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艺术人生》推出特别节目 为百姓代言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7日 16:44 来源:CCTV.com

  熟悉的朋友,特殊的身份,别样的出场,不同的感受。三月,《艺术人生》栏目组邀请了几位熟悉的陌生朋友,携着他们各自的心愿,带着他们各自的提案,揣着他们不同的梦想,走出 “两会”,踊跃的走进演播室,谈谈他们委员和提案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感受他们迥然不同的人生故事和观点。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在文艺界政协委员聚居的北京东郊“华润饭店”我们先见到了自己的同事敬一丹,一会又见到了忙着招呼记者的濮存昕和王铁成,这些与《艺术人生》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今天却给人另外的一种印象,身着职业的正装,左胸上别着政协委员的胸牌,没有了往常明星感,朴素之外渗透着一种别样的气质,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他们作为一个“明星”,在舞台之外的一个公众人物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那份深深的爱恋。

  在节目中,冯骥才,姜昆,王铁成,濮存昕,敬一丹,廖昌永将分别出场,讲述耳目一新的故事。

  


  王铁成:饱汉子得知道饿汉子饥

  因在电影《周恩来》中成功扮演了周总理而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王铁成老师,似乎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角色而注定也要变得“伟大”起来。他至今都难以忘怀自己在拍摄电影《周恩来》时,那些来自公用电话亭的老大爷、出租车司机乃至西哈努克亲王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他始终坚信着自己在从艺和做人的道路上要和周总理一样为人民做事,和百姓在一起。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这样一个关于解决飞机噪音扰民问题的提案就是来自王铁成老师的。家住顺义马坡小区的他,时常会受到飞机噪音的烦扰,他说:“飞机低飞的时候,我以为我在伊拉克呢,机身的窗户都看得见,尾标也看得见,那分贝明显是达到扰民的标准了。而据我调查,它其实完全可以在拐弯的时候,把十万人的居住小区绕过去,因此我就觉得这对大家是个妨碍,所以也就有了这么一个提案。”

  而作为一个从艺多年的老艺术家,王铁成自然也忘不了那些对艺术情有独钟的百姓朋友们。一次,在北京湖广会馆的门口,他无意间发现一位徘徊往复、面色作难的老者,问及缘由才知道是为了只有十块钱的门票发愁,并央求着是否能用儿媳给的五元早点钱看半场演出。这样的场面,让王铁成久久不能相忘,而也正因如此,他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就扩建、改建和兴建北京市演出剧场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他说,北京现在拥有的稍微改造一下就能使用的剧场有75所,他提案不要花太多的钱去兴建豪华剧场,而是要建平民剧场,让老百姓花得起钱去看,因为老百姓看的是戏,而不是去享受豪华环境的,“所以这样的剧场不管大也好,小也好,三百人也好,五百人也好,只要是有一个演出场地,坐着板凳能看戏就行了”, 这样的话广大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就丰富起来了。

  当然,一如既往地,身为一个智障孩子的父亲,王老师始终不忘对残疾人的关怀和帮助。已经参加残联工作十几年的他,左肩膀上的绿丝带就是帮助精神残疾人的标志,他将这个标志一直带在身边,在节目中表示,他现在最想做的还是在北京建立一个智力残疾人托养中心。他也真诚地呼吁全社会的朋友们都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他说:“希望大家见到残疾人的时候,都能去帮他们一把,去给他们一个微笑,增加他们的信心。”


  濮存昕:我曾是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

  濮存昕的名字这两年似乎已经成为了公益、责任的代名词,防艾、献血、志愿者,这位温文尔雅的“爱心大使”似乎拥有光芒万丈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而他此次关于老知青、低成本电影放映月和教育问题的提案也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也许是因为知青生活也曾占据过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日日夜夜,演员濮存昕对老知青的关注和情感一直是没有间断过的。在一次参加了由敬一丹主持的名为《家书》的节目之后,不少老知青亲自找到了濮存昕反映他们现在生活上仍然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他们中很多户口都已回城,但是工作关系还在外面,因为城市没有空间接纳他们,结果现在退休了,还得为那点退休金坐着火车回到原地区,领退休金”。这让濮存昕觉得很不合理,更使他萌发了一定要为老知青做点什么的冲动。于是,在今年的“两会”上,关注老知青的困难生活被写进了他的提案当中,他希望这样的呼吁能够使政府注意到这些知青朋友们,系统地去调研他们当前真实的生活状况,从而使得那些还在困苦中挣扎的他们获得真正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而说到今后的愿望,濮存昕把话题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也许很多人都不会想到,风流倜傥的濮存昕曾经是严重的小儿麻痹症的患儿,直到九岁,他才做了能使他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整形手术,他说:“我那时候就崇拜体育好的,他们能跑,他们能跳,像陈小寒,他体育课好,我崇拜他。这也致使我到现在还在跑,还喜欢打篮球,我现在不想让人知道我是残疾人,所以说我就努力地在每一个瞬间保持我的姿态,不能让人看出破绽来,但是实际上我的腿是有问题的。” 濮存昕

  


  冯骥才:忧郁的文化保护者 比感情更重要的思想

  从篮球运动员到画家到作家再到文化保护者,冯骥才的经历听起来有些传奇,人们似乎一时间很难想象和理解这个山东大汉的人生转变,然而当他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谈起他的文化之旅时,你会发现一切不解此时都是无力的,因为,对于他来说,这项他正在从事和热爱的事业实在是太具吸引力和价值了。

  1991年,正在上海开办画展的冯骥才应朋友之邀到去周庄游玩。无意间听说一位房主要卖房,而这房子竟是当年民主主义革命家柳亚子搞南社时的一间房屋,更不可想象的是,这样的行为在周庄还是比较普遍的。这让冯骥才相当地吃惊,也让他初次意识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1994年,冯骥才在报纸上看到了天津市要大规模地铲除老城,改建新城的消息。这意味着拥有着六万年历史的天津城,义和团重要的塘口,五四运动的遗址,包括中国最早的电报局,还有地域文化里面数不尽的财富都将随着老城的铲除、新城的建立而灰飞烟灭了。

  “所以当时我就自己拿出一笔稿费来,请了七八十个人,有历史学家,有建筑师,把这个老城整个考察了一遍,然后全部都拍下来。那次我们一共拍了三万多张片子,前后拍了有一年多。然后,我们从三万多张片子里选择了两千张,印成了四本画册。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到各局局长,每个人送一本。最终,我们的努力有了结果,天津市委决定留下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而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吧,我觉得我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挽救我们自己的文化。以至后来做到全国,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对于今年提出的在规划新农村建设时提前注重文化保护的提案,冯骥才则表示:“我去年一年去了七个省,去考察中国的村落,这些村落都是物质跟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即有非常好的风情、非常独特的建筑,另外有大量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谚语、歌谣,以及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包括戏剧、音乐、美术、曲艺。所以我这次为什么要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提前考虑文化保护的问题。特别是‘提前’很重要。”

  在冯骥才考察、跑动的这几年里,他越来越感到焦急和不安了,这种对民间文化流失时的惋惜和焦急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不能自拔。当他看到法国游人近乎“偷盗”的贱价收购民间文物的时候,当他为意外病故的甘肃隆东艺人“迟到”的民歌采集而痛心疾首的时候,当他为了筹集创办基金会所需的二百万焦头烂额的时候,“抢救”成了他心中最想呼喊的口号,也注定成为了他今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也或许是整整后半生追逐前进的目标。

  最另冯骥才感动的是赵文萱,在他筹建民间文化保护基金的时候,赵文萱将100万元的片酬直接打进了基金会的帐号,这是对冯骥才的最大的支持,更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责任。节目的现场,当冯骥才提及这个故事的时候眼睛里放射着希望的光芒,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大家的努力和支持。而说到现在个人最大的愿望,冯骥才说:“我还是想写一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很坦率地说,我想过写作瘾,怎么过?我考察的路上,有的时候我跟开车的司机师傅说,你能否把音响关上,我闭上眼把心里的小说掏出来,你知道小说出来的时候,它像一个生命一样就开始生长起来了。所以春节的时候,我想我有几天的时间,有四五天的时间,我就跟我爱人说,咱们把电话拔了、手机关了。于是我写了一个小说,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觉。”

  


  姜昆:不“误”正业

  姜昆的出现总是习惯性地伴随着幽默和欢笑,然而这一次,作为政协委员的他却提出了一个相对严肃的话题和提案:希望能够把我们民族曲艺的这些精品、精品文化写进小学生的教材当中去。

  他说:“我们中国的民族艺术之所以传承这么多年,它是有一套完整的东西的,我们希望这个能够写进我们小学课本里面。”让孩子们真正认识什么是曲艺,什么是相声。相声不是光逗贫、能博人一笑就行了的,相声是把自身的文化、经验、体会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是植根于大众来源于生活的艺术。

  其实说来说去,姜昆的故事总还是离不开他魂牵梦系的曲艺。这几年无论是对昆朋网站的经营、管理,还是对颇受争议的相声MBA班的坚持,姜昆对相声的一片丹心都是赤诚不变的。有人说他是不务正业,可他却说自己是不“误”正业。节目现场朱军问姜昆如果现在分给他100万人民币,他会用来做什么?姜昆毫不犹豫地将之分为了二十堆儿,决定把它们分发给二十个现在已经活不下去的地方曲艺团。他说:“如果有五万块钱的话,完全够他们排一个戏,让他们自己去通过这五万块钱去下蛋,来养活自己,这不是在输血,这是让他们自己在造血。”这样的造血行动和救助行动对于当前的中国曲艺来说,无疑已经是迫在眉睫了。看来,姜昆的正业还真是“不误”而非“不务”。

  而说道现在最大的愿望,姜昆说:“希望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对于讽刺和幽默的环境能够再宽松一点,老百姓对我们也应该宽厚一点,因为幽默也好,讽刺也好,像漫画一样,相声也需要很好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宽容,另一方面还得理解。理解要有基础,靠文化指引,靠文化底蕴指引,我特别盼望着有一天我能够跟台下的我一样,可以逗大家乐,我特别希望这样,我觉得现在还有点不一样。”

  也许姜昆的梦想并不遥远,只是,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或是少部分人的努力。我们同样需要行动。

  

  在本期节目的上集中,冯骥才姜昆的组合以及王铁成与濮存昕的组合将首先出场,在他们生动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家国,对社会的那粉沉甸甸的责任。上集将在3月17日周五CCTV-3 21:15准时播出敬请关注,而下集出场的敬一丹和廖昌永将有怎样的故事和心愿?请继续关注在3月24日CCTV-3 21:15播出的下集

  文/郑佳佳

责编:胡悦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