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假发票案告破 (8月15日首播)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6日 11:15
编导:杨红叶 主持人:荆慕瑶
嘉宾:1、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林敏。
2、中央财经大学财税研究室的主任童伟。
播出时间:2004年8月15日23:30分CCTV-12《新闻夜话》首播
8月16日12:35、18:40、23:30分重播
总导视:
特大假发票案告破,虚开金额可高达1000多亿。
主持:这次你们破获的是一个跨省作案的团伙,侦破难度非常的大,公安部还为此给你们发了贺电。那这一次这个案件到底难在哪里?
林:发票一印完,货一发出去,那么在家里的话,就不留任何痕迹。
假发票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专家指出,假发票的危害,超出我们想象。
主持:那是不是说假发票就相当于假钞票?
童:假发票它跟假钞票造成的危害,应该是同等的。
主持:您刚才告诉我说,假发票的危害比假钞还要大?
童:还要恶劣。
导语:欢迎您收看我们的节目。假钞票是人人痛恨的,其实还有比造假钞更严重,危害更大的。那就是假发票。就在不久以前,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特大的制售贩卖假发票案件,11个犯罪嫌疑人落网,缴获了1579本共计6万多份各类假发票,以及10万多张假发票半成品。累计可以虚开金额高达1002亿元。有媒体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假发票案件。数额如此庞大的假发票是怎样印制的?这些假发票会给我们普通人带来多大的危害呢?下面我们首先要专访的是这个案件的主要经办人,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林敏。
|
|
|
嘉宾林敏 |
主持人:这次你们破获的是一个跨省作案的团伙,侦破难度非常的大。公安部还为此给你们发了贺电,那这一次,这个案件到底难在哪里?
林:一个是这个是跨省作案的犯罪团伙,涉及面非常广,制假地在温州,发票的销售地在内蒙古和山西。
主持:三个省?
林:这是一个。第二个是可供我们查找的线索极少,犯罪分子制作假发票的源头,他所留下的姓名是假的,犯罪的窝点比较隐蔽,因为在苍南这一带的话,印刷业比较发达,家家户户都在印刷,以合法的外衣做掩护,这样的话,就难以发现它是个印刷假发票的窝点。第四个就是犯罪分子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比如说,犯罪分子在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反侦查手段。比如说他这个发票印制完毕了以后,马上就销毁所有的犯罪证据。就是发票一印完,货一发出去,那么在家里的话,就不留任何痕迹,全部销毁掉。
主持:模板,包括边角料等等都会销毁。
林:对,对,都会销毁掉。
主持:你刚才提到这个案件,发票主要是在温州印制的,但是主要是在山西跟内蒙使用,这是你们缴获的假发票,都是山西太原的商业零售普通发票,这些发票是不是和真的相差无几?
林:可以这么说,这个发票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因为这个发票是,原来印制的时候,是山西太原有个姓侯的犯罪嫌疑人来到苍南,把真的发票拿过来。
主持:拿过来真的之后,这边就可以照样做出来了?
林:真的他是通过电脑扫描仪,扫描到电脑里,所以它这个,扫描扫出来以后,再通过电脑这个程序再制作胶片。PPC胶片,制作出来以后,再通过油印印出来。
主持:它有防伪的标志这些发票上,这些也能印出来吗,假发票?
林:对,作为一般普通消费者来讲,也很难分得出来这个是真的发票,还是假的发票。
主持:我不明白的就是,是我们发票上这些防伪标志做得太简单了,还是造假者他们水平太高了?
|
|
|
印假发票的机器 |
林:应该这么说,印制发票这个技术,在苍南这个地方比较普遍,他们掌握的技术非常成熟。家家户户都是在印发票的,而且这个是传统产业。他们印制发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么复杂。对他们来说,这个非常简单。
主持:家庭作坊就可以了?
林:对,家庭作坊就可以生产。
主持:他们印的到底是真发票还是假发票?
林:那当然是假的。
主持:全都是假发票?
林:因为发票管理的印制,一般都是由省一级的税务部门委托或者指定的印刷厂进行印刷的。那么就一般的家庭作坊是不具备这个生产能力和条件的,不具备这个生产资格。
主持:警方在工作当中,经常会碰到这些假发票案件,原因是不是就是因为,在苍南有像您提到的这种大规模的家庭作坊式的,专门生产假发票的?
林:这个假发票呢,我觉得我们在侦查破案过程当中,也确确实实也破获了一些制造假发票的案件。
主持:源头是温州,是苍南,最后都流到什么地方了呢?
林:流到全国各地。
主持:都有?
林:那就不定了。都有。像这个案件一样,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那么他从去年的六七月份开始印制,到现在直到被我们抓获,他先后为山西太原,内蒙古,印制了大约是3000多本的假发票。
假发票案,甚至特大假发票案,在各省都曾出现。
主持:作为警方为什么不能把这个窝点彻底地端掉呢?
林:我觉得制作假发票这个也是清除发票的窝点,清除这个网络,实际上也就是也需要一个过程。
警方坦言惩处力度不够。
主持:这次你们缴获的各种发票,累计他们可虚开,最后能开到1002个亿,那你们抓获的这些犯罪嫌疑人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林:只能判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主持:对比一下造假钞票的人,他们要面临什么样的制裁?
林:最高刑可以判到死刑。
主持:你们既然知道那个地方有这么频繁的,这么泛滥的假发票,造假发票的人,作为警方为什么不能把这个窝点彻底地端掉呢?
林:我觉得制作假发票,这个也是清除发票的窝点,清除这个网络,实际上也就是也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像苍南印刷业这么发达的地区,平时它制作地下印刷发票的窝点,非常隐蔽。一般地就是也不容易发现,因为家家户户都在搞印刷。
主持:正当的印刷业务?
林:正当的印刷,就是有合法的外衣做掩护。
主持:您不知道谁家可能会同时也在做假的?
林:对,也不是依靠光打击就能奏效,这个需要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包括税务管理机关,怎么样加强源头的管理,你如果没有这个市场的话,假发票造起来给谁,没人要的。
主持:这次你们缴获的各种发票,累计他们可虚开最后能开到1002个亿,那你们抓获的这些犯罪嫌疑人,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林:那么他最后,定罪量刑的时候,不是以开出来的金额来定的。
主持:不是以实际用了多少来定?
林:对,是以份数来定。
主持:就是印了多少?
林:印了多少份来定的。
主持:哪怕你印的没有卖出去,也一样是作为你定罪的依据?
林:对,非法制售假发票的起刑点是25份以上。那么只能根据犯罪分子他制造多少份发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那么法律规定,来追究他的刑事责任。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的话,那只能判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主持:最多也只能判到7年?
林:最多也只能判到7年。并处可以罚金5万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金。你如果从打击角度来,我个人理解的话,那么国家对假发票犯罪定罪量刑这个标准,我觉得处罚力度是不是还是不够。因为现在社会上来讲,假发票这种犯罪,现在目前还是十分突出。
主持:这跟打击力度不够,跟量刑过轻有关系?
林:我觉得有关系。对犯罪分子还没有起到应有的警戒和震慑作用。
主持:那我们对比一下造假钞票的人,他们要面临什么样的制裁?
林:最高刑可以判到死刑。
主持:案件当中,有很多假发票已经卖出去了,那些买到假发票的人,他们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林:那就要他比如说购买发票的犯罪故意是什么,比如说企业他为了虚增成本,购买假发票,本身没有这笔支出,我用假发票来增加一些成本,这样达到偷税的目的。
主持:这样他的利润就少了?
林:按偷税追究刑事责任。
主持:利润少了就可以偷税了。
林:对,按偷税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说,是一些公务人员,为了侵吞国家的财产,去购买一些假的发票来从国家拿去报销,那么这样的话,就构成职务犯罪方面的问题了。
主持:这些人,现在有没有被处理,有没有抓到,买假发票的人?
林:目前还正在调查当中,目前还没有处理。
主持:从以往的这些案件来看,是不是买假发票的人,最后反倒容易成为漏网之鱼?
林:这个要看,往往成为漏网之鱼也不会,因为购买发票的话,我们查处这一类案件的话,也是要追究发票的流向,那么看购买发票的人,抱着什么样的动机去购买发票,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主持:都能找到吗,这些买到假发票的人,都能找到吗?
林:这个很难找到,因为他卖发票的人,跟买发票的人之间,平常就是说是,往往都是不认识的居多。所以一旦发票他买去的话,那么你也很难再去把这个人找回来。
主持:所以最后造假发票的人被抓住了,但是买到那些假发票的,故意买假发票的人,最后往往漏网了?
林:也有这种现象存在。
主持:就在4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11起涉税案件,其中就有4起属于特大制售假发票的案件,为什么假发票会如此泛滥,屡禁不止呢?接下来我们要采访的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税研究室的主任童伟。
|
|
|
嘉宾童伟 |
假发票造成的后果比假币更恶劣。
主持:您有一个观点认为,假发票案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造价的成本太低?
童:假发票的造假成本非常低,如果说,造一本假发票,他可能成本才1元钱。
主持:假发票的危害比假钞还要大?
童:还要恶劣。
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假发票如何才能根治?
主持:您认为遏制假发票最根本的就是要取消发票?
童:如果要是说,取消了发票,那么这个假发票市场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主持:有很多假钞也没有人提出要取消货币?
童:假发票它还有没有存在的这种必要,我们也可以,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主持:有专家说,发票是第二钞票,那是不是说,假发票就相当于假钞票?
童:如果从它对社会,对经济的危害这个角度来说,假发票它跟假钞票造成的危害应该是同等的。
主持:您刚才告诉我说假发票的危害比假钞还要大?
童:还要恶劣。
主持:那您能概括一下,对于我们普通人能够认识到的,我们比较关注的假发票的危害到底有哪些方面?
童:我们说的这个假发票,主要是指普通的发票,而不是指专用发票。专用发票就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咱们国家使用金税工程以后,假的增值税发票,几乎已经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因为造假的代价太高昂了。如果你没有一套200万以上的机器,你是做不出来这个发票的。所以就从源头上,就遏制了专用发票的造假。
主持:那现在造假主要是?
童:现在造假主要是普通发票。
主持:您说的普通发票指的就是,我们在商店买东西,或者我们上饭店吃饭,得到的那样发票,跟我们普通人、消费者直接有关系的发票?
童:对。然后就是,现在有很多都是主要是企业来买这些假发票,企业买了这些假发票,他就可以,就是把它开支成为他的成本,从成本里列支,那么这样就直接影响他的利润。
主持:成本高了,利润就低了。
童:利润低了,他就可以少纳税。就比如说,前一阵查出来的,审计出来的,某一个银行,他有一个680万的发票,那么就是在审计部门去查核的时候,发票开具单位其实只有4毛钱,一根冰棍钱。
主持:4毛钱开成了?
童:他把它改了,改成了680万。还有就是在很多房地产部门,那么他说他的成本开支达到了3个亿,但是经过审计部门查核,他实际上,他成本只到了一个亿。那么他就是用假发票来作假。
主持:那就是两个亿的假发票?
童:两个亿的假发票。那这样的话,他偷逃税是非常厉害的。给国家的税收造成了直接的危害。我们国家的财政主要是80%到90%是来自税收。如果国家收不上来税,国家的整个政府机器的运转,就要受到损害。发票确确实实损害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主持:我们上网,如果点击假发票案的话,会发现非常的多,全国各省几乎都有,那这么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童:造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有买者,才会有卖者。
主持:那造假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吗,这些年?
童:确确实实是越来越大,像在去年查处的四川有一个,他就是说,从理论上讲,票面金额达到了5万亿。那就是非常庞大了。他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主持:您有一个观点,认为假发票案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造假的成本太低?
童:假发票的造假成本非常低,如果说造一本假发票,它可能成本才1元钱,那么他拿到初级批发,他可以批发到10块钱,那么他拿到零售市场上去卖,一本他能卖到20到30元,就是好多人,为什么他选择了制假发票,而不是去做假钞票呢。相对于来说,我们国家对制假钞的惩处的力度要大得多。
主持:最高是死刑?
童:最高是死刑。
主持:我们刚才采访的嘉宾警官也是认为,屡禁不止就是因为量刑太轻,所以说很多人才要铤而走险去造这个假发票。
童:对,确确实实是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那怎么样才能够遏制这些假发票呢,有没有根本的办法?
童:遏制假发票就是,从我们现在来说,我们现在就是税务机关也想了很多办法,也出台了一些很好的措施,比如像北京地区的,它就在很多部门,就像发票的重灾区,像餐饮业。
主持:重灾区,您是指假发票的重灾区?
童:假发票的重灾区。那么主要是集中在餐饮业,货物运输业,以及一些娱乐场所。那么这些地方,现在就是在北京,像上海这样一些地区,它实行定额发票,不是用你手写,这样的话,就是你消费多少,就拿到了多少,这样的话,就避免了一个虚开的问题。尽量减少现金交易,通过银行来监督每一笔资金的走向,因为在国外,在国外是根本没有发票的。
主持:没有发票?您认为中国也应该取消发票吗?
童:这个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因为这个发票,它也是在五十年代,中国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这么一个产物。那么现在很多领域已经是事实上是不需要发票了。
主持:您认为遏制假发票最根本的就是要取消发票?
童:如果要是说取消了发票,那么这个假发票市场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只要存在,这么一个市场,那么假发票的存在就是必然的。
主持:只要有真发票,就一定会有假发票?
童:对。
主持:就像我们曾经提到过的,只要有钞票的存在,就一定会有假钞一样?
童:对,这是一样的道理。
主持:这个观点很奇怪,有很多假钞,也没有人提出要取消货币呀?
童:因为我们发票呢,它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计税的依据,那么对于很多餐饮业,娱乐业,由于它的营业额很难认定,就是我们税务机关无法准确地知道,他们每个月的营业额有多少,所以我们没法去征税,那么就采取了发票这个措施。那么我们就凭发票,他开了多少发票,发票上的营业额是多少,我们来征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票控税,那么在这种情况,这些餐饮业,服务行业,为了降低自己的营业额,那么他就采取一些措施了。比如说他会虚开发票,比如说人家消费了100元,他说人家只消费了10元。那么他还会开一些,拒开发票,说我发票没有了,那么我今天开不了,你以后来开吧,或者他就说,甚至说,开假发票给消费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发票实际上已经起不到计税依据这么一个作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发票它还有没有存在的这种必要。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我来说两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