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成才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6日 18:02
主持人:荆慕瑶 编导:宋楠
嘉宾:张立勇 清华大学食堂工人
播出时间:2004年10月26日21:40 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次日12:35、18:40重播
导语:欢迎您收看我们的节目。在清华大学食堂工作的一个普通工人,成了今年最受关注的新闻人物之一。你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清华,农民工,或者说托福,神厨这些关键词,都可以找到关于他的报道,最近,共青团中央又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颁发给了他。他就是被称为清华神厨的张立勇,这位来自江西农村的普通食堂工人,凭什么成了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促使他奋发学习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张立勇。
记者:你现在已经足够出名了,被社会承认,被媒体追逐包围,而且被许多青年人效仿,学习,现在你的这种状况,是不是你当初的理想?
张立勇:我从来没有想过,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名,从来没有想到会被这么多记者采访,也从来没有想到会这么多年轻人,或者其他的朋友认识我。或者来找我,给我写信等等,这样的事我从来没想过。但这种事情也未必就是不好,我感觉也可以。让自己更忙碌,更充实,更踏实,我觉得也好。但是有一点我就是说,始终保持的就是一个清醒,我不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名人。
记者:你把自己当成什么?
张立勇:一个普通人,我给自己的身份定位就是我是一个农民,或者说我是一个打工的。
记者:但是像你这样的,通过英语四六级的,然后托福考到630分的年轻人,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也有一些在社会上?
张立勇:所以说我是普通人。
记者:但是你在这些人当中,引起了更大的关注,或者引起了最大的关注?
张立勇:这个我不太清楚为什么。其实我当初我是很不愿意接受采访。
记者:出名?
张立勇:在99年第一次媒体采访的是北京电视台,来了找我以后,我是躲着他们,然后他们找了我好长时间,然后跟我们领导谈话。然后跟我自己谈话。因为我从来我就不是喜欢那种,从小就很,从小就是比较内向的一个人,面对镜头,面对采访,我觉得我根本就没办法说出话来,我觉得我根本就没必要做采访。
记者:没必要是因为你觉得你没做什么?
张立勇:我没做什么,没必要做采访。但是采访完以后的那种结果,让我就是感觉到有一些跟原来想象的不一样。因为采访以后,很多人给我写信,或者打电话,或者到我的工作单位来找我,其实有些信会让我感到很震撼,或者说很感动,比如说,告诉我就是说,因为我看了你的电视,我知道你的故事以后,我的孩子他不再去打电子游戏。
记者:把你当成一个榜样了,励志的榜样?
张立勇:还有人比如说下岗的一个,宣武区一个下岗的,就是说我看了你的故事,我有信心把英语学好了,重新去找工作。也有这样的来信,或者说到食堂来找我的,然后去给他们,就是说我从这个媒体报道我以后,我有一个转变,就是我从自己学英语,开始教别人学英语。有这么一个转变。然后会带动很多人去学英语,这个是我觉得,我要接受媒体采访的最大的一个原因。
记者:最早在清华大学的论坛上,大家把你比做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那个扫地僧一样,有那种深不可测的惊世骇俗的功力,外表又根本看不出来,那你是刻意让那些学生们发现你的吗?
张立勇:我从来不会刻意让别人去发现我。
记者:大家怎么发现的呢?
张立勇:因为我学外语,要练口语,曾经到清华外语角,英语角去跟同学们交流。
记者:交流了多长时间?
张立勇:我每个礼拜都去。
记者:坚持了8年吗?
张立勇:不是,我就刚开始那段时间。
记者:从96年?
张立勇:我系统地学英语应当是从97年开始,然后到2001年这个过程,大概是学了四五年的时间,这四五年之间,我基本上每个礼拜都要去英语角,然后去英语角的话,我刚开始就是不会跟我的同学们说,我是一个,不会把我的职业说给同学们听。
记者:为什么呢?
张立勇:我觉得说完的话,我当初感觉不太愿意,也不是说我自卑,但是我觉得不太愿意,就是我很想跟他们一样,融入到他们当中去,交流起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所以说一直没有把身份说出来。但是因为跟他们交流了时间长了,他们能看出我来,是不是。
记者:下一次买饭的时候认出来了?
张立勇:这个不是前两天跟我们在英语角说话的吗,英语说得还挺好,然后就这样慢慢传开了。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我在卖饭的时候,底下清华的同学在讨论,有两个清华的同学在讨论有关英语的问题,讨论到了一个我估计他们讨论得很。
记者:面红耳赤了?
张立勇:面红耳赤,就是达到一个非常的一个境界了,怎么说呢,不好说这些话,就是说到我的窗口买饭他也说英语,给我来一句英语。
记者:他是无意识的?
张立勇:无意识的,跟我说了一些,我用英语回答他,然后两个人就是surprise,他也感觉到很惊奇,我也感觉到,你买饭就买饭,你说什么英语,然后他也一个反应,原来这个食堂的师傅也会说英语,然后就感觉很好,有这么一次,然后有了这么一个小经历,或者小故事,我就在脑海里想这么一个想法idea,我可不可以在卖饭的时候跟同学们说英语。一来是锻炼自己的胆量,第二是清华的同学们英语都很好,跟他们communication,可能会学到很多东西。然后就这样,就开始了。
记者:93年的时候,你读高二,那年你做了一个可以说影响你一生的一个决定,刚才你也告诉我,是你自己做的决定,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放弃了上学去广州打工,当时做这样一个决定,你当时的目的,你的梦想是什么?
张立勇:我的梦想就是,马上把这个漏雨的房子拆掉,重新建一个。
记者:家里房子漏雨?
张立勇:对,我的梦想就是,别再让父母亲借钱,借米。
记者:仅此而已?
张立勇:对,当时这个是最实际的,最直接的一个想法。然后还有更远的梦想,我在离开学校的一刹那,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还要上大学。
记者: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张立勇:我对自己的承诺,我永远不会放弃学习,我一定要拿一个大学的文凭。
记者:当时在广州那时候就在开始学英语?
张立勇:广州那时候,因为我出去打工的时候,我就始终带着我高中还没学完的课本。
记者:只是英语课本吗?
张立勇:不,所有课本都带上。一直想学习,只要我一闲下来,我就想翻开书看一看。但是在这么一个环境里面,我个人感觉,要学好像总是投不进去,就是投入不到那种程度。
记者:为什么呢?
张立勇:大家都在赚钱,想着的就是money,就是钱。
记者:你当时不是这样想吗,你不是要把家里漏雨的房子赶快修好?
张立勇:我觉得钱赚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感觉越来越空虚。总是想,能不能再找一个地方来学习。所以说在96年我就有一个想法,就是不能在这个地方再待下去。
记者:你自己不愿意待了?
张立勇:不想再待下去,所以说给我的叔叔,在北京工作的叔叔写信,就说我想到北京来,能不能帮我找个工作。
记者:你说真正学英语在清华的时间可能有四五年,我们知道那四五年的时间里,你每天要工作将近有10个小时差不多。
张立勇:差不多,最长的有11个小时或者12个小时。你做好一个清华的厨师很不容易的。真的很不容易。要求很高的,每年要进行考核,考核不及格,或者说分数太低的话,可能要降你的工资,甚至被开除。所以我压力很大,所以说我要在清华好好学习,首先我必须好好工作,把工作保住。就是这样,所以压力很大。
记者:你学英语的时间一天有多少?
张立勇:我一天最少保持在两个到三个小时以上。
记者:你的同事们都笑你,把英语当成自己的女朋友了,你在那样一个条件下学习,是多么艰苦的一个环境当时?
张立勇:艰苦其实我觉得也不能说艰苦吧,吃住不用考虑,吃的话就不用考虑,我觉得很幸福了。但是真正的一个就是,工作时间比较长,很累。就是身体相当累。
记者:就是工作完了之后,就累得不想动了?
张立勇:真的很累,比如说我给我自己定的时间表,我到早上的话,给自己定的我6点钟起床。
记者:一年四季如此。
张立勇:怎么也起不来,后来我为了不能破坏我的时间表。我一个闹钟不行,我买了两个,最后买了三个。
记者:三个闹钟轮着叫。
张立勇:绝对能把我叫醒了,准时6点我就能起床。我也曾经说为了我看书能多看半小时的书,因为我的同事,他们一到点,他们要熄灯,然后我去看书,要看书的话,必须影响他们休息,所以我当初就跟我的同事们商量,能不能我多看半小时书,我来打扫宿舍的卫生,我来擦玻璃,我来扫地,我来擦桌子。
记者:换半个小时的亮灯时间?
张立勇:亮灯时间。有10个人,但是就有两个人不同意。不同意我也就天天这么做,然后最后可能就是怎么说呢,后来他们也同意了。就是说,你看你的吧,地扫不扫都没关系,甚至我提出我给你们洗衣服,我多看一小时书,但是我觉得后来我这样的话,还是不太好,同事们也很辛苦,一天工作下来这么长的时间,所以最后我自己又要学电脑,自己买了一台电脑,然后最后搬到一个4平米的小屋子里面去学习。
记者:然后靠每天三个闹钟把你叫起来。
张立勇:对。作为学英语来说,我个人来说,因为现在很多人来找我也好,给我写信也好,就说张老师怎么说,能不能给我一个学习的方法,真的我很抱歉,我不能给你学习方法。
记者:你的学习方法?
张立勇:没有学习方法,我个人感觉是这样,坚持就是学习方法,在不能坚持的时候,还要坚持,那就是学习方法。
记者:大家在玩,大家在交女朋友,大家在吃饭,在高兴的时候,你都在学英语?
张立勇:应当这么说,因为我的同事们,他们这种生活很正常。
记者:他们生活很正常?
张立勇:当然很正常。
记者:你的生活不正常?
张立勇:我的生活我觉得也是正常的。但是他们觉得我不正常。怎么说呢,可能是说我的同事们他们家庭生活都比我好,家庭条件都比我好。我觉得我当初对我来说,我觉得我没有权利去享受这样的生活。
记者:为什么没有权利,你是年轻人?
张立勇:我时刻告诉我自己,我的家庭还是很贫困的。
记者:但是你把每个月工资的很多钱都寄给他们了?
张立勇:是呀。你只是寄一点点钱,仅此而已,你不能说从根本上改变家里的情况。作为我来说,我个人要发展的话,我必须学习,只有通过我学习改变我自己,然后再去改变家里的生活。
记者:这是你的新书,英语神厨,我们的编导专门为了买你这本书跑了好几个书店,但是她都没有买到。
张立勇:可能就这段时间脱销。
记者:你也知道脱销了?
张立勇:马上要重印。
记者:第一版就印了4万本,就脱销了?
张立勇:对。
记者:有没有想过会这么的畅销?
张立勇:我想到过。
记者:你想到过,你预料到?
张立勇:预料到。
记者:为什么?
张立勇:因为很多人给我写信。他们很希望了解我的故事。
记者:这个名字叫《英语神厨》,这个神字神在哪呢?
张立勇:关于这个名字的话,应当是属于出版社的,他们这么说的,在设计上的一个想法,我刚才说了,我不是神。
记者:因为你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常人按你所说的去做,都能做到。
张立勇:都能做到,甚至能比我做得更好?
记者:这一次获得共青团中央发的一个中华青年学习成才奖,而且是第一届这个奖,这个奖是你得到的最高的奖项吗,到目前为止?
张立勇:应当是这么说。
记者:你在领这个奖的时候,当时我知道场面非常的激动,而且非常感动,当时你父亲到这个晚会上去了,他在会上跟你说,因为家庭贫困,没有让你能够上大学,他觉得很对不起你,当时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张立勇:其实这个我觉得,我从来不会觉得我父母,父亲对不起我,这个不上学的这个决定是我自己决定的,其实我当初我父母还是特别支持我去上学的
记者:可是父母觉得,没有让你能上大学,是他们的责任?
张立勇:当然他们觉得是,因为当时家里确实不是很富裕,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然后我觉得我应当担当一些责任。所以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就这么做了。我不会觉得我的父母对不起我,我觉得我的父母很伟大。虽然说他们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因为他们能够从这个贫穷走过来,而且不会抱怨贫穷,不会因为贫穷而放弃一些东西,我觉得这个对我今天的成长,这种贫穷的环境里面成长这种逆境里面成长,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记者:你现在书也出了,荣誉也有了,大学的本科文凭马上也快拿下来了,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采访你的今天,你依然是在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切菜,收钱,收款这样的事情,但是大家认为,像你这样的人,有这种能力的人,似乎不应该只在厨师这个工作岗位上?
张立勇:是,我很快就不会再做厨师了。离开现在这个工作岗位,离开做厨师的这个岗位?
张立勇:这个很快,很快就要离开了。
记者:然后下一个工作是什么?
张立勇:具体做什么工作,现在还没有确定,一个来说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或者说根据清华单位的安排,或者说根据我个人的一些意愿,反正来说,我会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会去做更有意义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