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垃圾流向何方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2日 14:21
出镜记者:荆慕瑶 编导:李东明
嘉宾: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 钟斌
播出时间:2004年10月10日23:30分 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次日12:35、18:40、23:30重播
导语:
欢迎您收看我们的节目。你知道吗,你随便丢掉的旧手机,已经被一些环保人士称为是定时炸弹了,很有可能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作为世界上拥有手机数量最多的国家,飞快的更新速度,就使得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废弃手机,成了我们身边的巨大隐患,如何消除这些隐患,谁又该对废弃手机的回收处理负责呢?今天我们要专访的是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的钟斌先生,他已经在废弃手机的回收处理方面,做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
记者:手机如果坏了,或者是不喜欢了,把它扔掉了,就把这些手机跟日常的垃圾一起,扔到垃圾场去了,这样做,后果会是什么呢?
钟:这样一种行为等于是一种随意丢弃这种废手机的行为,因为像废手机这种电子电器产品,包括其他的产品,它里面含有一些重金属,还含有其他一些化学物质的,那么如果你随意丢弃,扔在环境里面,或者跟生活垃圾一块随意填埋的话,时间长了,那么可能有一些危害物质会渗漏出来,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
记者:什么样的物质渗漏出来?
钟:因为这种里面有很多那种化学物质,包括一些重金属,主要像铅,汞,这类的。
记者:我们编导把他的手机贡献出来了,我们看一下,手机的主机,它的外壳还有电池,有害物质在什么地方?
钟:它里面肯定有印刷线路板,印刷线路板肯定有一些焊点肯定是含铅的,那么铅大家知道是对人体,对环境是有危害的一个物质,我记得是几年前,咱们国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就是淘汰含铅汽油.
记者:您刚才说到,如果说有人把这废手机跟日常生活垃圾一起扔掉了,然后一些废手机可能跟日常垃圾一起填埋掉了,那它们的后果是?
钟:前面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如果你这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不是一个规范的填埋场,你是一个简易填埋场,或者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的填埋场的话,那么时间长了,这种电子废弃物里面的一些重金属会渗漏出来,通过垃圾渗透液然后到土壤里面去,然后到水里面去。
记者:然后被我们喝掉了?
钟:这是很长期过程的。通过这种食物链作用,最后通过食物动物作用到人体里面,当然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
记者:我看到有一个数字说,有6种手机废物和癌症以及那些神经发育系统的紊乱相联系,而且这6种手机废物,会对儿童造成一种特殊的伤害,您有没有了解相关的情况?
钟:你讲这6种有毒有害物质,那么等于是包括汞,铅,镉,然后还有两种多溴连苯物质,根据国外一些长期的实验结果,就是说对人体,对环境有害。
记者:这6种物质在手机里有多少?
钟:这6种物质在手机里多少,这就很难讲了。
记者:但是肯定都有?
钟:肯定至少含有其中一部分,比如铅的话,肯定是有的。然后其他一些成分可能也有,但是可能含量不一样,就是说这6种物质在电子电器产品里面,不仅是指手机了,包括咱们的电视,包括咱们电脑包括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含有程度不一样罢了。
记者:这么来算,现在中国拥有的手机量是3亿部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是在一直的增加的,按照正常的淘汰速度,两年到三年就要淘汰一部手机,现在我看到相关的数字说,上海每天要淘汰2000多部手机,北京是将近也有2000部,那这样算起来的话,这些手机垃圾如果全都流到大自然里边去,我们指都扔出去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钟:主要第一你看手机里面,你计算一下你手机里面那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那么你可以算出里边含多少铅,这个铅是完全是排放在环境里面去了的,这个后果是你可以算出来,但只能说它里面含有多少有害物质,被毫无控制地排放到环境里面去了。
记者:如果真的都是毫无控制地都排放下去的话,这个数字会是很惊人的?
钟:单从手机来讲,倒不一定很惊人,但是整个电子电器产品如果不控制的话,可能是危害很大的。
记者:您能具体说这个危害有多大吗?
钟:还是讲欧盟这个数据,就是说你从总量,从垃圾的总量来讲,那么这个电子废物占整个生活垃圾量的4%,但是它对里面的重金属贡献率是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一部分,可以做个比较,从这个比较来讲,我们得出这样的结果。
记者:您一直在提欧盟的数据,我国的数据跟他们有没有可比性?
钟:我算了一下,就是中国这种,我个人算的结果,这不是官方数据,也不是研究部门的数据。
记者:只代表你个人观点?
钟:只代表我个人观点。 就是说中国的电子废物产量大概是相当于100万吨,但是我讲的是到淘汰期的是100万吨。
记者:每年100万吨。
钟:对,但是说这100万吨废弃,到淘汰期的电子电器产品,包括手机,并不一定现在马上成为生活垃圾被抛弃到环境里面去了。
记者:有可能还在个人的家里放着?
钟:对,因为中国人的这种习惯,比较节俭,但是说,可能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这些东西迟早还要作为一个垃圾给抛向社会的,那么可能十年,二十年以后,这还是要成为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今天来探讨废手机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防患于未然,我们提前把工作做到前面的。
记者:如果不把这些手机扔出去,我把它放在家里,还有没有危害呢?
钟:那应该是没有危害的。
记者:就是有报道说,有孩子不小心把这个手机电池,放在嘴里咬破了,结果爆炸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有普遍的?
钟:如果你知道出现特殊情况,比如你把这个手机电池放到火里,那肯定是有危害的。你稳稳当当你放在这个抽屉里面,你不去破坏它,就跟你平时打手机一样,应该是没有什么危害的。
记者:既然现在开始处理手机的垃圾问题,那怎么样处理现在?
钟:现在这种废手机,包括其他的一些废电器,首先第一个步骤都是人工拆解。
记者:就是像这样,把拆开?
钟:对,把它拆开。
记者:还要再拆吧?
钟:那么这一步,先拆完以后,对其中有一些比较难处理的一些东西,包括主要像一些线路板之类的,可能就要上一些比较高新的技术,或者可以用物理化学方法,可以用其他办法来处理,那么咱们国内缺的就是这一块。就是没有比较好的技术来处理其中难拆解的一些部件。
记者:有没有专门处理的机构现在?
钟:现在国外有不少,但是不是说专门处理废手机的,是处理整个电子电器产品的,那么咱们中国我知道,有一些地方也正在建,包括一些国外的跨国公司,也在中国准备要投资建这样的厂子。
记者:有效益吗这样的厂?
钟:应该是挺有效益的。
记者:效益从哪来?
钟:因为它里面,我前面讲过,它是一种资源的负载体,它里面含有铜,含有铝,含有铁,含有塑料,还有含有一些金和铂,一些贵金属,只要你技术得当,你完全可以获得效益。
记者:那有这样的技术吗?
钟:技术有,国外肯定是有了,我们国内现在也正在发展,包括现在科技部在搞一个八六三项目里面,就有一个专门研究怎么处理电子电器产品的一些回收利用技术。
记者:那作为环保总局现在有没有这样的计划,就是在国内建厂?
钟:作为我们环保总局来讲,作为一个政府机关来讲,我们不可能说建厂。
记者:做这样的项目,比如说跟一些企业?
钟:我们会通过我们的方式来促进国外的一些企业,在中国投资来建厂,我们会给他提供信息,包括一些我们所了解到的市场信息。然后还可以通过一些执法手段,让这些电子电器产品,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流向这种规范的企业,而不是流向这种个体户,非法拆解,以牺牲环境的方式来提取里面的资源。
记者:即使像你们预想的,回头要建立这样的大规模来处理废弃手机这样的工厂,但是我们现在并没有看到有地方可以让我扔掉废弃的手机,也没有人上门来回收?
钟:就是说从我们环保总局来讲,一直在怎么说,就是说我们希望在全国建立一个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那么其中这里面,就是生产者要承担产品废弃以后的,一定的处置责任,其中包括生产厂商,销售商,他有责任,有义务建立这种回收渠道的,就是他建立回收系统来回收这种他卖出去的产品,废弃以后,他来回收这些东西,那么我们知道,在中国有些企业已经率先这么做了。
记者:做了什么样的措施呢?
钟:他们在自己的维修点设了回收箱,只要你这个消费者说,我的手机坏了,我也不要了,但我也不希望它随地乱扔,污染环境,你完全可以把你废的手机,你扔到诺基亚那个维修点里面的回收箱去,而且据我所知,他好像不分品牌,所有人都可以往里面扔,但是据我所知,很遗憾,他好像弄了好几年,目前还没有收到一部手机。
记者:还没有收到一部手机?
钟:对。
记者:那他们有没有想过,比如说一些鼓励性的措施,有偿回收,以旧换新等等?
钟:这在国外也有这样一些措施,但可能目前来讲,我们国内现在还没有哪个公司说,要采取鼓励措施,以旧换新,现在我们还没听说过。
记者:实际上处理这些废旧手机责任就是在生产者,不是消费者,生产者要负责?
钟:生产者是这样的,就是生活者他负一定责任,不完全是负全部责任,至少你消费者还有一部分责任,你的责任就是说,你把你的废手机交还给他,如果你消费者不返还这个手机生产厂商,我想手机生产厂商挨家挨户去收的话,只能让这个手机生产厂商破产的。
记者:那手机生产厂商,如果说他收到了消费者用的废旧手机的话,他会怎么办?
钟:据我所了解,有一些公司,包括诺基亚公司,他们是跟一些比较大的一些电子废物处理厂商签协议,完了以后,把自己一些收进来的,从社会上收集来的一些废的电子电器一些部件,因为还没有手机,有一些部件,还有自己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边角料,还有一些做实验,报废的手机,交给他们这样一个签协议的电子废物处理商,让他们去回收利用。那么目前我知道他们是出口,目前不在国内处理。
记者: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垃圾的问题,在发达国家肯定是要比我们更加严重的,他们都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钟:我知道欧盟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就在研究这种电子废物的问题了,那么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些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政策,那么主要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主要是说让这个厂家对自己的产品废弃以后,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回收责任,处理处置责任,那么实行这样的一个制度的目的,有两个,因为让生产厂商自己来负责产品的废弃以后的回收利用处置,那么就给他一种激励作用,在他生产产品的时候,就考虑到废弃以后怎么办,所以他会在设计产品和生产产品当中,他就会采取一些比较好的一些设计,使它更加容易拆解,让里面更少地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记者:其实处理手机垃圾也好,处理您提到的其他电子废物也好,也就是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想办法处理以前已经扔掉的,第二个步骤是处理大家手中正在使用的,将来可能成为电子垃圾,手机垃圾的这些东西,还有一个步骤其实,想办法就是能够生产出来绿色的手机,将来就不用再去专门去处理它了?
钟:对,你说得非常对,在我们中国,我想当前的问题,是促进这种废弃的一些手机和废弃的一些电子电器产品流向规范的这种电子废物处理厂商,而不是流向这种个体户,或者个体工商户,他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回收利用其中的资源。这是咱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中长期,我们应该给这种生产厂商一种激励,激励他生产更环保,对环境更友好的手机。
记者:有可能生产出来这种绿色的手机吗?
钟:这是非常有可能的。那么国外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公司他们已经在研究,研究就是说,这种一些替代方案,不使用一些铅,不使用一些汞,但是我所听到的一些情况,就是国外的情况,很遗憾,咱们国内很多大型的,大企业他们没有,现在据我所知,好像还没采取行动。
记者:您的意思是,国外的生产厂商在研究绿色的手机,对环境更有好处的手机,但是还没有研制出来?
钟:有。
记者:已经出现了?
钟:已经有,这种环境友好型是相对的,他只能说相对以前的手机,对环境友好,那么可以几个方面,一个是它体积减少,使用资源减少,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它可以淘汰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至少我知道国外有公司已经生产了这种不含铅的手机,至少他印刷线路板里面是不含铅的。
记者:那就像我们倡导大家使用无氟的电冰箱,无磷的洗衣粉一样,倡导大家去买更绿色,更环保的手机?
钟:对。
记者:这也可能以后作为手机厂商的一个卖的一个概念,卖点?
钟:对。
记者:在我们没有能够买到绿色手机的情况下,怎么样能够处理手机垃圾,肯定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现在我知道国际上有一些国家采用卖手机的时候,附加几十块钱,一种垃圾回收处理费,就是需要消费者来交这个钱,我们会不会采用这样的制度?
钟:国外收这笔费用有两种方式,那么一个是政府强制收,但这个比较少,另外一个就是说,通过市场方式来运作的。那么他们企业联盟形成这样一个组织,那么这个组织来协调,各个厂商说你收多少钱,他收多少钱,政府我只是说,规定一个方向,说你生产者你要对你产品废弃要负责,那么怎么负责,企业自己坐在一起商量。
记者:作为我们国家来讲,起码目前不会对卖手机的,不会对手机本身加一个附加费,就是回收处理的这笔钱,在卖的过程当中,不会预先收这笔钱?
钟:我个人观点就是目前要实行这样一个制度,要慎重考虑的。还得先研究透了,研究明白了,然后再执行这个政策,否则会影响很大,那么我说影响很大,因为这笔钱是非常大的,现在中国产品产量都是以千万计,甚至以亿计的,收完以后,这笔钱上亿,上几十个亿,那么你管理不好的话,如果你的管理成本很高,或者这个钱的使用效率不高的话,会扰乱整个电子废物的处理市场。
记者:那对我们消费者来说,目前要做的,其实就是把自己废弃的手机交换给生产厂商,或者说最差的办法,也是要放在自己家里,而绝不能把它当普通垃圾一样扔出去?
钟:对,你可以几个出路,一个是交给生产厂商,如果生产厂商建立自己的回收系统的话,那么你交给他,那么如果生产厂商现在还没建这个系统的话,你可以交给一些有资质的回收企业,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制定一个,应该实行许可制度,就是你要从事电子废弃物你的回收,你的处理处置,那么你得有资质,得国家批准你做你才能做,那么今后如果这个制度建立的话,那么你可以几条路,一个你返还给生产者,第二你交给这种有资质的回收企业,你不是随便乱扔,有个小商小贩来收,你就卖给他了,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结束语:
现在由全国人大主持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在进行修改,计划到今年年底完成,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制定生产者的延伸责任,就是谁生产谁负责,如果这个内容能够被通过,那么废旧手机回收也会进行硬性的规定,由生产厂家承担一定的责任。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