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相约·声音的魅力》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2日 16:30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沃尔沃卡车杯”CCTV朗诵艺术大赛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本期节目中大赛总导演王炳森、大赛评委会委员李瑞英以及方明、林中华等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将亲临现场为您讲述大赛背后的故事、与您共同演绎朗诵的魅力。
李瑞英:播音和朗诵具有共通的魅力
作为播音员,李瑞英难免要被问及“播音、朗诵她究竟更喜欢哪一项”的问题,李瑞英则认为对她而言,鱼与熊掌可兼得焉。播音是一项工作,朗诵则是一项群众基础比较广泛的艺术,她从小学开始就喜欢朗诵,而较好的朗诵功底为她日后出色地完成播音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巧的是,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播音也恰恰和朗诵有关。“那是1997年香港回归时,央视进行现场直播。我刚开始说第一句话,突然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像打国际长途一样,声音有延迟。我的台词是‘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是在香港会展中心,向您现场直播’,平时我们说这话很利索,但是一直要等我说完‘我们现在是在会展中心’的时候,‘各位观众’才在我的耳机里回响,原来声音是传到北京之后再返到我的耳机里。这种延迟的情况非常影响播音员的正常工作思路,情急之下我就采用了朗诵腔,把音拉长,这样就给了它延迟的余地,正好我一句话说完的时候,这句话也传回了我的耳朵里,最终我们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当天的直播工作。”
方明&吴军:未曾谋面的良师益友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对30岁的综艺之友吴军来说,他却让心灵的窗户在嘴上打开了。吴军在10岁时因患病导致视力残疾,当文字离他而去后,语言便成了他面对这个世界时的强大支柱。他迷上了广播里的声音,十几年来,收音机成了他日夜相伴的益友,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主持人方明则成为他学习模仿的良师。他每天坚持用磁带录下自己喜欢的节目,反复播放,逐字逐句地练习,十年如一日。如今,他不仅通过了普通话一级甲等考试,还成为了成都市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风雨人生》节目的嘉宾主持人。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们,他把方明当作是他未曾谋面的老师,是方明的朗诵作品极大地鼓舞了他,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精神的力量,使他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们把吴军请到了演播现场,送给他两个意外的惊喜。一是王炳森导演郑重的将“首届cctv朗诵艺术大赛”颁奖晚会的邀请函交到吴军手中,并邀请他来年参加大赛;而第二个惊喜则让这位盲人朋友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最敬爱的方明从百忙中抽出了半天的时间,从外地赶到我们的演播室,并与他合作朗诵了《我爱这土地》。
林中华&陈忠耀:缘起《东方红》
有很多的朗诵爱好者都是因为听了一些名家的作品而对朗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综艺之友陈忠耀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林中华四十年前在《东方红》中的表演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陈忠耀作为合唱演员参加了《东方红》的演出,每次都站在林中华的身后,用无比羡慕、敬仰的眼神伴着他朗诵了一场又一场。没想到四十年后,在一次朗诵比赛中,陈忠耀又见到了彼时,他们一个是选手一个是评委。凑巧的是,陈忠耀当天朗诵的就是林中华的作品。虽然最后因为表现形式过于简单未能进入决赛,但他坚持认为认为在四十年后能再次见到林中华并得到他的指点这比得奖更让人高兴。
“小喇叭”今朝解密
每当提起“小喇叭”,孙敬修爷爷、曹灿叔叔、康瑛阿姨的名字就浮现在耳边,他们的声音成为很多听众宝贵的记忆。本期节目中,康瑛的出场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很多观众都特别好奇,当年,康瑛是怎样发出比儿童还娇嫩的声音的。然而康瑛的回答却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其实那并不是我本来的声音,是通过特技加工的,但是所有‘小喇叭’工作人员如同孩子般纯真、善良的心却不是特技能加工的出来的!”在观众朋友的盛情邀请下,年过七十的康瑛用‘原声’为大家演唱了《小叮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