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新闻夜话

旧厂房里的新艺术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5日 10:28

  播出时间:2004年4月8日CCTV-12 23:50 首播

  2004年4月9日CCTV-12 12:35 重播

  出镜记者:荆慕瑶 编导:庄庆飏

  嘉宾: 摄影艺术工作者 徐勇


  北京市人大代表 李向群

  导视:

  众多艺术工作者聚集798厂,要把旧厂区变成现代艺术基地。

  荆慕瑶:在北京找不到除此之外的其他的地方,符合这样的条件?

  徐勇:没有,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我看不到北京还有这样的场所。

  拆迁还是保留,人大代表进言要求完整保护“798”。

  荆慕瑶:你们希望保留798厂,但是可能最终保留下来的是一个挂着艺术旗帜的一个商业区。

  李向群: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业,所以这个(艺术区)对艺术家也好,对社会也好,我想都会有好处的。

  导语:


李向群在工作

  欢迎您收看我们的节目,现在我所在的这个地方是北京市的798厂,它是上个世纪50年代修建的一个国有的老电子厂,现在已经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了,但是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另外一个称呼就是现代的艺术区。因为从两年前开始,许多艺术工作者开始自发的来到这里,租老厂区的废旧厂房和车间作为自己的艺术工作室,现在已经有了将近50家。和艺术一起进来的还有酒吧、画廊、餐厅等等商业机构,但是艺术工作者在这里进行创作的同时,还在担心,这个老厂区随时可能被拆迁。因为按照相关的城市规划,这一大片厂区应该被改造规划成一个电子城,而不是现在自发形成的艺术区,今天我们首先要专访的就是第一批进入这个老厂区的艺术工作者之一,摄影师徐勇。

  访谈

  荆慕瑶:像你们第一次来到798厂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是像这张照片一样,就是非常破,非陈旧的这种老厂房,当时是什么吸引了你?

  徐勇:当时一进来,一进来这个空间,是一个特别破旧的厂房,几乎是很多角落都伸手不见五指,玻璃窗50多年了,全部被油腻灰尘覆盖,玻璃也没有一块完整的另外墙壁四周全部是黑压压,黑漆漆的,完全不是像现在这样。但是这个空间的结构一看就非常漂亮,它那样一种拱形的琼顶,然后这个厂房的空间,以及落地的这样一种水泥柱子。一看就能看到它的本质是上是非常棒的,非常非常漂亮。那么,根据自己的想象,这个地方应该能做出一个非常漂亮的一个艺术空间,当时就这一点就吸引了我。另外也比较符合后工业时代这样一种艺术空间的需要,这是在国外的例子很多,纽约的SOHO呀,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这样的先例。就是艺术家利用废旧的厂房,废旧的仓库,废旧的这种楼房,当然都是一定内涵的这种东西,对它进行改造,利用它原有的价值,然后把它按照自己的理念和功能的需要改造成一个完全体现自己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追求的一个场所,这个中国可能还比较少。

  荆慕瑶:当时您把这个旧厂房也就是当时798厂的一个车间,您把它租下来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因为这里面的租金便宜?

  徐勇:当然,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这样的厂房当时我来租的时候,他们厂里很多人觉得奇怪,说这样破烂的地方你还会要吗,但是这个破烂当中实际上它是存在着价值的,而这个价值在于你开始去发现它,然后经过你自己的创造把它转换出来。

  荆慕瑶:当时您在租这个地方的时候,每平方米是几毛钱,现在已经涨到了几块钱,一般一个比你这个地方小的多的工作室,一年的租金要几十万,那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798厂已经成了只有那些成功的,有钱的艺术家才能够进入的地方。

  徐勇:对,这一点从发展趋势上来说是这样的,这在国外也是,纽约的“SOHO”从六七十年代艺术家发现它,刚成租把它作为工作室到发展到今天,那个地价或者是房价已经翻了几百倍了,那这个地方也具有这种潜力。

  荆慕瑶:现在的结果就是那些成功的有钱的艺术家才能够租得起这里的房子?

  徐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艺术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历程,一个是艺术家自身艺术作品和创作理念逐步成熟了,那么这十多年很多艺术家也走向了市场,有很多人到国外销售了自己的作品,自身在经济上也获得了一定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艺术家自身在这个10多年改革方面他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刚才说创作上经济上都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他才有条件租赁这个地方。

  荆慕瑶:艺术工作者需要这样一种空间和交流的这种气氛?

  徐勇:对,就是说因为艺术现在也越来越市场化了,不像过去大家好像没有找到桥梁,没有找到自己的这种市场的对象,现在呢,大家在这样的商品经济环境当中,艺术也越来越商业化,而这个区域位置和它周边含量特别适合艺术家,针对市场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这一点也很重要。

  荆慕瑶:在北京找不到除此之外的其他的地方,符合这样的条件?

  徐勇:没有,因为大山子艺术区的出现不仅仅是对艺术家,它对整个北京的文化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北京需要找到自己新文化的诉求点,它需要走向世界,把自己改革开放所祭奠的这样一种文化的成果,思想的成果推向世界,而这方面,我觉得表现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是最突出的。那么798可以代表这样一种改革开放十多年以后,在青年文化领域里祭奠的这样一种思想艺术的一种新潮。

  荆慕瑶:你们这些艺术工作者,足够可以代表你提到的这种“新文化”。

  徐勇:我觉得那不是,新文化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但是我觉得798是一个典型。

  荆慕瑶:去年的时候,以你为主,发起了刚才提到“再造798”的这个活动,你们就是想通过这个活动传达798厂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意义。

  徐勇:所谓再创798当然我们指的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重新恢复老的工厂,通过再创798这个活动,使现代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走出小圈子化的这样一种装,走向社会,也使社会大众能够理解当代艺术,“再造798”想通过这个活动把这个大山子艺术区推向整个社会,让社会大众都能来参与这样的,这样一种,整个我们活动的过程,创造一个崭新的理念。

  荆慕瑶:但是不光举办艺术活动,你们也搞商业活动,在你的这个工作室里昨天就刚刚搞过一场商业性的活动?

  徐勇:我的这个地方实际上以展示当代艺术,搞当代艺术活动为主,同时就是搞比较高档的商业文化,因为搞艺术都是赔钱的,我所搞的“再造798”,“蓝天不设防”,去年的“中德艺术展”,以及接下来马上就要搞的大山子艺术节等等,这些都是自己投入,拼命的投入。

  荆慕瑶:这些都是不赚钱的吗?

  徐勇:不但不赚钱而且还赔钱,赔的很厉害,那我们靠什么生存和发展呢,那必须靠商业文化活动来支撑,所以它这个,我们的赢利模式,就是说通过租赁这个空间的一些比较好的,符合这个空间特点的一种商业文化活动,使自己能够在资金上达到一种平衡,当然也使艺术和商业能够实行良性的互动,最后使它这个空间能够维持和发展。

  荆慕瑶:艺术工作者们都希望保留798厂这个地方,那是不是也给你们保留一个能够赚钱的场所?

  徐勇:我觉得我到这儿来的目的不是为了一个简单的赚钱,所有艺术家或者是所有的画廊空间到这儿来,都不是为了一个简单赚钱的目的,很难说它能赚钱,因为我们的租约仅仅是三年,到现在还剩一年半的时间,那在这种情况下,你靠做艺术怎么能够生存呢,不能够生存,所以我必须搞一定的商业活动。

  荆慕瑶:在这里租房子的艺术工作者呢,大部分像您一样只剩下一年或一年半的租金,到明年年底就到期了,一旦你们离开这里,是不是就再也找不到像798厂这样的地方。

  徐勇: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我看不到北京还有这样的场所,因为这是可以说这个地方反映了新中国的工业历史,从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就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到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以及今天的改革开放。都可以从这个空间的很多细节方面看出来,比如说我们在那儿保留的机床,还有这个空间的整个的结构,另外这个空间本身它在建筑的艺术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的理念采用那种德国现代艺术品设计理念,这样的厂房在德国也没有了,但是德国人很吃惊,居然在中国能保护下来这么一片来,他们觉得非常的惊喜。

  荆慕瑶:你们都认为现在保留798厂已经是一个非常急迫,非常紧迫的问题?

  徐勇:因为它面临的规划方面需要对它进行拆除,然后再把它做成新的电子城,但是这样的厂房,特别是这样的一段历史,这样的内涵以及现在大家所创造的价值,这个就根本不可能复制,北京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供我们再去复制这样一个场所。因为这样一个场所的兴起,如果它能平稳持续的发展,比如说因为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拆迁的矛盾,使得他们停止出租这个地方,如果还能够像从去年7月份以后,它还能够像以前一样的继续租这个地方,那现在这个艺术区的面积会扩大4、5倍,它很快就会形成一个在东边形成一个和中关村高科技区,相媲美,甚至相抗衡的一个高文化,高艺术区,这个对于北京乃至中国,甚至亚太地区来说特别的重要,你比如说在我们之后,很多国外的画廊,博物馆,甚至世界级的博物馆都要到这里来租赁空间,像这些世界级的博物馆,落户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够给这个国家,城市和地区带来非常大的效应,同样这个地方也是,这个地方如果发展的顺利,它对于周边房地产,对于周边商业文化的带动太重要了。

  转场

  荆慕瑶:和徐勇一样,许多艺术工作者都在想办法,希望能够完全保留798厂这个地方,我们下面要专访的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向群教授,他同时也是北京市人大的代表,今年两会期间,他就专门提交了关于保护和开发798厂的议案。

  荆慕瑶:你是有双重身份的一方面你在这里面有自己的工作室,另外一方面你是北京市人大的代表,现在你向人大提交了一份要求保护开发的这个地方的一个议案,怎么能够保证你在提出这个议案的时候,你的立场,怎么能够保证你是公正的你是客观的。

  李向群:因为我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不仅仅是艺术家。因为这里面没有提更多的艺术家,就是在议案里面,提的是一种文化,提的是一种国家,提的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这种需要,还有提到的经济上。因为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建小区的话,我们还有的是小区,如果建电子城的话,那么我们这边还有中关村电子城。

  荆慕瑶:您认为那些规划都是可以替代的?

  李向群:都可以替代,这个地方是没有办法替代的。

  荆慕瑶:你是去年才在798厂建了自己的工作室,那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这里是属于要被拆迁的范围?

  李向群:我知道,我知道,有的时候迟迟下不了决心进入。

  荆慕瑶:但是最后还是进入了。

  李向群:对。

  荆慕瑶:就是明知道要拆迁也要进来?

  李向群:对,也要进来。

  荆慕瑶:就是为了这里的氛围?

  李向群:对。

  荆慕瑶:但是现在的现实是,艺术工作者们进来了,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室,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作为酒吧,餐厅这样的机构,商业机构越来越多了,给人的感觉,这里更像是一个商业区,而不是一个艺术区。

  李向群:艺术家实际来讲,艺术家有的时候来讲,不太愿意开放,故意不太愿意开放,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当中,在构思也好,或创作过程当中一般不需要过多的人去打扰,这样的。

  荆慕瑶:您是说会给定期有一些展示的时间?

  李向群:对,像这样的环境它本身就是一个展示区域,就是一个展示区域。

  荆慕瑶:可能最终保留下来的,你们希望保留798厂,但是可能最终保留下来的是一个挂着艺术旗帜的一个商业区。

  李向群: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业,所以这个对于艺术家也好,对于社会也好我想这都是有好处的。

  荆慕瑶:你是说哪怕是这样一个商业区也是有好处的?

  李向群:对,有好处的,对艺术家肯定是有好处的,他也需要。因为它是一个,展示新文化的一种区域,很少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中国美术馆不可能再展示这样的东西,那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可展示呢,就是没有集中的一个点来展示,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困难,比如说去某些仓库,去某些地方,这样我们都很难知道,就是作为百姓来讲更不可能知道,那么这样慢慢形成一个气候以后,普通的市民百姓也知道这么一个地方,他们也可能会定期,周末也可能定期带着家人到这个里面来参观。

  荆慕瑶:但是国际上有这样一种自然的循环,就是艺术工作者们自发的在某一个地方聚集起来创造了那个地方的艺术氛围了,引来了很多的商家,商家把艺术区变成了繁荣的商业区,随后就是地价猛涨。

  李向群:这个都很难去说,问题是这样的,就是至于它前面的发展前景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是一种探索,有的时候需要一种思考,需要大家一起来策划。

  荆慕瑶:那就是说您虽然提出了议案,但是您也没有把握。

  李向群:因为这个需要什么呢,需要一种政策,用这种政策作为一种约束力。


徐勇

  荆慕瑶:那就是:保留这个地方还只是第一步。

  李向群:对。

  荆慕瑶:接下来应该是什么?

  李向群:一种政府出台一种什么样的政策,作为艺术工作者也好,他本身到这个地方来,都不是一个群体,他都是自由一种组合,对于一些其他的问题都没有达到一种共识是这样的,他是一种自由组合的环境,一个区域。

  荆慕瑶:您是北京市人大的代表。798厂艺术工作者,很自然就把你看成他们的利益上的一种代表,那你有没有想过,应该是有一种什么样的措施来作为保留之后的下一步的办法?

  李向群:具体还没有。

  荆慕瑶:只能说保护是第一步,但是保护之后怎么办,现在没有人知道?

  李向群:现在,大家对这个问题。现在是这样的:保护是第一步,第二步再考虑什么呢,就是下一步怎么来发展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发展问题,我们肯定是说艺术家本身它肯定是吸收吸取国外的经验,因为有的时候在中国这方面是第一次,所以这方面还没有太多的经验,这是慢慢来做的事情。

  荆慕瑶:现在国内其他城市也出现了一些这样的艺术工作者自发形成的聚集区,像上海的苏州河畔,杭州的行业街等等,但是他们也遇到了保留和拆迁之间的难题,比如说像上海苏州河畔的艺术工作者大多数都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这种经验教训你们会怎么吸取呢?

  李向群:他们目前现在也提出立案,向人大也采取北京的这种方式,他们也是向新闻媒介去呼吁,去宣传宣传保护这么一个区域的重要性,保护区域的重要性。

  荆慕瑶: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李向群:都是希望政府给予支持,所以说现在是这样的,就是因为,让他们自己来承担自己方面的问题,确实有困难。而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他们想到了政府,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从这一点上还是积极一点。

  荆慕瑶:除了政府的支持以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李向群:其他的办法就是自己来营造这个氛围,在其他方面各个方面去沟通。

  荆慕瑶:对于798厂这片艺术区的前景您乐观吗?

  李向群:应该是乐观的。

  结束语:

  现在李向群的议案,已经被北京市人大的议案审查委员会通过,转给了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办理。就在这个月,北京市人大会派出一个小组,来798厂来进行调研,并组织相关的各方进行会谈,而且市政协的许多委员都已经视察了798厂,表示应该给文化产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非常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再见。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