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走遍中国 > 正文

“玉色珲春”拍摄札记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8日 16:39)

  ■苟博

  04年10月中,在《走遍中国》实习半月后,终于跟随节目组第一次外出拍摄,北上珲春。看看这座只有120年历史,地处三国边界的东北小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玉色。

  一走出延吉机场,凛冽的寒风让我们提早感受到了久违的冬天。当地人操着东北话这“导儿”那“导儿”的称呼着我们。“导儿”,久违的称呼,大约一年前同样的时间,我正在中国南方一个温暖的小城里拍摄着一些关于农业小片,那时的我也被人称作为编导。来到《走遍中国》只是打算从之前的小片编导成长为大片导演。所以,我并没有跟着当地人用“导儿”来称呼组里的其他人,而是将差距谦虚的呈于表象叫他们老师。其实这差距在半个月之前我就急切地想见识并打算抹平。

  清晨4:30分,天亮的如同北京的正午。该日出而作了,我暗想。谁知接下来两天里,导演并没有拍摄任何东西,而是同摄影师带着我往返于城里乡下和当地专家不厌其烦的讲述中。为什么不立刻投入拍摄节省节目周期呢?专家所讲的一切我们不是早已在北京进行准备工作时熟记于心了么?这是我在头两天思考最多的问题。直到第三天,拍摄才终于开始。那天只拍了一个地点,但在此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来过这里。因为这个点在节目中所承载的画面已经在一天当中被磁带完全的记录下来。并且所有的镜头都干净利落,所有的画面都巧妙恰当。因为它们被设计过了。

  白天所拍摄的素材在晚饭后被放给组里其他的导演、摄影师观看,据说这是《走遍中国》的传统。观看时,大家并没有对画面一味的叫好,而是观察、琢磨以及分析、讨论。这时,所有人的心态都和我一样――学习。只是这样的学习在持续了几天后我渐渐的感到厌烦,日里城市田野的奔波,夜里推拉摇移的镜头画面,就没有时间放松放松么?先工作吧。老师这样回答。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预报讲气温会一直降下去。但我们并没有因为天气的恶劣有所倦怠,按部就班的早出晚归使得拍摄计划表里的内容一天天减少。

  距珲春75公里的防川村有一块名叫“土”的界牌,这里是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国分界的地方。我们将在此拍摄“一眼望三国”。这天,五级海风也从日本海向上沿着图们江吹到了防川,那风里不仅有鱼腥味,还有图们江边的沙土。大风中,边防战士自豪地讲,很多画册上关于“一眼望三国”的照片都是登上他们哨所那座高高的?望塔拍摄的。正当我扛起三角架准备登上?望塔时,回头看到摄影师和导演在商量着什么。随后导演挥手让我上车。难道这漫天的风沙真的影响到拍摄要躲进充满暖风的车里进行么?或者节目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拍摄角度有人曾经用过要放弃么?令我吃惊的是,汽车竟然向着城里的方向开去,望着路上被风卷起的沙土,我几乎看不清前方。许久后,颠簸的汽车停在了一道山路上,摄像机、三角架等设备在接下来几公里崎岖的山路上被大风中的我们扛上了山顶。“架子!”摄影师喊道。那时我正凝神目送着摄影师跳上一堆残垣断壁的顶部。那是一处前苏联防御工事,如今只能称作杂乱的水泥钢筋堆。望着塔尖上摇摇欲坠的摄影师,就好像西藏高原玛尼堆最顶部的那块石头,随时都有被风刮进脚下钢筋丛的可能。我怀抱三角架小心翼翼的走到他旁边,忽然一座似曾相识的柱状建筑出现在遥远的山下――边防?望塔。这可能是“一眼望三国”第一次被这样的角度拍摄。

  之后拍摄井井有条的进行着,一直到结束。在到达珲春13天后的一个黄昏,我们返回北京。回想这13天,我只是将它们当作一个机会,一个了解这里风土人情的机会,一个融入《走遍中国》具体工作的机会,一个学习、积累并认识一个文化专题的机会。我看到一部文化专题是怎样在秩序中被不动声色的完成前期拍摄;我看到一群人是怎样的远离喧嚣不断提高着自己;我看到一个优秀的画面是怎样在否定与寻找中被发现的。临走时,当地人戏称我们是“离婚(珲)”,但于我而言,这经历则是一次与《走遍中国》美好的初恋。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