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王海鸰:为理想献身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9日 09:35)
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都是1969年入伍,毕淑敏是第一批进藏的女兵,王海鸰是第一批进岛的女兵,都当了十多年兵,她们都曾做过医务工作,现在又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毕淑敏写了《拯救乳房》,王海鸰写了《中国式离婚》。她们是勇于为理想献身,让人肃然起敬的一代。
毕淑敏当兵时觉得很光荣,当时女兵的比例是千分之二点五。第一眼看到阿里时被震住了,在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任何人的痕迹,然后在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夕阳慢慢落下,那种荒凉甚至让她疑惑起自己是不是在火星上。《艺术人生》栏目组委托阿里军分区的同志帮忙拍摄了一部短片,感受着熟悉的风景和战友们的问候,毕淑敏泪流满面。来到现场的战友也有同样的感受,不忍心看关于阿里的电视,看到里面的战士嘴唇发紫,裂口子,就要难过得好几天。“如果祖国需要,我仍然会挺身而出”,毕淑敏说,“因为一个人年轻时的那些非常基本的想法,都长到神经里去了”。
王海鸰得知自己可以上岛后欣喜若狂,后来还因为岛不够小,没有想像中那么艰苦而感到失望。条件很艰苦,女兵们能够用洗衣粉洗头就觉得非常奢侈了,为了节约用水,用海水下饺子。最关心大风警报,因为封岛后就收不到岛外的来信了。16岁当兵,有次找到一个机会用军线拨到家里,借口电话拨错了,又很平静地把线撤了。“当兵四年是第一次听到妈妈的声音”,王海鸰眼睛湿润,声音哽咽,“不过那一次也满足了,当然是违反纪律了,但是那时候打死也不敢说,日记里也没敢写这件事”。
我们还将听到许多动人的故事。如洗澡车的故事,头把车顶棚顶烂的故事,牦牛尾巴礼物的故事等等。领导为什么第一眼看到她们时一言不发转身就走,过会再回来时却分外热情?她们在部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她们当年的日记表现出了文学才能吗?她们第一次收到家信时是什么感觉?
阿里军分区不远万里给毕淑敏送来了洁白的哈达。西藏阿里的九位女兵,五位来到了《艺术人生》的现场。几十年的分别,她们都有了哪些改变?流泪拥抱的时刻哪些故事又重新闪现在她们眼前?重新唱起当年的歌,声音已然苍老,记忆永远年轻…… 文:黄晓铭,摄影:李少林
责编:晓宇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