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本期内容更多

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03日 10:11

  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在孩子智力成长的同时,如何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本期《读书时间》节目,知心姐姐卢勤女士将同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主持人:这里是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开放演播现场,地点是在北京城南的百荣书店,欢迎各位参与我们今天节目的录制。有一项中小学生的调查,就是说如果父母可以有一个承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在这个结果出来之前很多人就猜测可能是想要有很多的零花钱,可能有很多可以自己支配的玩儿的时间。但是最后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在近4000名的中小学生的调查当中,有56.82%的学生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经常肯定自己;有54.67%的学生是希望爸爸妈妈不要经常说别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强。今天我们要谈的这本书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差不多表达了孩子们这种心声。今天我们就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女士,现在我们就用掌声有请卢勤女士。

  主持人:请坐,欢迎来我们《读书时间》做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您说您这本书是说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卢勤:对。是这样。很多书是应运而生的。就是经常有很多的孩子,很多的父母提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就给他们解答。我觉得现在很多家庭问题吧,父母都是带着真情,带着问题,带着烦恼来跟你叙说的。他只是寻找一种方法,或者寻找一种理念,所以我跟很多父母接触的时候都特别需要心和心的沟通,了解他,然后他再了解我,我把我的建议告诉他,可能对他会有点帮助。

  主持人:最初在组稿的时候,就说,说是写给父母的一本书。可是我们看起来的感受就觉得,其实父母和孩子共同来读更好。

  卢勤:就是这样的,我这本书叫《告诉孩子,你真棒!》,真正让眼睛亮起来的是孩子们,很多孩子看了兴奋得不得了。

  主持人:为什么?

  卢勤:因为他们告诉我,这本书刚出来有个孩子就给我打电话,说,我告诉你吧,我妈就老跟我说,你真笨,妈妈老说我真笨,终于有人告诉我你真棒了。结果他就告诉妈妈,妈妈,你要买这本书。


  主持人:看了您的书之后,您举了很多例子,说有很多孩子他可能跟自己的父母很难沟通,跟自己身边的长辈很难沟通,但是看到您的书就很容易沟通了。那今天我们重点谈的,是这本书的第三章的内容,就是关注孩子心灵成长,题目是“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在我们进行谈话之前先问问家长,然后问问我们的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家长更关注的是你们哪方面的成长?

  同学1:我认为家长最关注我的是我的成绩和我英语考的级数。因为我爸爸说,你只要级考好了,以后上初中就能什么考上好的初中啊,然后免去多少多少钱啊,但是关注我的心理一般都是说他心情比较好的时候,然后就说在晚上,晚上快睡觉的时候,虽说也关心我的心理,但是关心得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关心学习和成绩。

  家长1:我确实是比较关心儿子的心灵。他6岁了,该上小学了。社会上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说我想保护他,不让他知道,但是又怕他总有一天会知道,就是这种矛盾不自信的心理特别地多,这是我在教育他过程中最大的困惑。


  主持人:这些困惑你很难解决是不是?

  家长1:我一直在试图解决,但是没有找到什么特别好的方法。

  主持人:今天就再试一次,看知心姐姐怎么帮你解决。谢谢。

  卢勤:我觉得如果有困惑还是好事,她开始关注了,我现在觉得很多父母可能还没有关注。

  主持人:在您说“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我看您把尊严放在了第一位,而且您上来就说,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后边又说了一句,尊严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

  卢勤:对。这个尊严为什么放在第一位呢,这主要是从徐力的事情说起的,我真的是从徐力杀母的事件中得到的一种教训。

  主持人:您说到徐力,我们就先说徐力这个事,徐力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他因为母亲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就把母亲杀了,但是更多的具体细节没有,他母亲给他什么样的压力了,您能给我们说一下吗?


  卢勤:这个徐力在看守所的时候,我和他面对面谈过100分钟,当时我面对他的时候就觉的特别地震撼,因为徐力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也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他成绩也很好,但他为什么走向极端呢?徐力的妈妈控制了孩子所有行为,控制了孩子所有的时间。他的空间非常小,他妈妈基本上不把他看成是一个人,就是一个学习的工具,就在这样地逼他压他。最后呢,他就忍无可忍。就在他那天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看到妈妈正在看电视,他就想走过去看一眼,他说平常同学们说起电视里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妈妈发现了,大吼起来,我告诉你,我不会给你第二次考大学的机会的,你要考不上大学我就打断你的腿,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也没关系。徐力当时非常气愤,他心里想我已经很尽力了,你干嘛老跟我过不去?拎起书包往家门口走,就看到家门口有一个一尺多长的榔头,拎起榔头跑到妈妈房里,朝妈妈后脑勺咣咣咣打了几下,这样妈妈就死了。

  主持人:他在杭州看守所里面,您看了他四次?

  卢勤:我最后一次看他的时候,他哭了,他说我现在才知道天下的母亲都爱孩子。当时听到这话,他流眼泪,我也流眼泪了。我就看到眼前的19岁的男孩子,今天终于理解了妈妈,却永远地没有了妈妈。我就觉得爱和恨就像一张纸的两面,爱转化为恨就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恨要转化为爱却要付出一生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所以徐力就跟我说,给孩子留点空间吧,给孩子留点秘密吧,给孩子留点尊严吧。这是徐力让我转给所有的父母的一句话,所以我就把这个问题放在了第一位。

  主持人: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惑,对孩子的肯定多了,觉得这是蜜罐里泡大的,说不得碰不得。而且还会有这种事,他走上社会不光是说和碰的事,还要经历很多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磨难。所以您在书里提到第四点,心灵成长是需要磨难的。

  卢勤:对,其实就像天空一样,有阳光雨露,还有很多风风雨雨。有些风雨是小雨,还有很多大雨,还有很多台风都会刮起来,所以人生要经历很多的磨难,不经历磨难的孩子也长不大。

  主持人:在磨难这个问题上特别想问您的就是,对于我们大多数孩子来说,可能碰到的磨难不会是这么严重的磨难,或者有的时候不会经历什么磨难。

  卢勤:其实人的感悟都是在体验中感受到的,爸爸妈妈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怕孩子吃苦,实际上你剥夺了孩子的一个机会,孩子只有在自己亲身的体验中才能够有感悟。所以就要把机会给孩子,比如你摔倒了,爸爸妈妈不要扶孩子,让他自己爬起来。

  同学1: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些大人,觉得不把小孩当回事,像我刚来的那会儿,保安也是这样,跟特别欺负小孩似的,让我们出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卢勤: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个社会问题,不把小孩当回事,你看我们小孩都气哭了。

  主持人:是哪个保安啊,是他吗?他刚才也这样对我了,虽然我是成年人。


  同学1:可是那些家长带着小孩来的,保安就让进,就是我们自己来的小孩,保安根本不让进,根本不拿我们当回事,就直接说:出去。

  卢勤:我就说了,他让你出去你还能坐正中间说明你很了不起,你是怎么进来的?

  同学1:那是后来人来了,我才进来的。

  卢勤:你应该这样,当你看到保安的时候,你应该微笑地走过去:你好,叔叔,中央电视台是在这儿拍节目吗,我是今天请来的重要嘉宾,我能进去吗?

  主持人:还有,我也想说两句。保安是为了觉得今天我们要谈“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我们也是说好了,觉得要给你一点磨难,你看你就受不了了。

  卢勤:不过,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发言很积极。他很有参与意识,我们再给他鼓鼓掌。

  主持人:你叫什么名字?

  同学1:我叫马彪。


  卢勤:我们给马彪一个爱的鼓励。棒!棒!棒!你真棒!马彪先生,你真棒!耶!

  主持人:您还提到“心灵成长七个需求”里面还有一个就是自由的问题,而且您切入得特别好玩,您说,现在社会都需要这种发散性的思维,也叫创造性的思维。我们老是说创造性思维,就是说你用创造的理念,还有创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时候的一种思维。您觉得培养这种思维,很关键的是自由,是思想和心灵的自由吗?

  卢勤:对,是这样的。人被束缚了没有自由了,就没有了创造。他真的需要把空间打开。孩子能够自由地想像一些问题,这样他的头脑不受约束,他才能想像,有创造的动力。标准答案有时候束缚了人的头脑。你看有个孩子,5岁,妈妈跟他讲故事,讲大灰狼怎么怎么坏,小白兔怎么怎么好,小白兔怎么战胜大灰狼。讲完以后孩子就很困惑,问他妈:为什么大灰狼就坏,为什么小白兔就好?他妈就急了,“啪”给他一嘴巴: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然后孩子还依然问这个问题,最后也没有得到解答。后来就不吭气了,以后也不问问题了,他就学会了小欺大。后来他就去欺负别人。我就觉得很多创造性的思维,是在孩子童年的时候产生那些想法,没有得到保护,然后就过去了。

  主持人:就是家长这种缺乏想像力,缺少童话色彩,沾染到孩子身上,其实对孩子是特别不利的一件事情。

  卢勤:是这样的。其实我们国家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所以今天特别需要有创造精神的孩子,那么这些创造精神哪里来?要给孩子一个充分的空间,让他去想像。

  主持人:这个“心灵成长”我们说到第六个,您在书里写的是心灵成长需要包容。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孩子错了的时候,有什么事情觉得不能理解的时候,尽量去理解他,后来看了书以后觉得,我这种想法太简单了,您的含义更深一些。


  卢勤:我写“包容”是看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启发。有一个美国士兵从越南战场回来,在旧金山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说我要回来了,但我要带一个朋友回来,我这个朋友在战争中踩上了地雷,炸掉了一个胳膊和一条腿,我让他跟我住在一块儿。他爸爸就很不高兴,说,你想没想过,你把这样一个残疾人带回家会给我们带来多少麻烦?我想你自己回来吧,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儿子把电话挂了。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收到了从旧金山打来的电话,说你儿子死了,说儿子是坠楼而死,判断为自杀。当爸爸妈妈悲痛欲绝地赶到旧金山的时候,跑到太平间里头,掀开布一看,儿子没有一个胳膊和一条腿。原来这个受伤的孩子就是他自己。当他知道爸爸妈妈不能包容他的时候,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就很受震撼,当一个孩子出现变化的时候,父母不能包容,这孩子就没有了希望。所以我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包容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在不停的犯错、知错、认错的过程中长大的。但是如果说,爸爸妈妈不能包容孩子,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的前程就会非常地暗淡。

  主持人:“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中,最后一个是梦想。梦想对您来说是感同身受的。

  卢勤: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最大的梦想,就是小的时候,觉得是不是要当“知心姐姐”呢?

  卢勤: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时候您多大?


  卢勤:那时候我上小学四年级,10岁,我看了《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就特别喜欢,然后我就给“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回信。“知心姐姐”说:卢勤小友。我当时对这个名字感到非常地亲切,一下子产生了一个梦想,我也想当“知心姐姐”。于是初三我就决心已下,考人大新闻系,毕业以后到《中国少年报》当记者,当“知心姐姐”。等我上了高三,大学的校门就关闭了,没有大学可上了,只有一颗红心了。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四年之后我就调到白城地区知青办,到知青办做了六年,后来还当了知青办的副主任,就成了知青的“知心姐姐”,他们有什么苦恼来找我。后来就通过团中央组织部和中组部把我调回了北京,1979年6月我就正式跨入了《中国少年报》的大门,那天我真的流下了眼泪,我没有想到一个知青童年的梦想能实现,我那时候就下决心在这里工作一辈子。要听起来也挺神奇的,但是我真的觉得我很幸福,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主持人: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谈完了“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总结一下就是需要尊严、宣泄、肯定、磨难、自由、包容,还有梦想。今天我们谈话谈到这儿,卢勤老师,我们现场的不管是同学还是家长,在他们提的问题当中,我终于感到他们关心的不光是分数,也关心孩子的心灵关心成长。跟我们做这期节目的目的一样,我们觉得希望家长,孩子的身体健康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需要关注,通过我们这期节目,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孩子的心灵成长更需要关注。打开书本,开阔眼界,走进《读书时间》,你我相互交流。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儿,谢谢卢勤老师!谢谢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

(编辑:小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