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名人档案

谢飞:七月的礼物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8日 17:08


  去年,谢飞刚刚过了他的60岁生日,作为一个一生热爱电影、中国获得国际大奖最多的电影导演之一,名门之后的身份并没有使谢飞在一般的观众中大红大紫,他安详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乐悠悠地当着老师和导演,没有想到,因为SARS和SARS期间热播的电视剧《日出》,谢飞一下子成了网上和各家媒体报道的焦点人物,《艺术人生》此次请谢飞做客畅谈艺术和人生,对于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真诚地奉上七月的礼物。

  第一份礼物:我们心中的谢飞电影

  谢飞1942年出生在延安,父母都是党内重要领导,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与众不同的家庭背景。谢飞一代人的青年期在苦闷彷徨中度过,后来,谢飞和他们一代青年人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于是谢飞的一系列关于人生、关于社会、关于民族、关于人性的作品应运而生。于是节目的开始,我们找不到更好的礼物,便收集了他最主要的6部电影,编辑了一段《我们心中的谢飞电影》作为本期节目的第一份礼物。

  第二份礼物:妈妈的礼物——三幅字

  谢飞染病住院的时候,母亲不知道,直到谢飞出院,老人才看到了报纸上的消息。谢飞的死而复生使母亲又回忆起当年谢飞随父母从延安走回北京的一个同样是大难不死的故事。母亲说,他是有福气的人。我们准备的第二份礼物,是谢飞老师的母亲送给儿子的三幅字,第一幅是艺海无涯,第二幅是勤政为民,第三幅是心想事成,代表了妈妈对谢飞事业、人生、家庭的祝福。谢飞笑着解释说,自己又没有当官,母亲显然是拿了三幅就来没有看清。

  第三份礼物:“白屋同窗会”的同学们

  七岁以前延安的红色生活谢飞只有一点支离破碎的记忆,自己的记忆还是49年后在八一小学拿着鲜花接见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自己最早的艺术创作从初中开始,为了方便看戏到了高中选择了一个可以走读的学校。高中的学校有一个白屋同学会,现在仍保持着联系。谢飞的理解,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友谊一直存在到今天,就是五六十年代理想主义。白屋同学会作为和谢飞一起走过青春的见证人,是《艺术人生》送给谢飞老师的第三份礼物,他们带着那代人特有的集体记忆前来,共唱青春时代的《共青团员之歌》,为年轻做一枚书签。

  第四份礼物:学生的祝福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应该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孙周、麦丽斯、谢小晶这些学生对于自己这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的评价是我们为谢飞老师准备的第四份礼物。在他们的眼中谢飞老师永远都是一个平易近人、胸襟开阔、亦师亦友的长者。刚刚毕业一年的98级导演系学生,为这位心里年龄非常年轻的“飞爷”也准备了一份自己的礼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们选了一个孩子送给父亲的留念的礼物送给谢老师,每一个在场的同学都在上面按了一个手印,面对这些可爱的学生,谢飞坦言自己是逐步喜欢上老师这个职业的。

  第五份礼物:合作过演员的问候

  与谢导演合作过的实力派演员很多,斯琴高娃、娜仁花、徐帆、滕格尔、伍宇娟,谈起与这位导演的合作,他们言语间流露出来的是钦佩和尊敬,谢飞的人格魅力再次得到了合作者的肯定。


  《日出》是谢飞第一部电视剧,是一个大众文化快餐,后面又拍的《豪门惊梦》也是这样。之所以这样尝试,是因为学生们大多数人是要去做通俗娱乐作品,所以一个老师要教学生,面对未来的市场和工作,尝试一下,对未来也有好处。

  对于电影,尽管一生气就讲不拍,但将来合适的时候还会再拍。不用文艺作品把这代人特殊的经历反映出来,是这代艺术家的失职。

  第六份礼物:艰难时期的恩人

  SARS使谢飞成了英雄,生病期间照顾过他的医生、护士们脱下隔离装备再次出现在谢飞导演面前的时候,谢飞几乎不能辨认出现场他的这些恩人,但是感激是溢于言表的。艺术人生之外的真实人生,有了一次抗击SARS的经历,永远的记住可能是最好的感激。这次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有个中医大夫说,60是一个轮回,现在的谢飞等于刚出生的婴儿,一岁都不到,像早产母亲用热沙子来保护着自己的时候一样,现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把这个时间过去以后,艺术和人生上还是大有作为的。

  第七份礼物:儿子的电话录音

  谢飞老师的儿子在几个月前,作为随团的大夫被派往南极,为了怕孩子担心,谢飞老师的家人一直没有把他患病的消息告诉儿子,一直等到病情好转了才告诉他,由于从南极打电话很贵,所以一个月只能打一次电话,节目的最后我们将把谢飞老师儿子的电话录音作为第八份礼物,祝福这位德高望重的电影界前辈家庭幸福、快乐,一如既往的带着他惯有的微笑和乐观,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地继续书写他充满张力和活力的人生。文/杨进博

(编辑:晓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