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问李老师和柴导演,我们两位特殊的朋友,他们收藏的故事,你们二位有什么感想?
李燕:应该说感慨万千,很难一句话概括,我特别对杜老的收藏,他的收藏精神非常了不起,他收藏这些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八年,是他一辈子的收藏心血,通过一张一张戏单,我们几乎看出京剧近代发展的历史,我觉得我们办《戏中有戏》,透过简单的文物,看到后面文化积淀,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文脉不要因为十年浩劫而断掉,让它延续下来。我们中华民族存在的精神就是传统文化,尤其是音配像工程,我觉得是积德千秋、积德万代、积德于子孙非常伟大的文化事业。我想我们看戏能够接受到祖先的优秀文化,知道中间善恶是非,同时通过一件件有关的京剧的道具,一张老唱片,几件武把子,几份戏报,我们也能回忆起这样一种戏剧,它的发展过程中有多么深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希望观众看到《戏中有戏》,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戏”不是非常轻松的,跟我们进来民族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
柴俊为:我听了他们两位的故事,他们的收藏的精神比我高,他们收藏的目的非常纯粹,可以说是非常单纯的,我不能算是一个收藏家,只能说是一个收集者,还是有功利的目的在内,因为我喜欢京剧,我现在从事的职业就是这个收藏,可以说是一种谋生手段,我们开办《绝版赏析》以后,领导也开玩笑,我们这个节目是为你开的,所以他们收藏精神比我高得多。
王丰盛:我认为收藏是一个非常高雅的活动,它可以使个人受到思想的享受,就国家而言,戏曲发展艺术而言,收藏者保留了有关的资料,还有实物,可以说是对国家、个人有益的事,另外历史学家用文字书写历史,我认为收藏家也是在书写历史,而且是非常直观真实的历史。
主持人:今天节目最后,我有一个提议,大家看到了,我们台上台下带来各自的藏品,咱们有四位朋友,从他们四位嘉宾藏品中选一件,不是让您拿走,您选一件最喜欢的,给个价钱,比如说一毛两毛,一万两万,十万八万,或者无价之宝,咱们做一个小测试,给个价钱,说出为什么,我到底选中哪位嘉宾哪样藏品,准备多少钱,为什么?您想好了,待会儿再说。
现场各位我提到四位嘉宾的戏曲收藏你喜欢哪一件?
观众:我最喜欢橡皮刀。因为这个东西从现在讲就这么一件,其他藏品,比如印刷品也好,包括唱片,有可能别人有收藏,这是谭家仅有的一件。
主持人:您想要啊?
观众:我想摸摸。
主持人:可以。
观众:摸到谭家的东西,我特别兴奋。
主持人:给个价。
观众:无价之宝,您说瓷器,有可能出两件三件,不太好,给砸了,这上面有谭家血汗。
主持人:无价之宝也有道理,独一份。
观众:还出一个价,应该百万元左右。
主持人:谁还喜欢什么,一定要说出理由。
观众:保留的唱片。因为虽然不是发行很多,保留一百年也很不容易,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也说明了柴先生这些年的心血。
主持人:给个价。
观众:一百万不多。
主持人:还有哪位朋友?
观众:我说王丰盛存的那个《红灯记》价值一百万还多。
主持人:为什么?
观众:救了他的命了。
主持人:刚才我讲了,我们说这些收藏不单属于个人的爱好,他给我们讲的故事确实感动了我们很多人,绝对超出它本身的意义了。
观众:杜老先生的戏单流传到现在真是有意义,咱们中国戏剧多少年的历史,表现在戏单上了,所以京剧是国粹,为什么是国粹,从戏单上一件件表现出来,不管是现代的,还是老戏单,都凝聚杜老先生的心血,虽然说花多少钱买,这必须下功夫,所以这个戏单多少钱买不了他对戏剧的心情。
主持人:朋友们,今天听了台上台下的讲述,我真的非常感动,有句话说在某种意义上,世上最富有的不是银行家,是收藏家,今天我们请到几位收藏戏曲物品的收藏家,您说他们收藏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真的很难说,有的戏迷朋友说了值一百万,有的无价之宝,他们用了一辈子的心血积攒这些物品,就是为了一个兴趣、爱好,我想这是他们收藏的意义所在。今天我们通过一件件感人的物品,让我们看到有声音画面、,真切生命感受力的戏曲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