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惊心动魄》配乐解读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9日 10:54
在一辆飞驰的列车上,上演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影片《惊心动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非典”的回忆,更是众志成城民族精神的写照,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份军人舍身为民的感动!本片以恢弘大气的交响、激情澎湃的音乐,谱写出一曲当代军人的赞歌!
影片《惊心动魄》以“非典”为背景,以女军医杨萍在火车上救治“非典”病人为故事主线,展开了一条危急时刻的特殊旅程。该片悬念迭出、危机四伏,仿佛让我们又呼吸到“非典”时紧张的快要凝固的空气。影片反映出人内心深处的自省、良知和民族的凝聚力,而军人挺身而出的勇气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心跳!
该片导演王伽试图将主旋律的思想溶入商业片的元素,同时挖掘出人性的光辉。基于这种考虑,他认为音乐既要有恢弘大气的篇章又要有描绘人物内心的乐段。作曲裴东风按照导演的要求先后写出了“铁桥燃情”、“军人集合”、“爱情主题”等特色分明的配乐。
“铁桥燃情”是作曲裴东风写的第一段配乐,导演也是在听完该段配乐后决定与裴东风合作的。该段讲的是当旅客们知道列车上有“非典”病人时纷纷四散,而那将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病毒传播,疫情将更难控制。这时女军医杨萍奋不顾身,以动情的话语劝说着旅客,旅客们被杨萍的勇气和真诚感动,他们重新回到车上。该段的配乐交响宏大、气势磅礴,弦乐旋律铺在最底层,长笛、英国管等乐器有层次的一一出现,配合画面将情感推向高潮。嘹亮雄壮的铜管乐器烘托紧张气氛,婉转细腻的长笛与弦乐的交织出女军医的内心世界。据作曲介绍,该段配乐是由我国著名的“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弦乐组的编制是“9642”,即9个小提琴,6个中提琴,4个大提琴,2个倍大提琴。后来作曲为了制造出更庞大的音响效果将十几个人演奏出的弦乐旋律复制合成,这样做能够使音乐与该段落画面更加吻合。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军人集合”乐段可谓令作曲裴东风煞费苦心。“军人集合”讲的是女军医杨萍召集列车上所有的军人一同完成寻找病人、拯救病人的任务。裴东风看完样片后认为这段情节是该片最煽情的段落,为了达到烘托情感的目的一定要将音乐做好铺垫。当女军医等人在车上召集军人时,大提琴和圆号演奏出的旋律响起,大提琴的顿音形式好似军人内心的激昂,圆号声声好似对军人的召唤。当众多军医一同走向“非典”车厢时,旋律发生了四度的转调,情感得以迸发!此段没有军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有音乐,军人的精神在音乐中得以升华!
另外,由于作曲不一般的从影经历,他能够把音响、音效等其它声音元素很好的融进配乐中。比如说影片开始就是一名“非典”疑似病人逃离医院,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该段的配乐除了运用厚重的管弦乐、强劲的打击乐外,还有救护车、警笛声、人的脚步声等音效,音响、音效与音乐的交织表现出了“非典”时人心的恐慌。
纵观《惊心动魄》,它的配乐交织着激情与浪漫,它将多种声音元素交杂糅合,给我们以强烈的听觉震撼,直抵我们心灵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