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驾船绕地球三圈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6日 17:59
编导:董雯嫣 出镜记者:荆慕瑶
嘉宾:航海人 翟墨
播出时间:2004年10月24日23:30 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次日12:35、18:40重播
导语:
欢迎您收看我们的节目。您有没有设想过这样一个画面,你一个人漂泊在大海上,几天,十几天,几十天,和你做伴的只有海和天,它可能是蓝天碧海,也有可能是滔天巨浪。有人说,如果你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就没有领略过真正的海,但是对我们今天要采访的嘉宾翟墨来说,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被称为航海家。他曾经驾驶着一艘帆船,环绕过新西兰,跨越了太平洋上两大海沟,拜访了无数的海岛,他还完成了中国海疆万里行,成为单人驾船航行中国海的第一人。他要创造的下一个第一是成为单人环球航海的第一位中国人,我们想了解真正的大海,我们想知道只为航行而航行的滋味,我们就要采访航海人翟墨。
记者:您马上要开始一次真正的全球的航海,您怎么样形容这一次航行,用一个词?
翟:对我来说是一个伟大之旅。
记者:伟大之旅,也像一个发现之旅,怎么说它伟大?
翟:就是在中国的航海史上还没有一个人驾着无动力帆船围着地球转一圈呢。
记者:你会到多少个国家在他们那停呢?
翟:20多个国家,50个港口。
记者:你只有一本护照,中国护照?
翟:因为国际海洋法规定,一般商船或旅游船的话,每到一个国家都要上岸做补给,补给的话,需要落地签证。
记者:就是到了地方就可以给你签证?
翟:对,这是根据国际海洋法人道主义的精神。
记者:这很让人羡慕,可以同时到这么多国家,上岸去?
翟:实际上在国外的时候,航海接触了很多的,像欧洲的,像美洲的航海家,他们都是这样的。
记者:他们都是什么样的?
翟:都是自己拿着护照,然后驾着自己的帆船,然后可以周游世界。
记者:我们拿到了你的环球航海图,你就在这个图上,先给我们走一遍,从哪出发?
翟:起航的港口是从青岛出发,然后走台湾海峡,然后途径中国海,中国南海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然后新加坡,途径马六甲海峡,然后到斯里兰卡,然后经过孟加拉湾,然后到吉布提,苏丹,红海,到地中海。然后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从大西洋然后到太平洋,这是跨越巴拿马运河。
记者:最后呢?
翟:最后从太平洋回来以后,到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国,像汤加,斐济,然后就跨越新几内亚,回到青岛。经过南非和北非,然后像马六甲海峡,因为马六甲海峡这个地方经常海盗出没的地方。
记者:海盗,很可怕?
翟:这是航海躲不过的一个困难。但是你如果运气不错的话,你可能碰不到。
记者:但是海盗不光是在马六甲海峡也,在其它地方也有?
翟:还有红海。在红海像吉布提、苏丹,因为苏丹这个地方都比较乱,越穷的国家越产生海盗。到了地中海,因为北面的地中海基本上没有海盗,就像过去的向北欧的海盗,现在都没有了。
记者:那抛去海盗这种可怕的因素以外,还有台风,飓风会在哪些地方?
翟:像这个地方是热带气旋,北纬的赤道,像印度洋,孟加拉湾,这个地方产生气旋,产生台风的一般是菲律宾和太平洋这个位置上产生台风,然后大西洋是产生飓风的一个地方。
记者:你只要避开这些可能产生飓风,台风的地区?
翟:对。
记者:你是驾一个什么样的船呢?
翟:我是驾一个很普通的一条船。就是适合远航的一条船,这条船是我最早买了这条船是新西兰的二手船。
记者:二手船也需要40多万?
翟:40多万,你如果是在近海航行的话,就不需要那么多钱,如果是远航的话,你必须装有很多的配置,比如导航的。
记者:全球定位,或者是各种各样的通讯的设备?
翟:还有气象的接收。
记者:你的帆船是无动力的,就是只能等着风来吹,风不吹的话,这个船就动不了?
翟:根据季节航海,有的地方是无风地带,但是尽可能躲开那个区域。找有风的地方。
记者:你希望是有风的,而且风大一点好?
翟:我希望是风在七八级的时候最好。
记者:七八级对我们在陆地上已经觉得是很大的风了?
翟:对,对一个货船的话,也是很大的了,但是对一个帆船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航行的一个风。
记者:那刮着七八级风的时候,你在船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翟:它跑起来就像你开了一个很快速那种汽车似的。
记者:就像在陆地上跑到120迈。
记者:就是一种风驰电掣的,在海上的那种感觉?
翟:对。
记者:我们也知道,曾经有过一次经历,让你差点就放弃了,说我回去之后我就再也不航海了?
翟:每次的航海都有这种想法。
记者:每次都会有想法说,我这次安全回去,我就再也不来了?
翟:对。
记者:说说你印象最深最危险的那次?
翟: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在马里亚纳海沟,汤加那个海沟。
记者:海沟是特别特别深的地方?
翟:对,那是一万多米深。当时我遇到12级的那种大风的时候,帆也被撕掉了,然后自己在那缝帆,船的倾斜度45度,
记者:那就是船完全这样了。
翟:我在船上走是这样走的,人在船上站不起来,我从船尾要到船头的时候,都是爬过去的,站是站不起来的。
记者:肯定是没办法站的,船就已经这样了?
翟:对,有好几次把我打到水里边去了,因为我在航行的时候,是在那个身上装的有一条绳子,拴着我的腰。
记者:哪怕落水了也不怕?
翟:离不开这条船的。
记者:离开船就是死路一条?
翟:因为航海有个规定,如果离开船必死无疑。因为在大洋里边不要求别人来救你,有些事情都要自己解决。遇到那次12级的大风的时候,应该说比较绝望,当时挺后悔了,就感觉好好的日子感觉不过,非要去航海。当时我就想,我说如果能漂到一个地方,就是船沉了,我再也不航海了,我感觉航海就不是我干的事。
记者:太恐怖了?
翟:对,太绝望了。就是那种生命的那种对你来说是一个相当珍贵的,所以我每次航海的时候,应该说生命就得到一次更多的一个提炼吧。就越来越珍惜生命了。我感觉人活着才有意义。
记者:当时不但是帆被撕裂了,而且你被很多次打下这个船去,而且你还受了伤?
翟:对,当时还得自己缝,自己打麻药,这都是,因为我船上装备了很多救生的。
记者:自己给自己打麻药,自己给自己缝针。
翟:对。
记者:这些经验是痛苦,绝望,甚至生命换来的?
翟:因为这挺值的。
记者:你刚才也说,觉得在那个时候太绝望了,而且体会到生命太珍贵了,那为什么每次回来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又要去呢?
翟:我想探险是一种欲望,探险也是人的一种精神。
记者:探险还是冒险?
翟:我认为我不赞成冒险,我是主张探险。
记者:但是你探的是什么呢,
翟:是这样的,因为探险对于任何的一个不了解的领域,你涉足那个地方了,你都叫探险。
记者:你曾经说过,说是海诱惑了你,是什么样的地方诱惑了你?
翟:我刚才说了,我认为探险就是一种诱惑。
记者:那你从大海那得到什么呢?
翟:很多,比如一个生命的一种价值的一种体验,另外一个是关于我绘画方面的收获,因为我当时航海的目的就是想,自己驾着一条船,可以去很多的岛屿,坐飞机坐轮船去不到的地方,因为我比较喜欢土著艺术,像南太平洋的土著艺术,非洲的土著艺术,因为我可以驾着一条船,最早的时候,我最想去的是塔西提,高更画画的地方,
记者:其实你开始航海才3年,但是可以说,这件事情已经改变了你整个的人生,甚至航海已经成为你的生活方式,你卖掉了房子,买了船,现在船就是你的家,你是不是就不可能再固定下来了,过一种正常人的这样,在一个陆地上固定不动的生活?
翟:我喜欢换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是,我从山民转为了渔民,然后渔民航5年或者以后,航一段时间海了以后,我想成为一个牧民,想找个地方去放牧去。我感觉生活的方式都是由自己去界定的。
记者:那航海这件事情你会持续多长时间呢?
翟:可能这辈子离不开海了。
记者:离不开海意味着什么?
翟:意味着我可能永久的在海上生活,我可以买一条比较大的船,永久的就是把自己的家在,船就是我的家,然后我驾着船可以想到哪个地方生活就可以去哪个地方。
记者:你在去年进行了一个中国海疆万里行,临行前,你是雇好了一个货轮,带着很多记者,各个媒体的记者跟着你航海,而且在后面是跟着你做追踪的报道,这次环球航海之前,你计划是要先联系好合作的媒体然后再出发,而且你自己还成立了一个广告公司,负责这一次活动的宣传,推广,跟各种企划的工作,如果说你只是想过一种以海洋为家的生活,那为什么要把这种生活展示给大家去看?
翟:因为我想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这个事情,就是最佳的途径就是媒体。因为这样的话,通过媒体这种传播,就让更多的中国的老百姓,了解海洋,了解航海这项运动。
记者:这是你选择的一种生活,你还希望再推广这项运动?
翟:我希望大家有可能的话,让大家更能体验这种生活方式。而且同时这个航海运动是一项产业。
记者:你也希望推广这项产业?
翟:对。
记者:怎么推广?
翟:因为我现在在北京成立一个航海俱乐部。也是通过这个俱乐部,做一个航海推广的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定期地,我们去搞一下活动。然后青岛那边作为基地。
记者:3年前,你在新西兰买你的第一艘船,当时是一个二手的帆船,倾尽所有,你花了40多万,买下这条船,去年你有了第二艘船,是一个竞技用的帆船,8米长,也是40多万,现在你的第三艘船马上就会运到,完全是在国外生产的,而且有更好的配置, 这样的三级跳,这样是不是商业运作的成果?
翟:应该说你要做一个让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事情的话,应该说需要商业运作。
记者:那你是需要找赞助商?
翟:对。
记者:我知道你去年环中国海航行的时候,找不到保险,当时那个情况被很多人关注,因为保险公司认为,这件事情没有人做过,太危险了,不愿意给你保险,现在有没有找到愿意给你保险的公司?
翟:现在应该说有这样的保险公司,我们现在在谈着,过去的时候,航中国海,因为咱们的保险业发展可能是比较时间短的,因为在国外比较成型,我当时买船的时候,到国外的保险公司保险是很简单的,但中国他没有这个险种,如果我要全球航海的话,他要单列这种险种。比方现在如果是运动型的帆船的话,保险公司是不会运作的。
记者:你是环中国海航行的第一人,你还要做中国的第一个环球航海的人,总是第一,这个第一对你来说,是很有价值吗?
翟:应该说我没有太多的注重我个人的第一。
记者:你没有想说我要做这个第一人,然后我去做什么事情?
翟:对,因为我曾经给自己定过5年的计划。
记者:从现在开始5年?
翟:对,5年时间内我要围着地球转三圈。
记者:现在一圈都还没实现呢?
翟:第一圈的话是航到赤道这一圈,第二圈是靠近南极的五大角,然后最后一圈是走北冰洋。假设如果是我能活着回来的话,我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讲的话,可能世界上没有人去围着地球转着三圈。
记者:为什么要这么做?
翟:我现在我的认为是,我的航海也是我的一个艺术过程,因为我把每次的航海作为一个载体,我希望这个载体能解释得更多。
记者:这个载体要实现的目标?
翟:5年,10年甚至一辈子。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记者: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
翟:就像我刚才说的,我说航海是我的一个载体,如果通过这个载体的话,我能解释我艺术方面的东西。就像我刚才跟你说,我很多年以后,不存在了,可能后人会称为,把我定性为一个艺术家,或者定性为一个航海家,我想这就是我也算是我的一个想法吧。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结束语:
明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在翟墨的环球航海计划当中,第一段路线就会完全按照600年前郑和的路线前进,他现在预计的起航时间是明年的春天,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