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相信收视率”:专访情景喜剧导演英达、李琦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02日 11:18
出镜记者:陶琳
编导:杨红叶
播出时间:2004年1月31日 23:30 CCTV-12 (首播)
重播时间:2004年 2月1日 12:35 CCTV-12 (重播)
嘉宾:英达 中国情景喜剧的第一人
李琦 《西安虎家》的导演和主演
导视:情景喜剧《西安虎家》在全国播映。
主持人:情景喜剧很多用方言来演出,方言喜剧成为情景喜剧一个趋势的话,最后它的路会不会越走越窄呢?
英:专攻某一地区,方言观众的同时我们还是考虑到全国收视率。
导视:英达,李琦接受专访,不怕做庸俗导演。
主持人:很多观众朋友对于现在的情景喜剧他们的评价是说,观众的很多胃口现在已经被败坏了,他们笑起来会远远没有以前的频率那么高,因为现在的情景喜剧有很多的这些笑料,变得越来越庸俗?
英:我只相信收视率。
导语: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在春节期间,有一部情景喜剧《西安虎家》在全国各地上演了,距离中国的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已经是11年的时间了,当年《我爱我家》播出时的盛况,让很多的人认为,情景喜剧将会是中国最有市场的一种电视剧,然而一直到今天,当我们提起情景喜剧的时候,能够公认是精品的,还是只有《我爱我家》。11年来,都没有一部新的作品,能够取代它的位置,甚至还有人认为,现在的情景喜剧已经变得越来越庸俗。情景喜剧真的变得越来越庸俗了吗?让观众发笑是不是它惟一的目的呢?为什么11年来都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取代《我爱我家》。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要专访的是,中国情景喜剧的第一人,英达,正是他把情景喜剧带到的了中国,我们同时要采访的还有演员李琦,他是《西安虎家》的导演和主演,很多人都把他定位成一个情景喜剧演员。
访谈部分:
主持人:记得在看您的一个采访当中,您曾经说过,现在之所以人们还是那么喜欢看以前的那个《我爱我家》。就是因为在后来一直都没有一部情景喜剧能够超越它,我想问您的是,为什么11年的时间过去了,到现在为什么没有一部情景喜剧能够超越一开始的这一部?
英:我个人认为不能说没有超越,但是人们对第一部,总会有一个,特别惊喜的感觉,所以印象很深,就是从整体的艺术质量上超越《我爱我家》仍然是我的标准,但是也许这个标准我一生达不到的话那没有关系,情景喜剧不是为了夺戛纳奖的,情景喜剧是给老百姓每天看的,没有海鲜大菜,我们就吃家常菜。
主持人:能不能让观众笑起来是不是情景喜剧唯一的一个标准?
英:唯一的一个标准。如果一部情景喜剧不能让人笑,但是非常深刻,很感动人,甚至有悲剧效果,这个就算失败了。第一先得笑,然后再说其它的。
主持人:然后再往上,可以看到很多观众朋友对于现在的情景喜剧他们的评价是说,观众的很多胃口现在已经被败坏了,他们笑起来会远远没有以前的频率那么高,因为现在的情景喜剧有很多的这些笑料变得越来越庸俗?
李:庸是什么意思?庸,中庸,俗,大俗大雅,俗,民俗。
主持人:您不觉得这是一个批评的话。
李:俗民俗,我觉得好。
英:我只相信收视率。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情景喜剧很流行,用方言来演出,比方说《东北一家人》,李琦老师您演的,其中就是说东北话,然后这一次的《西安虎家》又是说的西安话,那么情景喜剧的地域性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趋势吗?
李:也不一定,普通话的还要做,你比如拍《中国餐馆》,我们还有大量的英语呢。
英:因为喜剧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是一件只能处于本土的东西,好莱坞有一个说法,叫喜剧不旅行,它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本土的喜剧才能真正赢得本土的观众。换句话说,好莱坞不可能用他们的喜剧打中国市场,那么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好,电视剧市场也好,留给我们喜剧的空间是很大的。但是具体到中国,这么大的幅员辽阔的国家,方言又众多,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存在着喜剧不旅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我爱我家》,那么就是在北京周边地区,或者是在北方地区,效果比较好。跨过了黄河,过了长江,尤其到了像岭南那些地方,它受的语言限制是太大了。
主持人:感受不到那种幽默。
英:对。(观众)觉得意思好像我也懂了70%,80%,但是不觉得可笑了,中间很多幽默就在那个毫厘之间,因此我们在语言上,这11年来,做了很多探索,希望让全国的观众都能真正理解情景喜剧的好处,欣赏到它的妙处。
主持人:喜剧是不旅行的,可是正是您把这个喜剧带到中国来了?
英:我把情景喜剧带到中国,其实做的最多一个工作就是本土化,然后尽量地摸到我们中国观众,中国喜剧,中国式的幽默本身的脉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把它能够本土化,哎,这个我们就成功了。
主持人:对于情景喜剧来说,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有时候甚至说,语言是不是幽默,是不是可笑,就是它成功的一个决定性的关键,那么现在就像您刚才也说到了,情景喜剧很多用方言来演出,那么方言比方说南方的观众他可能体会不了北方方言的这种幽默,北方也体会不了南方的(语言幽默),那假如说,方言喜剧成为情景喜剧一个趋势的话,最后它的路会不会越走越窄呢?
英:专攻某一地区,方言观众的同时,我们还是考虑到全国收视的,因为我们毕竟我们这是一个商业行为。
主持人:除了这个语言之外,情景喜剧现在可以说有一种模式,这个英达您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评论过,您把它叫做“乱炖”,就是说有很多很热闹,家里面的人很多,然后很热闹,各种各样的人物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家庭,然后在一块,这种模式是不是现在连您自己都很难去超越了?
英:我们现在一说好像是说,哎,英达你弄了一个情景喜剧,后来你们这伙子人现在逐渐的风格变成这样变成那个,我跟你说实话这都不是我们的风格,这些都是仍然还是舶来品,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自创出风格来,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自创什么新的道路,我们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学生,我们还在一步一步地,甚至可以说一步一屈地再学招。
主持人:那你有没有……
英:除了家庭类的这种大锅炖,之所以我们能够说出“乱炖”这个词来,我们显然是另有小炒,我们才敢说这么一个词。不然的话,这不是自断生路吗。我们现在也开创了其他类型的情景喜剧,这个还真是我们的某种创新。
李:其实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没想那么多,你比如说……
英:你为什么夹这筷子菜。是不是这筷菜太腻了。
李:比方说,我现在也在英氏的旗下……
英:创作核心里。
李:也在做导演,也在做主演,有时候也客串小角色。我是什么活都干,那在这个时候,我不会,情景喜剧他说舶来,我从他那儿舶来呢,他舶来是不是有水分,我从他那儿舶来不是又有水分呢?那么再加上,他舶来那点水分,他自己创造一下,我舶来的时候有点水分,我自己再创造一下。
英:加上每个人……
李:加上每个人的审美观念,这个东西它是个啥,就是个啥,其实它是一个大工厂,这个工厂就生产笑的。
主持人:你曾经说过,说情景喜剧是投资少,见效快,然后影响还大,可以说是一种短频快的剧种,在所有的这些投资电影电视剧里面,它的回收应该说是最快的,也是最方便的,那么这是不是这么多年来,您一直都在做这个情景喜剧很重要的原因。
英:起码是,原因之一,但是不是第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做情景喜剧,是因为它逗,我们这样的人,你要让我们捏着鼻子做悲剧,自己都经常笑场,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比较喜欢喜剧,天生性格里面有幽默,或者叫比较“贫”的成分。
主持人:但是也许有的导演,会认为说,对你会有一些不屑一顾,他会认为:英达你太商业了,你所做的这些东西,你现在所拍的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能够留得下来,能够流传下去的,全都是很商业的东西,看过了,就忘了,不需要再保留?
李:所以我们搞情景喜剧它短频快,你刚才说那个他以前也都说过,可是一个艺术家,我们经常诗情画意地说,谁把微笑留给了人间,那还有什么比把这么多欢笑都留给人间更伟大的导演呢。
李:至于作品是啥无所谓,你笑了吗?你因为我,因为我的技术手段你高兴了,你高兴,我幸福了。
英:我相信是这样,艺术就是给当今的人看的,如果谁脑子里想到,我这个艺术是要传世的,他一定是没搞成,其次,我既不承认,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商人,我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商人,我说这个话,是怀着对商人的敬意说的,我成不了商人,我就是一个艺术家,我现在就是一个艺术家,我现在能到最多的忍耐度,这是多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并且很多艺术家达不到的。
主持人:你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说你就算是吃了这个止吐剂你也没有办法来看完一集偶像剧,你看不了这个东西,假如说有人用同样的话来形容你的情景喜剧,说他笑不出来,他看到那些笑话会觉得很无聊,你会怎么想呢?
英:如果有人看了我们的情景喜剧喜欢,说明跟我是一样的人。如果有一天,我看偶像剧,不吐了,我没说吐,我说我看不下去,如果我有一天变成非常热衷看偶像剧,为我哭泣吧,那会儿的英达已经变了。
主持人:情景喜剧和喜剧的电视剧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是不是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区别?
英:实际上是的。这个笑声就是情景戏剧,情景戏剧非常简单,告诉你,这就是在剧场里拍的,这就是像小品,像话剧那样一个非常假定性的环境里,因此你可以听见周围观众的笑声,电视机里面的笑声,重新感染了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哪怕你只是一个人,因此,这个喜剧它是在一个规定情景里的,这个规定情景,就是我们的情景喜剧。
主持人:就是情景喜剧里面的笑声是它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英:是它最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没有笑声,就不是情景喜剧,它可以是非常好的其他喜剧,还有一些情景喜剧,没有语言,仅仅是动作,比如说,啊,也是一些上网的那些,一部分人非常爱看的,英国有一个,叫MR.BEAN,这么一个,憨逗先生,那个也特别可乐,都是那种喜剧小段什么的,那个虽然格式跟情景喜剧不一样,有时间可长可短,有的非常短,有的非常长,没有语言,基本上是哑剧。但是那是情景喜剧。为什么?
主持人:因为它有笑声。
英:因为它有消笑声。
李:就是表演者、观赏者,中间有一个第三者,那个第三者出来的声音,提示观赏者,因为他这个太小了,或者客观上有一个事情在帮助你,因为我们现在观赏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我们在家里面可以看到剧场里可以看到,都在家里,旁边必须有一个第三者,因为那是100,200,或者1000个观众,互相传染。在这儿没法传染,你很冷静,怎么办?加笑声,加上他提示你。
主持人:现在很多观众对您的定位,您是一个情景喜剧的演员,因为看到您最多的作品都是在情景喜剧里面,您自己会认可这样一个定位吗?
李:不管观众或者媒体怎么定位我,说我是啥都行,因为观众,观众他说你,啊呀,这人是个笑星,那他认为你就是笑星,你要欣然接受,你不很严谨的话,你拍完一个戏,同事把你忘了,导演把你忘了,你自己很快把这段历史也就忘了,你在这边也就是那么一滴水而已,你甚至都自己都觉得微不足道,我现在我觉着,我自己觉着,我在这个集体里面我很重要,我包括在这个集体里面走路说话的时候,我都要,哦,我装我得也装个差不多,要不然没劲。
主持人:在最近十年您经常会被别人问到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时候能够有一步作品能够超越《我爱我家》,您已经不想回答了,如果现在要超越它的话,依靠的会是什么呢?
英:依靠的是像梁左那样优秀的作家的再度出现,也许再出现一个梁左有困难,但是也许某个集体的智慧,能够形成一个梁左,这都是有可能的,这在剧作上更需要提高。情景喜剧现在如果想平地再拔起一个高峰来,只能靠剧作,目前其他的方面,甭管是艺术,还是技术上,真正还有潜力,值得挖掘的也就是剧作上面的。
主持人:好,谢谢二位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