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 讲故事

著名音乐制作人梅林茂解读《十面埋伏》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4日 14:55

  梅林茂,亚洲影坛知名配乐工作者,日本国家级摇滚乐队EX成员,曾为Eric Clapton日本巡回演唱会担任嘉宾。1985年乐队解散后,梅林茂开始投身电影配乐的工作,同年为电影《从那时起》和《朋友,安静地睡吧》创作曲目,并在国内多个电影节中获奖。十多年来,梅林茂负责配乐的港日电影超过三十部,包括森田芳光的《其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黎妙雪的《恋之风景》及张之亮的《慌心假期》,并以《慌》一片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音乐。我们《音乐之声》有幸采访到这位重量级的作曲家,我们的采访是从他与艺谋导演的合作开始问起的……

  一、创作过程

  记者:您对影片整个故事怎么理解的?当时张导演对音乐方面的要求是什么?您主要想用音乐表达什么样的感觉?

  梅:看脚本时就觉得这是一部分非常人性化的戏,一部描写永恒不变的爱情的戏,虽然这是一个以中国古代为舞台的电影,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仍然能够产生共鸣。,我想通过曲子表现一种爱。电影和音乐共生共荣的。那在这张中大家应该感到的是一种感动。

  记者:作为一名日本作曲家您是如何把握中国电影的风格的?

  梅:其实我在接到这个工作的时候,我没把自己局限在为“中国电影”来创作,只是把它一部电影。所以在创作结束后,那么大家可以听到这里面既有中国传统乐器,也有日本的传统乐器,那么实际上制作出来这个曲目还是用了大量中日传统的乐器。

  记者:您能简要概述一下该片音乐的创作过程吗?

  梅:在创作这个曲目的时候,首先要看台本的,但不会说细致到去琢磨每个片段,而是先把大局的调子定下来,看整体的感觉,再根据不同情节的发展配乐。比如说这一段需要有爱的主题,下一段符合演员当时角色的曲目等等。比如说先定了大的调子,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节设计几个小的主题,例如爱的主题,或者情节发展需要主题的音乐。我会把这些音乐都做出来,然后再拿给导演去听,听完之后他们之间会有个讨论,讨论音乐是否与电影符合,另外一个要讨论这些曲目在哪个片断当中用。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这样。

  记者:观众对您创作的《花样年华》的音乐非常欣赏,那么您在创作时是先找旋律结构还是根据现场感觉尽情想象呢?

  梅:首先是无限的想象,当你把想到的表现方式在自己的脑袋里面形成理念时,突然有了灵感后尽情地去写就可以了。用中国的一句古语就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个灵感就是我所谓的“东风”。

  记者:听说您为了工作还特意去了“牡丹坊”的拍摄现场,而且还跟剧组拍了很多天,那段体验对您的作曲有什么样的启示和刺激?

  梅:我创作音乐有一个习惯,就是一定要去现场感受场景,这样在音乐创作时便于想象,比如,“牡丹坊”这段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只有去现场后才能知道。音乐与电影必须是一体的、连带的,不可能是分开的,不可能说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因为大家在共同创作一个东西。所以说我要去现场,也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一帮人在做这个电影,我不仅要了解现场、了解情节,还要了解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二、歌曲创作

  记者:影片里有首主题歌叫《爱人》,这首歌的歌词意境非常美,能讲一下您当时的创作心态吗?

  梅:我觉得这首歌跟电影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它非常能表现影片的主题,我只是觉得当今世界什么都在变,但是对爱的执着永远不变,爱应该是用永恒的主题,所以也把这种主题加入到了这个音乐里面。

  记者:章子怡在影片里唱了一首歌,您对此有何评价?

  梅:我认为章子怡的演技是很不错的,她演唱的这首歌也在电影中出现,我认为她唱得特别好。这首歌在北京东京两地录了很多次,不过最后我在跟导演商量用哪一版时,他们还是用了在北京第一次录音的那一版,那一版他们也是很满意的。章子怡唱的那首歌是在北京录的,但伴奏用的二胡、琵琶等都是在东京弄的,有向别人借的,还是自己所拥有的乐器。

  我跟导演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不管我们做音乐还是做电影都应该做简单一点好,而且张艺谋导演一再强调电影画面应该是简单又有就是有深意的。章子怡这首歌出现的那个场景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单纯又很自然的心情流露,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把音乐做得很复杂,所以这个音乐做出带的结果就是让你们可能听起来认为很简单。

  虽然这部片本来定位在动作片,但是它里有包含很多爱情的场面,所以这部戏很有人情味。其实这首曲子应该最能够反映这部电影主题的曲子,可能大家的印象中觉得武打片肯定用的都是刀枪棍棒,音乐应该特别强烈、特别鲜明。但这部电影正好反映的是人在争斗时内心的表现,就是说这个曲子越委婉、悠扬、平和才能越能表现出这部影片精彩之处。

  记者:这部电影的片尾曲很独特,它跟影片的关系好像并不是很密切,您对这点是如何看的?

  梅:它是和片中内容基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它只是一个影片的一个结尾,或是一个宣传推广的音乐而已。这个片尾音乐他是跟导演再三商量过,导演希望片尾曲要跟电影一体化,它要表现是一个自始至终一种情感和一种那种内在的意境和精神。

  记者:我们知道这首歌是由美国歌手凯瑟林巴特演唱的,您为何会选择她呢?

  梅:她的嗓音常非常有磁性,当时我跟另外一个人正谈选歌手的事情时,正好谈到她,那个人说以前也跟凯瑟林巴特有合作,要不先问她,看看他是不是愿意在唱这首歌。当把电话打到了巴特那儿她就欣然答应了,所以等于是还没有作曲,就先把这个人定下来了。

  三、合作感言

  记者:这次跟华人合作有什么感觉?

  梅:我觉得我比较幸运,并不是主动有意去做工作,而是说这些导演在有新作品时经常会跟我打个招呼,或者是问问我是否兴趣。实际上我本人认为和国外导演合作本身令人兴奋,而且,真的是说电影是无国界的。所以我也没有特别意识到我是在跟谁哪个国家的谁合作,我就觉得这就是一个工作。、

  记者:我们觉得张艺谋是中国人,凯瑟林巴特是美国的歌手,而您又是日本人,不同国家的人在一起工作,会不会觉得不习惯?

  梅:那我现在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完全没有文化方面的冲突和差异,至少在工作完全没有感觉到,而且我们感觉到非常开心非常愉快。

  跟张艺谋导演在一起合作大概有一年多,一开始确实在交流上有困难,因为他不会说日语,我又不会说中文。但是慢慢在合作过程当中,我就觉得我们的交流越来越顺畅,虽然也有翻译,但是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两个人,没有太多的翻译也能够互相了解对方的要求和心意,所以我就觉得实际上跟他合作并没有想象那么困难,还是很愉快。而且张艺谋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导演,他为人也非常好,我觉得自己和他脾气很相投,能够了解对方的要求。

(编辑:赵蕾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