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新闻夜话

我国真会出现“男子娶妻难”吗?(8月19日首播)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0日 14:40


  编导:庄庆飏 出镜记者:荆慕瑶

  嘉宾: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巡视员 陈胜利

  播出时间:2004年8月19日23:30分cctv-12首播

  8月20日12:35、18:40、23:30分重播

  导语

  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如果有人问,这个世界上有几种人?那么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有两种——男人和女人。但如果世界上这两种人的数量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呢?

  今年7月11日,第十五个世界人口日当天,许多媒体都不约而同的发布了一则来自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字——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9.92,也就是说,每当出生100个女婴的同时,就将会有近120名男婴出生。因此,许多媒体纷纷以《明年起我国将现男子娶妻难》《3000万光棍找不到老婆》为题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如果不有效控制男女婴儿出生比例,“男多女少”现象必将成为不久以后,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这个问题甚至引起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注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要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巡视员陈胜利,他同时也是“关爱女孩行动”指导组组长。

  采访:

  记者:现在国际上认为比较合理的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是103到107之间?

  陈:应该说平均数是106。

  记者:这是比较合理的数字?

  陈:这是国际上大家经过多少国家,多少年份的统计以后,我们做的一个平均数是106。

  记者:现在我国的数字是120,甚至有些地方达到或超过了130。

  陈:是的。

  记者:有些媒体的报道名字就用《明年起我国出现娶妻难》,或者说是《3000万光棍找不到老婆》。用这样大标题来报道这件事情,后果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陈:这是夸大其词的说法。

  记者:这些报道,起码这些标题是不对的。

  陈:这个标题,比如说明年娶妻难不会的。

  记者:那十年之后有可能出现吗?

  陈:十年之后也不会的,它这个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小孩生下来,并不是说今年生,明年就要娶妻,并不是这样,他也不是到了法定婚龄,比如说女到了20岁,男到了22,就马上要娶妻,也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平均年龄都是要到20几岁以后,就是有的人可能结婚得很晚,30几岁才结婚,有的人可能结婚稍微早一点,所以这个事情都不是说马上眼前我们就面临着什么娶妻难之类这些问题。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社会后果?

  陈:不是不是,恰恰相反,这个社会后果是很严重的。但是绝不像现在这些新闻炒作炒的这个样,说明年马上就没有办法了,马上明年就要出现什么什么娶妻难了,这个事情是不会的。

  记者:我看到有一种说法,就是有的专家认为,可能是如果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得不到很好的协调,很好的解决的话,未来中国可能有20%的男青年找不到配偶。

  陈:这个事情是这样,如果说到出生性别比不正常带来的社会后果,恐怕第一个,不是男人找不到妻子的问题,第一个首先是女孩,就是女胎没有正常的出生,没有成长,能够正常的成长的一个青年人,成年人,就是她没有能够保证她正常的成长起来,这是一个,首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记者:有人认为,导致男女婴儿性别比例的失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但是这种观念的存在,上千年了,在那么长的时间里边,我们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也没有人为的干预,并没有出现婴儿比例失衡,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呢?

  陈:那就要看看我们高的过程了。我们出生性别比在1982年。

  记者:我们这有一张图表。

  陈:我们在第3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我们还是比较好的。我们那时候是108.5。

  记者:正常范围。

  陈:正常范围。我们到了1990年第3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111.14,这个就已经高了很多了。 我们正常是106,是要高出5个百分点,到了2000年,就到了120了,就是119.92,我们这个性别比升高的过程,大家看,它是个这个曲线是几乎近似于一条直线。

  记者:是20年之内发生的?

  陈:20年之内发生的。就是从八十年代,实际上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八十年代中期,不但是中国发生这个问题,亚洲国家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这个事情。

  记者:您说这个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是亚洲的一个普遍现象?

  陈:普遍现象。而且都是从八十年代中期一起开始的,韩国也是这样,韩国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它开始就变到109,110,一直到1990年,他升到了111,以后最高,他到94年,95年他升到了116,现在他回过头来又降下来,因为他有一套治理的政策,他现在110。我们国家台湾也是这样,台湾它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到了90年他到了110,以后91年,92年到了111,现在它稳定在110这个上面。也是这样,印度更有意思,印度也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现在90年,他的普查升到了125,比我们还要高,现在还在继续升高。

  记者:到底是为什么呢,都是二十年之内发生的?

  陈:八十年代中期,就像有一个口哨吹响一样,大家一起升高。

  记者:您没有发现原因吗现在专家们?

  陈:原因非常清楚。因为我们刚才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看到,主要就是因为八十年代中期B超这种设备开始普及。B超在怀孕4个月以后,它可以看出来胎儿的性别是男的还是女的,B超检查清楚以后,有一些人通过B超检查,检查清楚以后,他就可以去做引产,这样的话。

  记者:人为选择性别?

  陈:人为选择性别,他把女孩引掉了,把男孩保留下了。所以为什么大家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一起升高,就是这一个原因,就是八十年代中期,B超在亚洲开始普及。所以带来的是我们整个亚洲性别比这些国家都出现同一个问题,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说它是在世界各国有一个共性,有一个普遍性。重男轻女这种观念,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有,在印度,在韩国,很多国家和地区,和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重男轻女,重男轻女,以前2000年因为我们没有,大家没有办法来决定生育的孩子的性别,没有办法选择,所以虽然有这种想法,有这种观念,但是也得要顺其自然。他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当然知道有一些人用这些中药,用这些土办法,但是那个问题都影响很小,影响不大,所以出生婴儿性别比应该说在八十年代以前,是正常的。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这个事情就愈演愈烈,到现在我们到120。

  记者:我们就来说非法B超的问题,现在他们应该大部分集中在农村,你有没有统计过,现在全国有多少这样非法的或者不合法不合手续的B超存在?

  陈: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从出生性别比数字你看,我们如果说有120这个出生性别比,就是高出正常的14%,就是14%的人在生孩子的时候,他应该做了选择性别的B超。

  记者:那不选择的话,就应该是106,是一个很自然的数字?

  陈:是,不选择的话,应该106。最起码应该有14%的人先看了性别,而且不但看了性别,他还把这个女孩给流掉了。这是最起码的。

  记者:您的意思是,有14%的人进行了人为的选择性别,而且把14%的女孩子可能被人工流产流掉了?

  陈:对,就是至少有14%的人做过B超,而且做了选择性别的引产。这是我们数字告诉我们的。

  记者: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陈:我们至少14%恐怕不是一个小数了,何况绝对不是14%,它是最低的,是最后发生的这个结果。

  记者:在我国的《母婴保健法》和《人口计划生育法》,这两部法里边,都规定了严令禁止用做B超人工选择性别,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从事这种非法的B超,或者非法给孕妇做人工选择性别的这种手术,是不是打击不力的问题?

  陈:这个事情得有两方面讲,一个是做胎儿性别鉴定也好,做选择性别的引产也好,医生都要得到很高的回报,就是经济上面的回报。

  记者:您是说医生为了钱来做这个手术?

  陈:对,他是为了钱来做的。所以首先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他做了一些违法的事情。对个别的这些人来讲,应该说是他对法律制裁他觉得不是个主要的,对他不是个能制约他的力量。

  记者:您说是法律条文的威慑力不够?

  陈:一部分人就是威慑力再够,还总是有一部分人要铤而走险的。

  记者:您说不是规定得很清楚吗,对于医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办法来制裁?

  陈:规定是很清楚,但是力度并不够,你比如说,我们和韩国比,韩国在这个方面,韩国它是93年开始立法,对管理用B超检查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引产,它有一套法律上的规定。它这个规定,比我们的力度要大,它是发现了这个事情以后,对有关人员要有这么几个处理办法,一个是要罚款3000万韩元,这相当于20万人民币,我们罚款力度没有这么多,我们规定是1万到3万人民币,他是要罚款相当于我们20万人民币,这是一条,第二个和我们一样,也是要吊销营业执照。这个对医生来讲,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这么一个处理办法。是很重的一个处理方法。但是它还不是这样,它还有一条,就是情节严重的,他要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就是刑法上面,它是有一个刑事责任。

  记者:这个措施我们是没有的?

  陈:这个我们没有。所以说,就是我们现在对这个事情的处理,我们有一套现在已经有了一套办法,但是这些办法我们看,有一些力度还是不够的,还是需要继续要进行研究,现在有关部门也在抓紧研究这个事情,我相信将来会在这个方面有进一步的规定。

  记者:在不久前,中宣部,还有国家计生委,公安部,卫生部等等几个部门联合发了一个文,就是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意见,我们发现,在各部门的协调当中,计生部门是负责对于本系统使用B超业务人员资格的鉴定,然后公安部是负责打击这种溺杀,或者溺婴这种行为,卫生部门负责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三个部门都涉及到了对于B超工作这种管理,但是并没有一个部门来明确,直接参与对于非法B超的检查举证和最后的处理,这是为什么呢?

  陈: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另外有一些法律文件有所规定。

  记者:该谁管,到底是谁管?

  陈:你比如说1994年我们公布的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就有明确的规定,禁止鉴别胎儿性别,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别。禁止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引产,这些规定都很清楚,而且在处理办法当中,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记者:对于日常的非法B超的这些管理,举证,还有调查,检举这些工作,到底是哪个部门要管的?

  陈:这个事情是这样,应该说主要是本部门。

  记者:您说的本部门指的是?他们在做……

  陈:你比如说这个医生,他是属于卫生系统管理的,那就由卫生部门去管,他在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由计划生育服务站管理,那由计划生育部门去管。

  记者:他是个体的医生?

  陈:如果是个体的医生,那是要经过卫生部门管理的,因为他是要经过卫生部门登记的。所以这个卫生部门管,还是由主管部门去进行管理。这个事情,但是他要触犯,一旦触犯刑法了,那就要由司法部门进行管理。那就不是哪一个其他部门能管理得了的。

  记者:你们担心不担心出现那种谁都管不了的医生?

  陈:这个倒没有问题,只要我们能发现,就有人管。大家现在在这个问题上,社会是有广泛的共识的。

  记者:为了解决女孩短缺的问题,现在你们提出了,关爱女孩的行动,而且您本身又是这个行动组专家组的组长,那到底是谁在歧视女孩子,歧视到了什么程度?因为你们要关爱女孩子特别提出?

  陈:在人们传统的观念当中,现在还有一种重男轻女这种观念,这种观念在人们头脑当中,还是影响很深的。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在一些农村地区,应该说在群众脑袋里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歧视的表现是方方面面的。它并不是说,像我们在教科书里写上一二三四,写上这么几条,那不是的。它生活当中,方方面面都可能出现这些事情。谁来歧视呢,是我们家庭的成员自己在歧视。这里面也说不准是她爸爸不喜欢这个女孩,还是她妈妈不喜欢这女孩,还是她的奶奶,还是她的姥姥,你都不好说的。因为各人在家里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很多情况下,就表现在这个人身上,或者在另外一个情况下,表现在那个人身上,这样的话,这种表现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不管怎么表现,他这种成员一旦出现这种想法,或者做法,其他人都能给以理解。

  记者:你们提出要以利益导向,来应对这种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那要让大家在什么地方看到利益呢?

  陈:是这样,我们在关爱女孩行动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女孩和女孩家庭的这样利益导向机制。

  记者:经济利益吗?

  陈: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两个方面都有。经济利益方面,你比如说,我们分配宅基地的时候,男孩女孩都要有份,分配责任田的时候,也都要有份。

  记者:在有一些农村,对于一些只有一个女孩子的这种叫独女户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他们也给周围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大家看到,他们家只有一个女孩子,生活很艰难,你们会怎么样帮助这样的家庭?

  陈:我们现在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国家财政还在这方面拿了大量经费的,最近在八个省我们在做试点。

  记者:你们现在八个省的试点。

  陈:叫做奖励扶助政策。就是独女户和双女户。

  记者:两个女孩子的家庭。

  陈:两个女孩子的家庭。在她父母到60岁的时候,给她父母养老金。

  记者:养女防老这就是。

  陈:养老金,养老金就是每个月各给50块钱,就是夫妻双方搁在一起给100块钱,一年给1200块钱,这1200块钱在农村,足以维持一个中上等的生活,因为它是现金,所以这笔钱在中西部地区都是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在东部地区是由地方财政来承担的。因为东部地方财政还是比较好的。所以这个国家这一套政策,国家一年要拿几十个亿出来,就要解决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解决他们养老保障问题。

  记者:已经开始实行了吗?

  陈:已经开始实行了。已经开始在8个省试点,我们很快就会全面推开,全国推开,这个已经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件事情。

  记者:现在我国政策已经提出,到2010年,就是6年以后,要实现中国婴儿这种性别比例的平衡,那有可能吗?

  陈:我相信,这个事情还是能够做到的。

  记者:只有6年的时间了?

  陈:但是这个事情,我们不能说马上绝对地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你看现在韩国用了那么大力量,去进行治理,它也就是维持了110,台湾也是由台湾政府,台湾卫生署发了文件,做了若干规定,他们也做了很大努力,现在也是维持在111,也没有恢复到106,所以我们现在做的这么个努力,我们想,将来能够首先把增长的势头要遏制住,这是我们第一步的任务。遏制住这个任务以后,我们会逐步地让它往下走,最后实现一个正常的平衡。这个是一个很长的一个实验过程。

  记者:起码不会出现,十几年后,许多男青年找不到配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陈:我还是很乐观的。我觉得这个事情不会这么严重。

  →我来说两句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