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新闻夜话

闪闪红星:我扮演了邓小平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0日 14:50


  编导:胡彩阳 主持人:荆慕瑶

  播出日期:2004年10月5日00:00 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次日15:55重播

  嘉宾:邓小平的扮演者 卢奇

  导语:

  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在众多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中,卢奇被称为是“中国扮演邓小平第一人”。他塑造的小平同志曾经让观众泪流满面,同时还得到了邓小平家人的认同,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同志曾经拉着他的手,说:我跟老爷子生活了这么多年,我还是要说你很像。下面我们就要专访卢奇|。

  采访:

  记者:小平您好。

  卢:您好。

  记者:我相信很多人在面对您的时候,可能都会像我这样,情不自禁地就来问候这么一句?

  卢:是,因为很多人以前不知道我的名字,所以看到我的形象,一见到我,就说小平同志,都说小平同志好。

  记者: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吗?

  卢:对,经常有。现在可能知道我名字多一点,这是卢奇,卢奇,这样说了。

  记者:您演邓小平同志16年了,而且16年当中,您是反复揣摩这个角色,也演了很多在荧幕上小平的形象,我特别好奇的是,您见过他本人吗?

  卢:非常遗憾,有一次机会的那是1991年,就是第一届中国电影节,当时四川电视台有一台庆祝国庆的晚会,我走的时候就答应了,然后我到电影节,参加开幕式,完了以后,刚刚订了机票,我们《百色起义》那个制片主任就打电话来,卢奇,毛毛找你找到没有,我说毛毛找我,我说没有啊。

  记者:邓小平同志的女儿?

  卢:对,他的女儿。他说等电影节完了以后,到他们家里边,见见老爷子,见见小平同志,我当时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但是我就提出来,我说四川电视台有一台晚会,走的时候,他们说让我回去录像,我说机票已经订了,我说你们请示一下,如果要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我就把票退了,如果要我回去,我就回去,他们后头请示了一下,然后就说先回去工作,先完成录像。

  记者:这是小平同志的意思?

  卢:就是他们家里边的意思。就说,先去工作,然后以后还有机会,后来完了以后,然后我们天南海北的拍戏,都在外景地,所以就错过这个机会,非常遗憾。

  记者:知不知道小平同志当时想见您,是想跟您说什么,还是想看看您?

  卢:当时我想,因为第一次把小平同志形象作为主要的形象来表现。

  记者:就是在《百色起义》当中。

  卢:《百色起义》,他又是青年时期的,可能他家里边看了以后,感觉这个人还有点意思,又是老乡,形象还有点像。

  记者:小平同志也看过您演的戏?

  卢:看过,《百色起义》的时候,然后他的女儿就给他爸爸开玩笑,爸爸,因为那个时候很活泼,爸爸,你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邓小平也没说什么,就是笑,哈哈哈哈就笑,所以可能有些片子他都看过。

  记者:应该还是比较肯定的,从您说的来看?

  卢:因为小平同志他也不喜欢多说,也不喜欢评论。所以说他也没什么具体的语言传到我这儿来,但他家里边,我接触到的人(认为)还可以。

  记者:他们对您是认可还是非常认可,还是基本认可?

  卢:比如说我们拍《大决战——淮海战役》,小平同志是前委书记,他们看了以后,第二天毛毛回去就跟她妈妈碰了碰头,然后打个电话给总政办公厅,一个说了片子,认为拍得很真实,场面很宏伟,拍得非常好。但是,有一场戏是我在等中央军委电报的时候,在那儿搬弄扑克牌,然后毛毛说,我妈妈说,我爸爸那个时候不打牌。到了西南局的时候,才开始打牌的。所以那场戏呢,我们最后就改了。

  记者:这个是属于史实的错误?

  卢:战争这么艰苦,他没有时间打牌的,所以到了重庆才学会打牌,解放了,稍微轻松一点了,然后才学会打牌,但是她最后说了,她说我们希望你们转达我们对卢奇同志的感谢,我们认为他扮演小平同志,演得很好,把握人物很恰当,很成功,希望一定转达。然后蔡导演就拿给我看,他说,卢奇你看看,我看了一下,感觉很高兴,因为演的形象他家里人能够认可。

  记者:对,让家里人认可这是最重要的。

  卢:对,还有就是我们拍老年邓小平的时候,第一次开机的时候,到他们家去,拍他们院子里边有些戏。

  记者:就在小平同志家里头?

  卢:对,在地安门那里边,家里边非常支持的,然后到那儿去拍,然后去了,卓琳同志在家里边,老人家,去了以后,肯定要见一见。

  记者:当时您是化着妆去的?

  卢:当时化妆,因为要拍戏。去之前就见一见,见了后别人说了,说这个是卢奇同志,以前演老爷子青年时期、中年时期都演过。(卓琳说)对,对对,我看过我看过,老太太说。

  记者:卓琳同志都看过?

  卢:对,老爷子,我本来坐在她左边,(卓琳说)老爷子是坐我这边的。

  记者:就叫您老爷子?

  卢:她老爷子是坐这边的,然后我就跑到这边来坐了,坐她这边,当时丁导演就问她,卓琳同志,你看看,卢奇同志像不像老爷子,化了妆,她看了一会儿,她说,没有见过老爷子的,肯定说他很像。我和老爷子生活了这么多年,我都说他很像。

  记者:能得到这样的评价,观众的评价,家里人这么样的认可,您也付出了很多,我听说,您以前不抽烟,为了演邓小平同志,专门开始抽烟了,不但抽烟,现在是一根接一根地抽,戒都戒不了?

  卢:因为我以前不抽烟,以前也学过,小的时候,把他人的烟拿出来抽,抽两口就头晕脑涨的,想吐,就再也不想抽了,不敢抽了,然后拍邓小平要抽烟,我看剧本里边,小平同志划着火柴,抽烟,还要说很多词。

  记者:小平同志本身烟瘾是比较大的?

  卢:他可能是战争年代那个时候,比较艰苦,那个环境里边,思考问题,行军作战,疲惫的时候,抽支烟,可能部队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他也养成了。但是我一看这个剧本,我不会抽,然后必须买火柴,买烟来练。

  记者您是因为要演小平同志,才专门把抽烟学会了,那我想,生活当中您抽烟可能跟小平同志也应该是很像,您能给我们学一下吗?

  卢:对,一个是因为我学的时候,就看他的录像片,录像带,还有他的画册,他拿烟的姿势,比如说,他拿烟,他和其他的领袖不一样,毛泽东我感觉他是拿在这个地方,手是这样张着的,这样抽,小平同志我感觉他拿的时候拿的这个地方,离这个地方比较近,然后抽的时候是这样,是这个样子。

  记者:而且经常是边思考边抽?

  卢:对,他想什么问题的时候,反正是思考,然后嘴巴贴得很近,这是他的习惯动作。

  记者:那您这么多年来,按您的话,一直是在体会,在揣摩小平同志他的思想,他的言行动作等等,我们也特别想知道,小平同志这样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这样的伟人,他怎么样影响了扮演他的人?

  卢:当然对我们有影响了,因为人生当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很多的曲折,很多的艰难险阻,但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必须要去战胜它,你战胜了你就胜利了。

  记者:您没有受过太多的挫折,其实在您的生活当中?

  卢:生活里边,也许有一些挫折,但是我感觉好像是比他们差得太远了,所以就感觉微不足道。

  记者:所以说演了小平同志以后,生活当中那些小挫折也不看在眼里了?

  卢:对,你像我们生活里边磕磕碰碰,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有他们这种胸怀,你处理任何问题都处理得很好,我感觉。

  记者:您已经自觉地用伟人那样的胸怀来要求自己了?

  卢:对,他们那样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如果你说,什么困难也没有,像吃饭一样,拿来我就吃下去了,那就很简单,但是工作不是那么回事,非常艰苦,像我们拍邓小平就非常的艰苦。

  记者:您是40多岁的年龄,要演70岁,80岁,到90岁的小平同志。

  卢:对,演老年的,我感觉是一生最痛苦的,因为他脸上他要粘很多

  记者:人造皮肤。

  卢:对,开始试妆的时候就感觉,胶水刷在脸上就很难受,胶水,你想胶水,皮肤要刷的,贴上去,一贴就是十几个小时,每天拍戏起码十几个小时,最长得二十几个小时。

  记者:脸上的感觉怎么样?

  卢:脸上就是开始粘的还可以忍受,但是后来粘时间长就发炎了,只要胶水一上去,又疼又痒,但是还得忍受,最后发炎肿了,就抹点消炎药。

  记者:还得忍受?

  卢:还得拍,消了肿还得来,所以坚持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记者:不过您的努力的确没有白费,我看了您的剧照,这就是经过几个小时化妆之后出来的效果,非常非常像,这是皮肤是粘上去的?

  卢:对,你看这么大一块,都要粘上去,因为他年纪大了,眼袋,眼皮两层,眉毛也是粘上去,鼻子.夏天拍一会儿外头一热灯光一照,出汗出不来,捂到里边,泡起来了,又是胶水,卸妆还用酒精擦,不然的话还擦不掉。

  记者:太可怕了。

  卢:酒精擦,本来就发炎了,一擦更疼。怎么办呢,最后就忍着,就敲脚,就像蚂蚁在你骨头里边爬一样。

  记者:演小平同志让您的确付出了很多,但您也得到了很多,您现在是一个非常知名的演员,而且是一个非常受尊重,非常受欢迎的演员,每次您扮演小平同志发表讲话,下面都是掌声雷动,甚至有人会热泪盈眶,那您觉得像您今天这么受欢迎,这么受尊重,和您演的是小平同志有关系吗?有直接的关系吗?

  卢:当然非常有关系,一个就是对我的认可,一个就是对小平同志那种情感。

  记者:转移到您身上了?

  卢:所以把两个结合起来,我就沾光了。比如说我演《百色起义》,刚演完以后,到一个饭馆和几个朋友到一个饭馆吃饭,是一个女的老板,我记得特别清楚,是1990年吧。

  记者:那时候您还不像现在这么出名呢?

  卢:那时候在北京拍《开国大典》配音的时候,吃饭,然后还没这么出名,那个女老板就说,这是演小平同志的,她可能看了《百色起义》演小平同志的,然后她说,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政策非常好,不然的话,我们以前还非常贫穷,家里边子女又多,买衣服都买不起,现在这个政策好了,我们能够上学,然后还能够回城,不然还在农村,回城能够开饭馆,能够赚钱,感谢小平同志,然后我们吃好了,我说我们买单吧,不不不,小平同志到我们这吃饭,这顿饭我要请你,我们不能收钱,我说不行不行,我说共产党的纪律是要收钱,不不不,这个不是那么回事,两码事,非不收,怎么都不收,说了半天没有办法,给她拿去,她又送回来。

  记者:经常能遇见这样的情况,大家把对小平同志的感激爱戴,转移到了您身上?

  卢:对,她不收,然后我们走的时候,还拿一条烟,小平同志要抽烟的,把那条烟还给我,给我一条烟,我就感觉到人民群众对小平同志的感情。

  对他的继母也非常的孝顺,虽然大不了几岁,但是家里生活得非常幸福,然后关照得非常(周到),非常尊重,他对妻子也非常的爱,他们说他们基本上不吵架的,没有吵过架,

  记者:听说您得到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的那一天,您在他的一个大照片前面站了很久,而且想了很长时间,当时您在想什么呢?

  卢:对,那时候我在美国,然后我们看到美国的电视里边,小平同志出来了,旁边马上一个台湾人说,小平同志去世了,我一看,突然去世了,当时感到一个是非常的悲痛。同时来讲,我演小平同志这么多年,研究他的一生,确实小平同志对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做了太多的事情,是吧,像我们的生活的改变,都和他分不开的,以前我们是那个时候过来的,你像我们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从部队回去吃糖还要糖票四两,不,二两糖。

  记者:我小的时候还有肉票,蛋票什么的?

  卢:还有棉花票,还有粮票,什么都要票。我们都是得到了实惠,后头突然一下,小平同志一复出,然后一搞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很快发展起来。这个不得了。这是神奇的故事。

  记者:我相信您的这些感想,跟我们全国人民都是一样的。但是您作为他的扮演者,您跟他的家人都有很多的接触,这一点,可能是我们普通人都无法做到的,我就想知道,在您眼中,生活当中的小平同志是什么样的?

  卢:生活当中我只有通过他家里边跟我介绍,一个是他非常随和,在家里边非常随和,他在家里边也没多少话,而且特别爱小孩,一个爱孩子,一个爱孙子,是非常好的爷爷,对小孩,我看那个录像,抠他的脚板,他也在笑,拿个什么刷子在他脸上刷过去,他也不会生气,他是非常慈祥的一个爷爷。而且他对人民群众非常好,到黄山,他复出后到黄山,有大学生,开始警卫说不能过来,但是小平同志说,不要管他们,这个山上大家都可以玩的,让他们过来,大学生很高兴,跑过来跟他照相,他都很随便,他就非常随和,平和的一个人。他对他的继母也非常的孝顺,虽然大不了几岁,但是家里生活得非常幸福,然后关照得非常(周到),非常尊重。他对妻子也非常的爱,他们说他们基本上不吵架的,没有吵过架。这么好的一个慈父,慈祥的爷爷,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儿子,非常好的丈夫,但是又是非常好的领袖关键是,所以他是非常完整,非常全面,所以他作为情感是非常真挚的一个人,作为人来讲,他是非常质朴的一个人。同时,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一个人。

  记者:小平同志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朴实,但是非常深刻的话,小平同志常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请您再给我们学一学,我们特别想再听听这个话?

  卢:这个话就是他一生的写照,我就用小平同志的家乡话来说一下,但不一定说得好,这个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

  记者:您说。

  卢:“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