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师的归途 特殊的选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4日 13:42 来源:CCTV.com

  七月的一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突然接到制片人王峥的电话,说有一个选题可以抓紧进行,就是为常香玉大师逝世制作一期特别纪念专辑。这个选题对于《艺术人生》来说是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挑战,虽然以前也做过纪念朱自清、冰心、闻一多、曹禺的专辑,但这次的纪念增加了时效性。从大师去世的第二天我们重新制作播出的纪念专辑中,就深切的感受到《艺术人生》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所表现出的一种姿态、一种责任,观众对此反响强烈。我认为,在大师去世后,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大师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用纪念特辑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特殊的创意

  几经策划确定了第一版方案,为了和《背影》节目有所区分,决定放弃儿女们说母亲的形式,选用最普通的观众来讲述的故事。后来经过几天的采访发现,最了解大师的还是他的子女们,观众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才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呢?正在我们犯愁之际,制片人王峥的又一个点子最终确定了这期节目的结构,那就是做老人临终前的“最后一次”。在大量的采访调查之后,我们最终确定了老人最后一次过生日,最后一次登台演出,最后一次学艺,最后一次全家福,最后一次探望,最后的叮嘱等生活片段构成了整期节目。

  特殊的观众

  这期节目的素材挖掘是非常繁琐复杂的,为了获得大量独家的资料,我们开始了第一步:全国范围“紧急寻人”。我和统筹郜妍联系了全国的重要报纸、网络等媒体协作,并和河南的《大河报》,山西的《宝鸡日报》联合在头版头条征询观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接下了的几天了发生了,全国各地上百个条热线络绎不绝的打进来,有报名的,有提供当年的故事的,也有提供照片的等等,这一次特殊的寻人过程让我们不仅感受到,大师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在百姓中的威望,还再次印证了“成功在行动”的真理,任何好的点子都要靠有效的实施、行动来圆满完成。

  记得那一时期,观众导演宋飞每天都忙到十一点多接听电话,和以往的节目不同,这次要请大量的全国各地的观众到现场,因此前期的采访筛选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电话量超出我们的想象,组里很多同事都来帮忙,黄姐、张征大家谁接到了观众电话,都会第一时间的告诉我。办公室的张德敏也加入到观众的整理中来,她把的是最后一关,按我采访后确定的名单给每个观众再打一遍电话,通知他们到京时间和相关事宜。

  记得每天晚上八九点大家忙完一天的活后,就坐在一起开碰头会交流一天的进展情况,将采访记录整理提供给我,以便我再次筛选进行深入采访,布置新一天的工作进度,虽辛苦但看得出每个人在口述起观众和常香玉的故事时都心怀感动。

  其实这样的场面在《艺术人生》经常出现,每每这时我心里都会暗自庆幸自己能幸运的加入这个“铁打”的团队。正是我们共同拥有的高度责任感,才使我们保持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特殊的嘉宾

  在采访中我通过常香玉的儿女们了解到老人一生的一个遗憾,她非常喜欢评书大师单田芳,去东北看病时还曾找过他,想和他见上一面,但遗憾的事没能如愿。记得我在电话中将这个故事告诉单老师的时候,他非常的吃惊和感动,同时也感到万分遗憾,多年都不知此事,当我们表示希望他能到现场时,他欣然接受了。现在回想起来,常香玉儿女们见到他时吃惊的表情,单老师对着老人的遗像深深的三鞠躬 观众们满含热泪的眼神,这些充满情义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还有一位非常有创意的,很悬的特殊的嘉宾,是在我们录像的前一天才确定的。原因是在录前会和制片人王峥对方案时,突然想到第一次录制常香玉老人时,请到了与她合作了七十多年的老琴师,这次由于疏忽竟然忘了他。王导提起来时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已,但第二天就录,而且进九十岁的高龄,从外地赶来我们都心存疑虑。“实在不行晚一天录也要录”在王导的坚持下,我连夜联系老人,由他的儿子陪同他一起来。

  当老人最后在舞台中间独自拉起人们熟悉的“谁说女子不如男”时,我由衷地钦佩头的判断力和坚持不懈的韧劲。节目后期,我将最后的这段独奏进行了处理,在老人的乐声中将常香玉大师的影像对着口形无声演唱,这一出其不意的效果,更加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怀念氛围,这一段意外创意,竟成为了整期节目的点睛之笔。

  特殊的道具

  为了营造缅怀的氛围,节目现场我们特意在朱军和儿女访谈区的背后,放了一把空椅子,这是当年老人做客《艺术人生》时坐过的一把椅子。人已去,椅还在,一把空椅烘托出向故人倾诉的氛围。

  梅花是这期节目的另一象征物,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老人生前非常喜欢梅花,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还向梅花大师王成喜学习画梅花,更重要的是她梅花般的品格。录制前节目制片杨益,张征买来了大量的梅花和别针。组里的所有实习生全部加入到手工制作中来,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每位观众胸前佩戴的一朵朵梅花就是出自她们之手。

  特殊的剪辑

  这是2004年我投入情感最多的一期节目,从节目的前期采访的每一个观众、大师的子女们讲述的老人的故事中,我被深深地打动着。后期剪辑中几次被感动的落泪,整个的剪辑中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整期节目没有一句解说,全部用字幕、诗词和大量的黑起黑落过渡来营造一种氛围,给观众留下充分想象、回味的空间。生前影像资料的大量加入让人们在边听讲述的过程中边来回忆老人的真实魅力。

  每一段音乐的精心挑选,每一段起承转折的精心设计,我想通过音乐、字幕、留白来传达出一种意境,观众在一种情景中对节目的感受力会更强。值得欣慰的是,节目播出后有很多观众打来电话询问音乐的出处,名称甚至是购买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坚信《艺术人生》的成功来自对节目内容质量的不懈追求。

责编:晓宇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