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频道 > 音乐之声 > 正文

《布达拉宫》的音乐故事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7日 09:27)

  陈真导演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之《百姓故事》的制片人,对记录片也有比较独到的见解,那么当时他为何选择拍《布达拉宫》这样一部历史人文色彩如此浓郁的记录片的呢?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决定拍几部比较大的记录片,在此之前陈真导演已经有深入西藏的经历,所以他选择了西藏作为拍摄的对象,而布达拉宫是西藏历史文化最有力的见证,所以他选择以《布达拉宫》为切入点来记录西藏的风雨沧桑。虽说布达拉宫是由土木砖石组建的建筑,但陈真想赋予它生命的含义,想从人的角度来讲述布达拉宫、印证布达拉宫的文化和历史。他选择了一位生活了60多年的喇嘛,用他的叙述、他的生活经历、他的视角来审视和观察这个布达拉宫。陈真希望观众进到电影院后通过这个电影能够得到一流的视听享受,所以在做后期的时候他们做了很好的音乐、音响和录音。的确,我们能够从片中听到很多段同期声--人声、弹琴声、喇嘛在念经的声音,这些都录了进去。

  而该片的作曲程巍原本是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编辑,他又是如何成为该片作曲的呢?导演与作曲的合作经历是颇有意思的。一开始导演陈真没打算让程巍担当作曲一职,程巍在进剧组时只是做的只是收集民间音乐材料、现场录音等琐碎的事情。程巍的才华、他的执着也是在拍摄过程中慢慢显露出来的。拍摄过程异常的艰难,两人三进西藏,有一次在唐古拉兵站夜宿,由于“高原反映”竟一晚上没睡觉!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程巍让陈真听他原来做的新疆音乐,陈真非常欣赏程巍的音乐才华。到了后期制作阶段,程巍毛遂自荐说要给影片写音乐。当陈真听完程巍写的曲子后很吃惊,因为他接触的程巍是个很内敛的人,可他的音乐却写的很有气魄,很符合陈真的要求。

  另外,陈真导演还为影片其中的一首歌谱写了歌词。陈真导演说影片全部编完后他非常激动,可听了很多西藏歌都不是他想要的。在助手多吉的劝说下,他写了下了汉语的歌词,助手多吉将它翻译成了藏语。歌词交给程巍后,他立刻谱写了一首藏族风味的曲子,请了藏族歌手娜木措来演唱,娜木措质朴的演唱风格让导演和作曲都非常满意。  

  当然,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们接触过很多人,这些人也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曲程巍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西藏音乐家的故事:剧组里的藏族音乐顾问边多,他是西藏地区音乐家协会的主席,也是西藏地区的民间音乐集成的主编,在民间音乐的收集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他对藏族民间音乐的热爱程度已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经常到很艰苦的地区去采风,这些地方非常偏远,而且生活条件也很差。在途中他还多次遭遇过车祸,等于说是他是拿着生命换来的很多就是民间音乐的这种成果!

  有关报道是这样评价影片拍摄的:“拍摄布达拉宫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对一个历史文化如此深厚的宫殿,仅仅靠一些肤浅的了解是无法破解的。”相信观众看完本期的《音乐之声》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责编:赵蕾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