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幕后更精彩

《与您相约·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相约《艺术人生》系列一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1日 17:38

  依稀还记得第一期《艺术人生》里,来自海峡对岸的童安格与歌迷深情拥抱,如今,《艺术人生》已经走入了第四个年头。喜爱的人认为她是一道直问人生、抚慰心灵的文化大餐;批评的人认为她时不时扮演刻意煽情的催泪弹;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人生》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栏目,她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取得了诸多骄人战绩。激情六月,《与您相约》带您走进《艺术人生》,探寻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本期节目中,电影艺术家王晓棠以及喜剧演员李琦走进《与您相约》的演播室,讲述他们心中的《艺术人生》。


  王晓棠:红发卡 蓝发卡

  看过《艺术人生·王晓棠》专辑的观众一定对晓棠阿姨漂亮的红发卡记忆犹新,在《与您相约》的演播室再次提起这个细节,这位女将军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艺术人生》的编导真的是很仔细,竟然发现了我这个小秘密,这以后经常有热心的观众朋友给我寄漂亮的发卡,让我不知该如何感谢大家。之所以对发卡情有独钟,一是它搭配不同颜色的服装,点缀发色,看上去比较生动一些;更重要的是它把头发都拢在脑后,显得人精神,工作起来也更利索、更得劲!”一个小小的发卡寄托了女将军对美的追求,更蕴含着老艺术家对电影事业的深深挚爱,而细心的观众又有新发现,今天做客《与您相约》,晓棠阿姨一席水蓝色长裙,外披白色针织衫,而头上戴的是一款漂亮的宝蓝色发卡,正如她自己所说——生动、利索!


  《艺术人生》圆梦 《与您相约》叙旧

  虽说做客《艺术人生》已是两年前的事了,但每每提及其中的情节,王晓棠直言:“历历在目!因为《艺术人生》帮我圆了两个梦。编导们费尽周折找到了我50多年未见的重庆巴蜀中学时的同班同学;还有那位在文革后送我镇尺,上书‘艰难困苦 天玉成之’八个大字,给了我极大精神鼓励的普通工人。”这一次,又有一位未曾见面的老朋友要在《与您相约》与王晓棠叙叙旧。这位叫腾腾的综艺之友可是王晓棠“艺术人生”的见证人,因为他早在50年代王晓棠还没出名时就看过她的演出。当时的王晓棠还只是个报幕员,但她的表现却早已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气势。在滕老先生的记忆中,王晓棠款款走上台来,并不像其他报幕员那样匆匆地报完剧名、匆匆地下台;而是先在舞台上站定,用明亮、坚定的眼神向台下扫视一周,然后用特别标准的普通话把剧目介绍给大家。台下掌声四起,几乎要比正式演出的掌声还要热烈。


  诗人李琦 心中的大西北

  剽汉魁梧、胡子拉碴、腆着个大肚子的西北大汉李琦,甭看外表糙,身上的功夫还真不少:喜剧表演、唱歌、甩鞭、弹钢琴、跳踢踏舞……随便拿出哪一样都不含糊。其实,除了这身上手上的玩意儿,李琦还是个内藏锦绣能舞文弄墨的文人呢。《艺术人生》里,李琦向大家展示了他作为诗人的一面,一首《我也是个西北人》语言质朴,但很是深入人心。遗憾的是,由于时长问题,在正式播出时,“诗人李琦”的光辉形象被剪掉了,而《与您相约》的编导找到了这段珍贵的资料,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李琦。节目中,李琦的两个小老乡——延安女娃子也来到现场,与他共唱一曲《赶牲灵》。

(编辑:凌微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