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杜太航为您细述钢琴家的海上人生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1日 10:19
一艘载满希望的航船驶往人们梦想的新大陆,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婴儿往返于自己孤独的航程。身世凄凉却用钢琴征服所有人,孤单的身影难掩浮华背后的孤寂。他无法迈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却选择用生命谱写大海的乐章!本期《音乐之声》钢琴家杜太航、导演潘安子及该影片的导演、作曲将共同为您细述钢琴家的海上艺术人生!
整个影片带有哲学意味的象征色彩——在一艘通往美国的船上每一个乘客都怀着对美国的向往,踏上了另外一个大陆开创物质世界,但该片的男主人公“1900”没有,他只有一架钢琴伴随着他的成长的。
影片的音乐正是在这一基调下进行的。该片是由电影配乐大师莫利康宁完成的,他是世界电影音乐方面公认的大师,他会用一切的音乐手段,来配合这个电影的情节把这个人物,塑造得非常立体。通过对人的观察,他捕捉到了不同人的内心世界,他把对人的观察理解放入音乐,慢慢的形成自己风格--像大海一样包容性的音乐。
影片虽然是一个描写一个传奇式的钢琴家,但作曲家几乎2/3的时间没有钢琴,而是用交响乐队、用很轻的弦乐来表现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孤独感。这种感受深藏在他的心里头。音乐展开了以后用磅礴的气势描绘大海,因为作曲家认为大海才是钢琴家的知音。这个庞大的管弦乐队的音响与孤独的钢琴家形成了一个对应,暗示着他的一生像海上一些浪花似的孤独、漂泊。孤独的他始终没有踏上陆地,一生的音乐只为了这茫茫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