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频道 > 《艺术人生》五一特别节目·特别现场 > 正文

程前,叶小纲:锋从磨砺出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9日 09:29)


  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都做过六年钳工,他们相隔万里,程前在江西九江水泥船实验厂,叶小纲在上海郊区的造纸厂。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如此相似,他们的工作需要用工具对产品进行反复的磨砺,他们来之不易的今天也正是因为经历了同样艰苦的过程。


  程前对过去工作艰苦感受最深的就是“冷”。车间又高又大,没有一点暖气。晚上盖几层被子都不觉得暖和,经常被压得做恶梦。程前和师傅的感情很深。他是师傅最得意的徒弟,每次厂里的技术考试都是第一名。程前在干活时很会动脑子,曾经帮九江市造过警察的岗亭,还帮医院做过产床。“师傅总是派我做重要的难度高的活”,程前说。


  叶小纲16岁开始当工人。从小弹钢琴的他,最不能适应的是早出晚归的工作时间,这使他很难沉下心来学习。另外,弹钢琴应该是很纤细的手指,但叶小纲因为工作,手指关节特别大,还很容易受伤。但他每天坚持练一小时的钢琴,这种坚持使他一旦考大学还是没有落伍。师傅眼中的叶小纲做事非常认真,踏实。在文艺宣传队出去时,活都是被师傅和师兄干的。他们感觉到叶小纲以后可能不是做这行的,和程前的师傅正好相反,“责任重大的活师傅不让我做,怕我万一有什么闪失”,叶小纲说,“师傅和师兄都特别保护我”


  程前离开工厂时走得匆忙,在现场师傅补上了什么样的“出师礼”?程前为什么要对师傅说“对不起”?看到多年前的“新长征突击手证书”的奖状,程前为何眼含热泪?程前的初恋是怎样的?钳工的手和钢琴家的手有什么不一样?叶小纲为什么说那段时期自己养成的信念是“永不言弃”?


  程前将在现场展现自己二十多年自己做的铁榔头,并表演自己的“童子功”。《艺术人生》栏目组从工厂的仓库里翻出了叶小纲当年的手风琴。现场请来了两位嘉宾的师傅和工友,他们将与我们共同讲述嘉宾们“磨砺”的故事。

  是什么画面让一向轻松幽默的程前泪流满面?冰冷的厂房有着怎样“围炉烤馍”的温暖记忆?已经荒凉的厂区曾经记录了怎样热烈的“钳工焊工之恋”?气氛热烈的现场,程前因何唱起“拉兹之歌”?叶小纲现场奏出了怎样柔情的旋律?文:黄晓铭,摄影:李少林

责编:晓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