠。但由于拍摄内容是僧侣生活,那么人物将在片子中占据主要的空间,内容的局限性让我们少了很多从容。是从纪实的角度线性纪录,还是从专题的角度非线性地拍摄?是真实客观,还是“摆拍”?虽然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又不得不考虑。其实在片子结束以后才发现,这些问题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无法把它们划分得清清楚楚,重要的是你的结果,是你的故事、讲述的手法能否吸引观众。电视的特点就是这样,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把时空缩减,把细节放大,制作一个“精华版”的节目呈现给大家。

  拍 摄

  为了体现节目的主观特点,更是为了拍摄到最原汁原味的内容,第三天,我和王哥就住到了九华山佛学院。

  说实话,第一次这么零距离地接触这些僧侣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因为他们和我一样,几乎都是一些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有的人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有时嘴里甚至哼出一两句流行歌曲。和当初想象的,一个个眉头紧锁,一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样子完全不同。也许是常有人来拍摄,他们对这两个拿着一大堆机器设备的外来者并不怎么好奇。

  当天晚上,我和王哥决定,既然来了,除了衣服不换,头发不剃以外,其他的都要和人家一样。当然了,明天凌晨三点半起床跟着人家上早殿更是不在话下了。

  早殿之后就该拍摄僧侣们早饭了,这儿有个细节不得不说一下,拍摄完后和僧侣们一同用斋饭,见到不知名的蔬菜,我们俩都要了一大碗,谁曾想这是早上惟一的一份咸菜,而且巨咸无比,再想多要一碗粥化解一下,看到的只是空空的锅底。偷偷地剩下?这儿的饭桌上连一个米粒你都见不到!况且还有那么多人在旁边,没办法,硬着头皮吃下去。结果是,那天的拍摄间隙,我们不停地喝水,居然一次厕所都没去过。回来后,我和王哥说,如果把这个记录下来编到片子里去,没准能提高点收视率。

  佛学院的日子过得很快,我们拍摄了僧侣们上殿诵经、过堂(吃饭)、上课、拜山……深入挖掘了两个人物:写毛笔字的国彦和练武的法藏。认识了喜欢文学的藏学法师、英语说得不错的国悦法师。几天下来,发现他们都是一些很善良的人,和他们谈话,会让你觉得很“干净”,常常无言,有时却又无法理解。怎么说哪,虽然离的这么近,可感觉却那么远。

  学 习

  这次拍摄,王哥自己兼任了编导和摄像两个工作,并且我们的拍摄地点比较集中,于是我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剪影、差光、用快门去压光圈、改变色温拍摄冷暖色调的镜头,不但了解,还上手操作。每次回来都有一次短短的交流:这个固定画面可以长一些、光圈可以小一些、前景可以大一些,受益颇多。

  除了白天的拍摄,晚上的例会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看每个组当天的拍摄内容回放,听编导讲自己的构思。尤其是大家拍摄的画面,更是自己关注的重点,因为每个人的拍摄风格都不一样,拍摄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观察、琢磨以及分析、讨论,此时成了每个人都在做的工作。

  德国导演韦姆?维德斯戏称自己在拍摄一部电影的时候经常同时是:“电影导演、作家、音乐爱好者、摄影家、组织者、心理学家、DV爱好者、讲故事的人等等”;这话一点不假,在拍摄的时候,编导和摄像的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字面含义的范畴。尤其是在一个时长30分钟的专题片中,这句话更加验证了它的准确性。电视人是一个杂家,这份工作更是一份要用心去做的工作,每一个画面的构思拍摄,每一句话的斟酌揣摩,都要用心去想,用心去做。

  2005年一月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