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 讲故事

导演蒋钦民的讲述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2日 12:57

  蒋钦民,中国第一位在日本获得电影硕士学位的青年导演,2000年他因处女作《葵花劫》而一举成名。2002年,他拍摄的《天上的恋人》在日本东京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时隔多日,他再次带着《天上的恋人》走进《音乐之声》……

  记者:蒋老师我觉得因为可能中国的影片里面,很少看到像《天上的恋人》那种那么漂亮的色调,而且好像叙事方式也是我们国产影片里面不太常见的,不知道您当时,最初没有拍之前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片子。

  蒋老师:这是根据一位广西作家的小说改编的,小说非常独特,我只截取了其中的一段爱情。虽然它写了一段非常浪漫的爱情,但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些落俗,所以我一直在想怎样创新,怎样把这个很常规的片子拍出新意来。我想到了去产生这个作品的地方寻找灵感,就这样我们一块到了广西三元里。我一直想找一个世外桃源来构架或者堆放我这个故事,但是到了找了很久都被我否定了,突然有一次我们去了一个大山的深处,当我们到山顶上时,我突然发现这就是我寻求的地方,我想借这个景来承载这个故事所有的东西。那座山它非常接近天空,在山上非常奇特,它没有雨水,但它拥有广西独有的地貌、人文。然后,我想在这么一个比较陈旧的故事里面可以表达的浪漫、唯美、诗意

  ·与叶小刚的合作

  记者:您为何会请叶小刚老师为该片作曲?

  蒋老师:对叶老师我很早就有所耳闻,他是我非常景仰的一个作曲家。我对他最早印象是《湘雨潇潇》,他对埙的运用令我震撼,他让我领略到了充满悲伤又高雅独特的古乐神韵。因为我由于工作关系会经常去湘西,所以我对湘西非常熟悉,而他创作的《湘雨潇潇》将湘西的灵动、所有感人的东西都反映了出来。这部《天上的恋人》发生在广西,应该与湘西有相似之处,所以我当然会想到与他合作。

  记者:您是如何与叶小刚老师沟通的呢?

  蒋老师:首先我想这个片子的确是带有诗意的电影,那么我想音乐一定要是流淌的,是无处不在的,是时刻能够带动影片情绪的。另外,无疑它肯定是非常民族化的,因为广西是一个民族味非常浓郁的一个地方,它又是山歌的故乡。所以我走之前给作曲留下一封信,把我的一些思考简简单单的写在纸上。我说叶老师您应该是非常的放开的,您可以自由想象,也许您要到山里来才能感受到更多。后来在我们拍戏的途中,叶老师真从北京跑到了我们这山沟里。这地方非常偏僻,它离南宁还有六个小时的,后来他在我们拍摄景点呆了三天。我觉得他把这三天感受到的东西全用到影片里来了,音乐与影片真是很贴切,表现出了南方的人文地貌,非常吻合这部片子。

  记者:我们听说叶老师在创作中总在求新求变?

  导演:是的。他经常创新的感觉我在这里的确很真切感觉到了。他在作曲的时候告诉我,这片子太难了,他想把这片子带到德国去制作,然后回来时候我再投给我。回来以后每次见我都说:“蒋导这个作曲为什么这么难?”其实我知道他很用心,他总在找最符合这部片子的感觉。

  ·关于民歌

  记者:听说片中的有些民歌是你们听当地人唱的,或者说是当地人唱的民歌给了您一些灵感?

  蒋老师:我们知道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民歌也非常丰富,所以想用山歌来表达主人公的心情状态。但是我想要用出一种新山歌,别老是那种刘三姐的旋律,这种广西的旋律或许对于我们肯定比较熟悉,我们想有所创新。

  我们在采景准备蔡玉珍划船找梁家宽的那场戏时,在一个天然山洞里面我们碰到一个女烧工。她脱口而唱,我们当时听了这音乐非常的优美,和我们影片要表达的感觉非常的吻合,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非常的原生态,所以当时就把这一段录下来了,后来我们就根据听到的这个旋律做了词,并把它交给了叶老师。即便后来的拍摄很匆忙,我们也还是用了两天时间拍摄了唱山歌这一段。拍摄时这些歌都是演员自己唱出来的,真切的表达了他们那时候的心情。

  记者:父子两个和玉珍在那唱的那个歌是叶老师写好了当场教给刘烨他们唱的吗?

  蒋老师:对,没错!三个演员我想他们都不是一个职业歌手,他们非常本能的,用自己的原声来唱这首歌。所以包括鼓、这个歌声,这个家宽的父亲唱的都是叶老师到了现场,招集在一起手把手的教的。但我觉得三个人后来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一段,非常具有原始感的,非常生活化、很真实的这么演唱了这个片段。

  ·在东京电影节上的感触

  记:您在国外待了这么久,是不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希望有一种中国式的表达在影片里面出现?

  蒋老师:对。我想我在外面待得时间长了,所以这种愿望比较非常强烈,外国人的感情世界与中国人的感情世界究竟是哪点不同?我身为中国人应该怎样保持这种感觉,又怎样能扬长避短?出去的这八年一直有这种想法,在创作这部片子时我和叶老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说中国人的爱情是非常美的。所以我们把自己的感觉感受通过这部片子来传递出来,影片传递的不是一个模式或者一个有具体答案的爱情观,而是表达对爱情的希冀与期盼,表达对理想和最终爱情的一种肯定。

  记者:我知道您这个影片在东京电影节上,获得了很大的轰动,您能不能讲讲当时观众看了之后的一些反应,或者评委的反映?

  蒋老师:这个电影节我是在主会场,我当时说:“哎呀,这么好的声音,我们的影片所有的毛病、所有的优点在这种环境中暴露无疑。”真的,它的细致程度,它流动的感觉,它的每一个方面的处理,都非常传神、非常准确的传递给观众。所以当时影片放完以后,我们上台跟观众见面,观众提出的感受非常多,当然我们以后的评论也非常多。当时观众的感觉就是“这是一部非常美丽的,一个中国的爱情故事”,很多观众看完后他们感觉很幸福。我想就是这种爱情让他们感觉到人间的那种温暖,那种幸福。

  整个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这个主会场放我们这个片子的时候观众看片子时非常安静,我觉得音乐好像是在人们的头顶上、在我们心里传递交流,这种感觉在每个人心里流动,感觉非常好。

  记者:《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反响也非常好,为什么日本观众会非常接受这种很中国的表达方式?

  蒋老师:其实有个道理,越把我们中国式的东西表达了出来,他们就会看到一个新奇的、一个他们不熟悉的世界,这样我们就越独特。我想日本观众能从我们的音乐中感受更多的东西,他们认为从我的电影中看到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式爱情,这是非常美丽的。

  后记:

  影片在东京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是最美的中国爱情故事。或许他们不会懂得《梁祝》,也不会明白《白蛇传》,但他们愿意在充满诗意的音乐声中体味淳美的中国爱情!

(编辑:赵蕾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