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新闻夜话

闪闪的红星—我扮演了毛泽东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0日 14:37


  编导:曹琳 主持人:荆慕瑶

  播出日期:2004年10月1日00:00 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次日15:55重播

  导语:

  欢迎您收看我们的节目。有这么一些被称为“特型演员”的人,他们天生一副“领袖相”,在银幕上塑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同时期的伟人形象,比如说开国领袖毛泽东。但是当观众已经把古月等演员和毛泽东的形象划上等号时,一个激情澎湃、热血张扬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又出现在了银幕上。今天我们要专访的就是专演青年毛泽东的“特型演员”王霙,他在《开天辟地》、《杨开慧》、《毛泽东与斯诺》、《毛泽东去安源》等30多部影片当中扮演了青年毛泽东。在饰演毛主席的演员队伍当中,王霙可以称得上是最年轻的,同时近年来也颇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访谈:嘉宾:王霙 毛泽东扮演者

  主持人:您原来是国内非常成功的,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您不久前说,以后再也不演青年的毛泽东了,为什么呢?

  嘉宾王:因为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我觉得我的体态、我的年龄,已经不太适合(演了),应该去尝试一下中年的,或者是壮年的毛泽东。我刚演了一个戏,叫《张伯苓》电视剧,我演的是1947年到1951年的毛泽东。这是你的剧照?这是我当时的造型,造型照。

  主持人:像这个时期的演毛泽东同志的演员,比如说我们知道的古月、张克瑶,还有唐国强同志等等,跟他们相比你有竞争力吗?

  嘉宾王:应该说算是有,如果是我要演中年(毛泽东)的话,或者是演壮年(毛泽东)的话,可能竞争力就有。

  主持人:演青年毛泽东同志的最后一部戏,您演的是《毛泽东去安源》。

  嘉宾王:对。

  主持人:当时您是扮演29岁的毛泽东同志,那时候您的年龄是40多岁,虽然您看起来很年轻,但是我们还是想知道,当时40岁的年龄怎么去扮演29岁的年龄,激情澎湃的青年毛泽东同志?

  嘉宾王:因为我记得那个时候,导演就找我,就说你是老了一点儿,胖了一点儿,这是真的。就说最好别用他了,因为他年龄、胖瘦都不行。但我就说了一句话,我就说如果说,我要是跟以前拍的青年毛泽东(一样),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你能不能让我拍。

  主持人:当时是需要减多少斤,按当时的情况?

  嘉宾王:大概20斤,我现在已经恢复过来了,因为要演中年的毛泽东。

  主持人:又增上去了20斤?

  嘉宾王:增了18斤,我现在170斤,要演(中年毛泽东)这个体态比较(像)。毛泽东5次去安源,人们在油画上已经目睹,就看见他是拿着雨伞,穿着长衫,它是一幅画。真正毛泽东他第一次去是下大雨,所以他打着雨伞去。《毛泽东去安源》第一个镜头就从这开始的。

  主持人:你把雨伞当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了?

  嘉宾王:对。因为确实当时,包括那幅画也好,人们对这个形象比较熟悉。

  主持人:您原来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演员,演毛泽东同志可以说机缘巧合,您自己也说过,跟毛泽东同志有缘,这个缘分在哪儿?

  嘉宾王:就是(在拍)第一部毛泽东片子的时候,很巧合,上海电影制片厂准备拍一部建党70周年的大片叫《开天辟地》,那么演员(里有)13个代表,一大的13个代表,12个代表都选完了,唯独毛泽东这个代表,刚刚选完,选另外一个演员。那个导演无意之中看到我一张照片,说这个人在不在,在,我能不能看一眼,说演谁,他说(演)青年毛泽东,青年毛泽东你们已经定了,这个(人我)想看一眼,好奇。我就过来以后,给我录像,跟我聊天,聊完了就走了,也没说怎么着,就说你好像有点像青年毛泽东。

  主持人:当时你的周围没有人说这句话吗?

  嘉宾王:没有,就是那个导演说了一下,他说你有点像青年毛泽东,尤其上半部,还有最像的一个地方就是嘴,毛泽东的嘴有个三角,说我王霙哪儿最像,他们说你的嘴最像。后来就是过了大概一个礼拜,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请您到上海去试青年毛泽东。去了以后,开始进行造型,造型以后,把我所有的轮廊,就给我拔了,甚至有点血丝都拔出来了,然后眉毛也拔了,化了大概3个小时,然后长衫一穿,雨伞一拿,一出来所有人都傻了,说这怎么那么像那张油画《毛泽东去安源》,然后把导演、摄影、厂领导都找来了,说赶紧录像,反正告诉我了一句,到你为止,已经是22位毛泽东(扮演者)了。然后我回去以后过了几天,导演就(给我)打电话说,你经过我们领导、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电影局、包括我们上海(电影制片)厂一致认为,这22位毛泽东(扮演者)里面你最像,所以让你来演青年毛泽东,当时很激动,后来我就去报到去了。

  主持人:有一些评价说,张克瑶是神似,而且声音很像,说古月是形似到神似兼备,唐国强是提升了创作高度,你怎么让观众接受你演的这个毛泽东的形象?

  嘉宾王:秘密武器。是吧?

  主持人:对,可以这么讲?

  嘉宾王:我演过舞蹈,当过舞蹈演员,当过戏曲演员,最后改的表演,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演毛泽东很有好处,从身体状况、气质、形象、体形,都比较接近青年毛泽东。

  主持人:我记得您说过一句话,说毛主席应该是最难演的一个伟人?

  嘉宾王:对。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

  嘉宾王:因为第一个就是人们对主席比较熟悉了,所以你要演好他的话,你必须要下大的功夫,并不是说好像你是演了多少年戏,是个老演员,资格比较老,你就能演好,不是。

  主持人:演青年毛泽东也演了十几年,您给自己演的这个青年毛泽东的形象打多少分?

  嘉宾王:70分。

  主持人:只有70分?

  嘉宾王:最多。

  主持人:你曾经说过,说演毛泽东的演员很多,但是演得像的很少?

  嘉宾王:对,我也不算像,我们这几个,我觉得都不像。不像有很多方面,一个是形象,一个是内涵,综合地说,我觉得都不像,包括我也不像。

  主持人:有一位特型演员曾经说,演过伟人之后,仿佛自己身上都带了一层光环似的,就是演过伟人之后,自己的生活跟以前似乎都会有不一样,您也是这样吗?

  嘉宾王:光环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演了伟人以后,确实不一样,就是说人们在大街上,可能会看见你的时候,对你热情、对你尊重。当年我在拍完《秋收起义》之后,我去井冈山拍一个《狂飙》的电视剧,正好老百姓刚看完《秋收起义》,包括部队,南昌军事学院野营拉练到(井冈山),大概有一个师的兵力,当我们拍戏,我回来以后,有战士发现我了,发现了以后就是(喊)主席,你是演毛泽东的,人就围上来了,我记得我是5点多拍完戏回来的,拍照、签字,已经拍到凌晨两点了。

  主持人:5点拍到凌晨两点了?

  嘉宾王:对,后来没办法,论班,一个班是9个人,然后我站那拍一张,换一拨,拍一张,换一拨。

  主持人:一个师的兵力?

  嘉宾王:然后当时我们那个剧务主任还说,明天如果(拍戏)还是没有完成的话,明天到现场你们把本子拿给我,我去叫他签。这个是我比较难忘的。

  主持人:这样的情景单单想一下,我都觉得特别让人感动,作为一个演员能够得到这样的礼遇,真是非常非常难得,从1989年开始扮演毛泽东同志到现在,将近20年,曾经您是减肥又增肥,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纠正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向毛泽东同志看齐等等,可以说付出了特别多,我们就想知道,您得到了什么?

  嘉宾王:我喜欢演这个角色,包括很多香港、台湾,叫我演戏,只要是毛泽东的戏,我把所有的戏都推掉,我来演毛泽东。我对他已经热衷于就是说,把他放在我的心(里),已经葬在我的心里,所以每当我要演毛泽东,我非常有激情。

  主持人:只要是演毛泽东的戏,一定会推掉其它的?

  嘉宾王:对。

  主持人:首先来演毛泽东同志的戏?

  嘉宾王:对。

  主持人:像古月我们知道,他说作为“特型演员”,他一辈子只演一个人物,就是毛泽东,他说演好毛泽东是他一辈子的追求,那你在日常的这种演员工作当中,是不是也只演毛泽东一个人呢?

  嘉宾王:我很同意古月他说的那句话,我认为一个人一生中只要去办一件事,一件好事能办成,能办好,我觉得他没有白活。那么相反的,我要把毛泽东演好,让所有的人认可了,那么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是没有白活。

  主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毛泽东您不再演了,现在演中年、壮年的毛泽东,以后年龄再大,还会继续往下走,(演)老年的毛泽东,继续演下去?

  嘉宾王:演啊,肯定演,我肯定想演,从青年现在到中年到壮年,一直到老年,我会一直演。

  主持人:许多扮演毛泽东同志的演员,他们都在个人修养方面,都努力地向毛泽东同志去学习、去靠拢,比如说像古月的画、唐国强的书法,他们都有一定的造诣,(在)这些方面您个人是不是也有做一些努力呢?

  嘉宾王:我在努力,但是字不如唐国强,画也不如古月,但是我会做好的,我想现在还不敢拿出来,一年以后,我想可能会(拿出来)。

  主持人:拿出来什么?

  嘉宾王:包括书法。

  主持人:您真的是在练?

  嘉宾王:我现在开始在练,尤其唐国强他们,我觉得比较佩服他。他的书法应该说是比较接近毛泽东的,包括古月也是这样。在某些方面,他还经常跟我讲,书法是(演)毛泽东必须(的),(是)你要演好毛泽东必须要学的,这是第一课。

  主持人:作为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可能更熟悉的是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同志,您能不能给我们概括一下,您非常熟悉的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嘉宾王:应该是一个潇洒自如自信的,非常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这么一个青年毛泽东。

  主持人:但是不是青年形象,自然也会有年轻人都会有的,热情、冲动、革命浪漫主义等等?

  嘉宾王:血气方刚嘛,因为毛泽东这个人,我觉得当时在斯诺谈的时候,他讲过,他说他是比较爱冒险的那么一个人,他就是做任何事情他都是跟别人逆反,每当他说自己要说这个事的时候,他先说那个事,然后再引入这个事,这是习惯,我觉得这是青年毛泽东的一种习惯,但是我觉得毛泽东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非常有那种意志。

  主持人:我了解到,您在第一次扮演毛泽东同志的时候,当时您去体验生活,就遇到了一位一直让您记到现在的一位阿婆,一直记到现在?

  嘉宾王:这一幕是比较感人的,我觉得。1989年的时候,当上海电影制片厂从22位毛泽东(扮演者)里边叫我去上海报到的时候,我就提了一个问题,我说导演我想对毛泽东我也不太了解,我说我想到韶山,结果他们决定给我5天时间。先到韶山,所有毛泽东革命圣地。看完以后,我就去找那位汤阿婆。

  主持人:为什么找这位阿婆呢?

  嘉宾王:(她)叫汤瑞仁。毛泽东故居前面,他的故居对面有个鱼塘,鱼塘对面就有她一家,她跟毛泽东是对面的邻居。我听说凡是到韶山来参观或者来学习、来采访的,扮演毛泽东的(人),她一律免费给介绍、吃住,吃住她都管,然后她说明天你要去个地方,这个地方,你想演好毛泽东,你必须去那个地方,我说什么地方,(她说)明天上午早上起来6点你到我这来。

  主持人:这么神秘?

  嘉宾王:第二天我一早6点就直接去汤阿婆家了,汤瑞仁(家),去了以后,她就给我一个拐棍,我说我年轻轻的,我要拐棍干嘛,她说不,毛泽东当年上山的时候,就拿这根拐棍,你要学啊。我一怔,要学。对,我拿着。就上山,到哪儿去呢,到那我就看见了,一个大的墓碑上面写的,毛顺生、文七妹墓碑,很简单、很朴实的这么一个墓碑。

  主持人:这是毛泽东同志的父母(的坟)?

  嘉宾王:父母的坟,当时到那以后她就啪,慢慢慢慢跪下去,这时候她接着就开始说了,润之来看你了,可是他是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毛润之的演员叫王霙,你要保佑他演出成功啊。就是很朴实,很简单的几句话。当时我也慢慢地跪下了,我就说,我希望二位老人能保佑我,再现毛泽东青年时候的形象。我觉得是一种期盼,他希望他自己的父母来保佑我王霙,把他的孩子演成功,是一种寄托。

  主持人:汤阿婆把毛主席看成了像神明一样的,那样伟大的形象,那在您眼中或者您看来的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什么样子?

  嘉宾王:他应该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有了他少走了不少弯路,他是一个大救星,他应该说是一个中国的、世界民族的英雄,我很崇拜他,我只能这么说。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