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新闻夜话

访CCTV西部民歌大赛评委会名誉主席 郭兰英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29日 15:58


  主持人:刘雅薇 编导:李品华

  嘉宾:郭兰英 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评委会名誉主席

  播出时间:2004年1月20日 23:30 CCTV-12 (首播)

  重播时间:2004年1月21日 12:35 CCTV-12 (重播)

  导语:

  欢迎收看新闻夜话,今天我们要专访的是郭兰英,郭兰英在中国是最著名的民歌演唱家之一,在中国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等歌曲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中央电视台第一届西部民歌大赛邀请了郭兰英做评委会的名誉主席,我们在比赛的间隙采访了她,对于怎么样来保护中国传统民歌,郭兰英有她独到的见解。

  访谈:

  主持人:现在有一些民歌节全都是投入了非常大的资金,大制作的这样的民歌节,但是好多观众看了之后呢都不说好,这一次中央电视台办的这个西部民歌电视大赛,您是它的评委会的主席,您觉得观众看了会说好吗?我想大家非常相信您的话。

  嘉宾:这一次你们西部频道这个民族民间电视大赛,我是认为是办了一次好事,起码就在西部这部分,我听说是有三十几个民族,在这挖掘了一些就是以往大家不知道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就是从来没有人曾经听到过的?在电视上在其他地方?

  嘉宾:对,其他地方都没有听过。

  主持人:您过去也没听过是吗?

  嘉宾:过去有的听过,有的一些就没有听过。你比如说黑水族,那个歌就没听过,还有就是内蒙的那个,叫呼麦,这个呼麦,这次我们这些个评委,还有一些个老作家,作曲家呀,还有一些个写作家,都没听过呼麦,用人声,就一个人,可以出来三个旋律,三个音,而且同时发的三个声音,这个咱们春节节目拿出来大家就可以(看到)。

  嘉宾:怎么能用人生发出来呢,所以很罕见很罕见,发出来的这个声音很漂亮,而且层次也很厚,这个厚度,各方面的,我不懂音乐的,在这方面就是感觉到非常非常好听,而且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呢,从最低的HIGH A,一直到最高的HIGH A,这也是从来大家都没有听到的,就是在场的一些评委都表示,那我旁边也有人他说这也是没有听到过,最高的在HIGH A,低的也是在HIGH A,所以这种声音来讲,过去我没听到,起码我没听到过,所以我感觉到非常新鲜,感觉到我们祖国的艺术用语言没法表达,所以我觉得我自己这次到这儿来,不是说我是评委我来评,我评不了,我是来学的,我真是来学的

  主持人:有一次在浙江仙居办过一次南北民歌擂台赛,我看到相关的报道说,这个比赛的第一场比赛还没有进行过半,然后观众走了一半还要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觉得是现在的观众他们不像过去那么喜欢民歌了吗?

  嘉宾:我自己认为我不代表任何人,说我自己来讲的话,我觉得多少年了吧,这些年来咱们表现的舞台上也好,生活当中也好,各个方面表现的也好,都是一些个通俗的,这个通俗的应该是大家都应该懂,是不是,但是有的一些可能你刚才说的,因为我没有参加,群众不喜欢,那不喜欢呢也不是说我们的艺术不好或者是怎么样,实实在在地讲他听不懂,或者是他不接受,那你要看哪些观众,也得说你唱的是什么歌,表演的节目,是不是为群众来表演。

  主持人:可是您看有的人这么说,有人说只要郭兰英一张嘴,清灵灵的水,蓝莹莹的天,就像在眼前一样,可是现在的歌手再也不能像郭兰英那样。

  嘉宾:这个问题不是我来讲的,是不是,这个要人民群众来讲,我一再地强调艺术是从人民群众当中产生出来的,是不是呀,有些个民歌,他就是从民族民间,民间人民当中,生活当中提炼出来,他们唱的是生活,我们现在是城市里头的生活,比方这次唱的都是苦的,生活苦啊,比方有那个信天游,陕北的,陕西的,左泉的,各个地方的一些民歌,有的听不懂,他主要是语言的问题听不懂,群众也不好接受。

  主持人:可是您看您当初唱《南泥湾》,当初您唱《我的祖国》。

  嘉宾:你不要那么讲,你不要讲我,这个我的艺术我的演唱,我是听群众的,群众批准了以后,那就是我还有一点群众观点吧,对吧,再一个呢,我自己本身的生活是很苦的,也是从民间来的,那么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对这个民族民间的生活是熟悉的,所以听众他们也是了解我的,一听说郭兰英,她过去出身很苦,这就对了,这是一个他能接受的,第二一个参加革命以后唱的都是革命的歌曲,普通话,这他又听得懂,现在大部分在舞台上出现的都是通俗的,突然之间有咱们CCTV西部频道这个可能有的听众就接受不了,为什么,我自己感觉到,就是说我们过去媒介,往出推的,给年轻的一些演唱者或者年轻的一些孩子们,介绍的推荐的太少了。

  主持人:也有人说现在像流行音乐,像摇滚,包括像各种西方的音乐,已经变成了好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里面的一部分了,那我们现在来想一下,现在还有谁在自己的客厅里面,卧室里面或者是在办公室里面会放民歌呢,很少,现在中国人的生活里面容纳民歌的空间已经变得很小了,这个您同意吗?

  嘉宾:这个不是同意不同意的问题,现实就在那摆着,这个学习外国的东西是可以的,以前也有,但是学习了外来的东西要丰富我们自己的东西,我是主张这样,不是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跑

  主持人:1987年的时候您就在广州办了一个,郭兰英艺术学校,在您的学校里面,也会教学生唱民歌,你觉得怎么样做才能让这些孩子喜欢民歌呢?

  嘉宾:在我那个学校里头,我本身学校的宗旨就是民族、民间,可能有点强迫性的,你进了我这个学校,那就是民族、民间,你要学别的,我教不了,不是说不允许,你出去之后你愿意学什么学什么,但是你进到我这个学校来,我是四个字,“民族、民间”,就得给你介绍,教给你,给你解释,上课整个都是唱,西北民歌,东北民歌,山西民歌,河北民歌,我们祖国好多,还有新疆民歌,等等各个地方的,也就是各个地区的,也就是各个民间的一些民歌,他掌握这个。

  主持人:比如说像民歌,刚才您也谈到,他是在山间地头上唱的,这东西很难真正的把他舞台化、电视化,所以说有的时候把这些民歌拿到了电视上,拿到了舞台上,反而是变味了。

  嘉宾: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山丹丹开花,那你要用他们原来的那个语言唱的话,这陕北的,或者山西的,或者东北的,或者新疆的,你要完全是他原来的语言唱,那就不行了,你要普通话一些改变过来,创作改编,味道风格还是原来的,但是你得要把他改编的好,群众才能够接受,“山丹丹开花”(唱),那就接受不了,北京人就接受不了了,那就没办法,山丹丹开花,这不就接受,这不就普通话了吗,再一个作曲方面,一个调调唱一天一宿的少数民族,把他改编一下也挺好。

  嘉宾:推荐是我们的责任,这一定要推荐,这是一方面,推荐的问题就是其中有创作,要提炼,我不是说吗精华的东西要留着,把它越提炼越创作,把好的东西保留下来,这样就不会破坏原汁原味。这次在春节这么一个大好形势的中国年,推出去了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在大年初一的12频道推荐给祖国的人民群众,我还希望如果咱们要搞得好的话,还要推到世界上,我相信能够推到全世界,让他们来接受,我们的京剧不是世界上都在学吗,我们这个民族民间的东西,民间的艺术,将来弄好了也要推到世界上。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