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范老师与前苏联电影歌曲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08日 14:21
薛范译配过尽百首前苏联电影歌曲,象电影《办公室故事》中的插曲《心儿不能平静》、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插曲《寻找》,还有电影《青年时代》中的插曲《我亲爱的母亲》……这些歌曲在五十年代经薛范的译配之后,感人的歌声立刻传遍大江南北,同时童心合唱团也因演唱这些歌曲也与薛范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本期《音乐之声》之“听电影”中,我们也采访到了“童心合唱团”的老团员,让他们与薛范老师一起回忆过去的“红色岁月”……带着这种回忆,我们找到了薛范老师和“童心合唱团”。
说起童心合唱团与薛范老师还有一段小故事:97年的时候,薛范老师第一次到北京来办音乐会,薛范老师找了别的合唱团演唱,别的合唱团觉得人特别少,让我们去帮忙。我得知薛范老师来了以后自己找薛范老师,表达了我们想唱薛范老师作品的意愿。可薛范不认识我们,后来我就厚脸皮跟薛范老师要了一个我的电话,这样就和薛范老师认识了。
在采访伊始,薛范老师和童心合唱团的老团员就说起了电影《青年时代》的插曲《我亲爱的母亲》这首歌。这首歌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女扮男装去考戏剧学院的女主角娜塔莎在车上巧遇男主角谢廖沙,谢廖沙就说起了自己是母亲养大的,所以母亲也很不容易。 他临走的时候母亲给他一块头巾。这让“童心合唱团”的老团长想起了薛范老师的妈妈--作为一个重度的残疾人,他一生都没有工作,生活也比较困难的,一直依靠他妈妈的退休金,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薛范老师家里除了书和歌片什么都没有。他是从19岁翻译了第一首作品以后,他就刹不住了,越来越多。老团长就觉得能坚持那么多年,以此为生,太不容易了。
歌曲第二次出现是在考场上,谢廖沙真挚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老师们。因为他唱的是亲爱的母亲 即使老教授他们心里都有母亲 肯定都想着母亲。
这首歌第三次出现是在片尾。娜塔莎在谢廖沙的歌声中入睡,帽子掉了下来,她恢复了她女孩子的本来面目。爱情的火焰在两个年轻人心中悄悄燃起。总体来看,三段音乐属于浪漫曲的风格--舒缓、深情、流畅!
“无论我去到那里,最难忘母亲慈祥的笑容,最难忘母亲关怀的一双眼睛 ……”《我亲爱的母亲》让人回忆起那个单纯而热情的年轻时代,那个苏联“红色歌曲”风靡中国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