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踢踏舞《大河之舞》来到中国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10日 10:26
编导:刘雅薇 主持人:刘雅薇
播出时间:2003年10月9日23:30 CCTV-12首播
嘉宾:《大河之舞》舞王和舞后
10月9日,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上演了国际顶尖的大型歌舞《大河之舞》,大河之舞被称作是“世界第一踢踏舞”,爱尔兰人把《大河之舞》当成是国宝,同时它也是世界上观众最多,赚钱最多的舞剧之一,得过音乐界最有影响的葛来美奖,在百老汇舞台上长演不衰。本次是《大河之舞》第一次在中国演出。在演出之前我们专访了《大河之舞》的男女主演,康恩·海斯和乔安娜·多利,在舞蹈团里他们被称作是舞王和舞后。
主持人:大河之舞的艺术总监朱利安先生说,这一次在北京上演的大河之舞,会是有史以来大河之舞最完美和最有艺术魅力的一次演出,真的会是最完美最有艺术魅力的一次吗?
女嘉宾:是的,我认为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舞蹈团已经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演出,我们为这次演出已经在一起排练了大约4个月,大家都很兴奋,而且是在这样一个雄伟的地方演出。
主持人:大河之舞号称是世界第一踢踏舞,但是我们发现,其中踢踏舞所占的篇幅实际上并不是很多。
男嘉宾:是的,因为我们选择的这种踢踏舞节奏非常快,需要投入很多精力,脚步移动很快,所以不能跳很长时间,打个比喻,这更像短途赛跑,而不是马拉松赛。这样快的节奏只能持续较短时间,而要穿插其它的形式在里面,比如其它形式的舞蹈或演唱,
主持人:大河之舞的演出时间一共有两个多小时,而且它没有一个连贯的剧情,我知道这一次很多买票来看你们的演出观众,他们对舞剧是没有什么了解的,那么你觉得他们欣赏起来不会有任何问题吗?
女嘉宾:我们整场演出的节奏有快有慢,每一幕的舞蹈都配有非常热烈的音乐,有乐队伴奏舞蹈,可能舞台上同时会有多达15多个演员在跳舞,而演唱的演员有8个,所以是一个很大规模的演出。每一幕的内容都非常紧凑,有自己的故事情节,内容不会有重复,主题是连贯的,而且每一小部分都有5-6分钟长度,所以观众不会觉得枯燥,因为一段舞蹈结束之后,就开始演唱,底下还有管弦乐队伴奏,形式各样,变化多端,剧情节奏紧凑,整个演出过程很精彩,这些东西都会令观众保持高昂的情绪。
主持人:我在有一篇媒体上看到一个这样的评论,就是说大河之舞的艺术水准是非常高的,对中国的观众来说,能够看到的,和它同样的艺术水准的演出,只有在前年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就是帕瓦罗帝那三位在紫禁城的演唱会,只有那场演唱会的艺术水准可以和它媲美。
女嘉宾:把我们和帕瓦罗迪和多明戈等三位来比较,很让我们高兴,我们以前曾经和一些像三大男高音这样的一流的歌唱家合作过,他们都很优雅大度,非常和气,我希望我们能配得上观众的期待,成功演出,甚至比他们更好。
主持人:我知道在你们的舞蹈团里面,为了保持那些群舞演员他们的新鲜感,在每天晚上演出的时候,如果这个演员昨天跳的还是今天这个角色,那么至少他今天在舞台上站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男嘉宾:在演出的时候,我们都有舞蹈场记人员随团,每天他会把出场的每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在舞台上的位置记录下来.每次演出的时候再做相应的变动,在每次演出之前,演员们都要根据本场次的新安排熟悉自己的位置。每个演员在位置上都会有变化,可以使得大家保持新鲜感。至于我们,因为我们两个是主演,角色不会改变,但是我们也会根据现场的感觉,或者伴奏的音乐,现场做一些改变。不过舞蹈团的演员人不会改变,这样能保证每次的表演都会很完美。总之,人员没有变动,变动的只是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女嘉宾 :对。
主持人:到明年可能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看到像今天这么气势庞大,气势恢宏的大河之舞了,因为从明年开始你们要削减人数。
男嘉宾:对。我们每次要外出巡回演出的时候,都有一大帮制作人员,经常要包两架大飞机。至于要裁减多少人……
女嘉宾:目前我们有150多人,每次演出都要一起飞往各地。削减人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去更多的剧院演出,去跟更多的人接触,以便打开更大的市场。但是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下一步会保留多少人,需要用多少的男演员和女演员,这个现在还不知道。
男嘉宾:我认为减少人以后,我们演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观众在观看表演时可以和我们更加靠近,看得更加清楚,在这方面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再也看不到像我们这次在中国演出的恢宏的场面了,所以减少人员有利也有弊。
主持人:我知道你们跳舞的时候,会穿一种特殊的鞋,这种鞋对你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书生手里面的笔,剑客手里面的剑一样。
男嘉宾:我们穿的舞鞋鞋面非常柔软,但是鞋尖部分是用纤维玻璃的材料做成的,就像半椭圆形的,鞋跟由纤维玻璃和塑料做成,鞋跟很高,比普通鞋跟要高,所以同时拍击两个鞋后跟可以发出很响的声音。跳舞时,即使鞋在半空中拍击,发出的声音和在地板上拍击时发出的声音也一样清脆。通过用鞋跟和鞋尖拍击地板,可以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同时女演员她们的鞋也要更灵活一些,这样她们能踩着很高的鞋跟行走并且发出很响的声音。
主持人:在你们舞鞋的鞋跟里面,还可能会装上小的迈克,装这个迈克的作用,纯粹是因为剧场太大了,为了让所有的观众都能听见,而和舞技没有关系吗?
女嘉宾:通常演出的体育馆或剧院很大,而且音乐声音很响,所以我们需要在鞋底装上装上迈克风,使得踢踏舞的拍击声音能够超过音乐本身,让大家都听得清楚,所以通常把迈克装在鞋底,紧挨着鞋跟,迈克的线穿过裤子和装在背后的电池连接起来。这样观众就很容易听清楚踢踏舞发出的生响,否则得很费劲。
主持人:大河之舞的第一代男嘉宾迈克.弗莱德,他曾经创了一个世界纪录,就是他每秒钟踢踏舞的速度是35下,这个速度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赶得上他,好多人至今为止,仍然对迈克的这个速度津津乐道,那么你们认为速度可以让踢踏舞更好看吗?
女嘉宾: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认为当速度非常非常快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拖沓,而且很优美。
男嘉宾:我们一直忙于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没办法把时间花在排练厅里的训练上。而且通过电脑系统来准确计算出我们的舞步每秒拍击地面的次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也许这次演出结束以后,我们会拿出时间用电脑系统来计算一下我们舞步的速率,也许我们的速度能和他一样快,没准儿更快,
女嘉宾;可能更快。我觉得康恩可能要比他(迈克弗莱德)更快。
主持人:跟其他的舞蹈是不一样的,跳踢踏舞是节奏比舞姿更重要,体力比节奏更重要,体力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从这个角度说,二位是世界上体力最好的艺术家?
女嘉宾:你这个问题问得对,年轻人刚开始学习踢踏舞时,有很多的动作,像手脚使用很频繁,体力付出很大。初学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晃动身体各个部分。你要教踢踏舞时,要不停的移动胳膊,移动身体,所以既要不停动脚,又要保持上身挺直,是一件相当不容的事情。
主持人:我知道为了这一次的演出,你们从爱尔兰运来了300多吨的道具,装了16个大集装箱,舞台上每一块地板全都是从爱尔兰运来的,而且随行的除了演职人员之外,还有木匠,很多人都说大河之舞的舞台包装是可以被当做范本让大家来学习的,那么假如说没有这样精美的舞台艺术,你们觉得你们的舞蹈还可以这样非常非常的吸引人,非常非常的打动人吗?
男嘉宾:舞台的这些道具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舞台地板之于我们舞蹈演员来讲,就像是音乐家的乐器一样,非常重要。地板一定要铺的正确,不能太硬,否则会导致我们受伤,这是主要原因,这是一个安全问题。这还仅仅是地板,所有舞台上能看得见的东西都要设计得很完美。比如灯光设计师,他要努力达到一种效果,就是在演出中突出爱尔兰特色的氛围。对,没有这些灯光,没有这些投影等舞美设计,我们也能演出得很精彩,但是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这些舞美设计其实就是精彩的一部分。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在演出时没有这些设计。在现在的舞蹈达到这样的完美形式之前,我们在形式上做了很长时间的探索。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
主持人:踢踏舞是爱尔兰的国粹,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发现大河之舞的第一代舞王迈克弗莱德他是美国人,你是第四代舞王,您是从小在澳大利亚长大的,你们全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
女嘉宾:迈克.弗莱德和我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我们都从爱尔兰移民到其它国家去了。当年爱尔兰陷入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就移居到英国、美国或者澳大利亚去了。我认为,这些人虽然移民了,但是还想传承爱尔兰的文化,所以他们尽管移民了,还是希望学习我们的舞蹈,将爱尔兰的文化保持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大河之舞舞蹈团的很多人都是在其它国家学习踢踏舞的原因。
主持人:就像踢踏舞是爱尔兰的国粹一样,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是很多的中国人,他们都知道踢踏舞,但是很多的爱尔兰人,他们全都不知道京剧,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
男嘉宾:大家来北京参观的时候就会知道,像京剧这样的东西是必须要看的。
《大河之舞》在北京的演出一共有6场,14号的演出结束后他们会前往上海,10月17号开始在上海演出4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