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5日 17:22 来源:
![]() | |
1914年6月18日出生。原名谢洪坤,曾用名谢俊。原籍广东番禺,生于天津。建国后,他先后在《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儿女英雄传》等影片中,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1958年他主演《林家铺子》,名动一时。
1955年,谢添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的学习。后导演影片十余部,其中《小铃铛》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一等奖;《甜蜜的事业》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茶馆》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他导演的电视连续剧《那五》,于1989年获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一等奖。
演出影片
1936:《夜会》、《清明时节》、《生死同心》1937:《压岁钱》、《社会之花》、《梦里乾坤》、《四千金》、《母亲的秘密》、《马路天使》 1941:《风雪太行山》 1946:《圣城记》 1947:《追》、《郎才女貌》 1948:《满庭芳》、《深闺疑云》、《十三号凶宅》 1951:《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儿女英雄传》、《走向新中国》 1952:《六号门》 1954:《无穷的潜力》 1955:《罗小林的决心》 1957:《风筝》 1958:《林家铺子》 1961:《洪湖赤卫队》 1993:《老人与狗》
导演影片、戏曲片:
1958:《探亲记》(与桑夫合作) 1959:《水上春秋》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春暖花开》、《欢天喜地》(与陈方千合作) 1961:《洪湖赤卫队》(与陈方千合作)、《花儿朵朵》(与陈方千合作) 1962:《锦上添花》(与陈方千合作) 1964:《小铃铛(与陈方千合作) 1965:《华北区业余话剧歌剧观摩演出会》(上集,与伊明合作) 1977:《春天》 1979:《甜蜜的事业》、《七品芝麻官》(戏曲片) 1980:,《丹心谱》(与郑国权合作) 1982:《茶馆》 1984:《生财有道》 1986:《小铃铛续集》 1988:《烟花泪》(戏曲片)
获奖情况:
《小铃铛》(1964)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甜蜜的事业》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茶馆》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 电视连续剧《那五》,于1989年获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一等奖
![]() | |
李秀明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国银幕上曾经闪烁一颗耀眼明星――李秀明,她在当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十余年过去了,越来越多新晋明星占据着人们的视野,但是许多人仍然珍藏着当初对李秀明那份纯美的悸动。
简历:
生日:1954年12月9日
籍贯:河北大城
出生地:天津人
从艺经历:1972年初中毕业后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 ,1973年结业后留剧院任演员,1976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后系统学习歌唱艺术,于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电影作品:《春苗》、《年青的一代》、《巨澜》、《大河奔流》(上下集)、《甜蜜的事业》、《今夜星光灿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孔雀公主》、《秋瑾》、《山林中头一个女人》、《你的微笑》、《红楼梦》(饰元春)
获奖情况:
因成功塑造了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四姑娘形象,获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5年,电影《春苗》让在人们文革结束前夜看到了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李秀明。那种纯真眼神和清澈笑容让人宁静,而坚忍内秀的气质总牵动着人心。在70年代后一半时间里,她就是百姓心目中梦幻的代表。
当初李秀明未满二十岁,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做演员。一次教学走场演出中,北影著名老演员陈强独具慧眼,看准她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于是刚刚踏上舞台的她得到机会转向银幕。李秀明独特之处在于,她的表演真挚,言行朴实,那双深邃传神的眼睛即使不演戏时也带着三分神采。论外形她不是突出地漂亮,但气质纯净,具备一种震撼力。
从影后,李秀明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活泼可爱的林岚,并主演《春苗》;1977年在《巨澜》中扮演饱受旧社会苦难的花鼓艺人凤妮;1978年,在著名导演谢铁骊的《大河奔流》中,她出演女区长宋敏,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展现出来,获得好评;同年李秀明参加拍摄喜剧片《甜蜜的事业》,塑造了一个热情奔放、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年轻姑娘唐招弟;1980年,她主演的《今夜星光灿烂》和神话故事片《孔雀公主》取得轰动性成功,人们用今天追星族的能量热情喜爱着她。一提到李秀明,大家就联想起美丽善良的孔雀公主,这个来自奇幻玄妙神话国度的仙子,走路象舞蹈一样轻盈飘逸,贤淑、识大体,用神奇力量帮助爱人造福百姓。李秀明和孔雀公主合而为一了。
1981年,孔雀公主在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扮演四姑娘许秀云,这是一个遭受欺凌、饱尝精神痛苦的女性,但仍对生活、爱情满怀希望。她以真挚凝练的表演讲述四姑娘性格温良软弱却遭遇凄苦不幸,同时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是李秀明的表演功力进入新境界的里程碑,她以次受到专家和观众们好评,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八十年代国产电影陷入低迷状态,而北影厂当家花旦李秀明也青春不再,她把精力稍作调整,拜名师学习唱歌,苦学几年后终于在北京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之后选择了离开。九十年代初经济大潮席卷神州,李秀明安静地“下海”了。那是38岁时,她随丈夫旁听了一堂营销学课程,看到另一种与演员截然不同的人生,由此萌动了经商念头。李秀明稳扎稳打,先到北京财贸学院进修“市场营销”专业,两年后和丈夫在北影厂门外办起了运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人们熟悉的“大家宝”薯片就是李秀明公司的产品,昔日沉静质朴的姑娘和畅销大众消费品薯片能够结为一体,不能不让人感叹生命的能量以及人生变数。受美国“品客”薯片启发,1993年李秀明夫妇绕过当时“造钱机”行业房地产和股票,选择了既苦又累、投资回报慢的实业――生产薯片。从原料薯粉、机械设备到包装桶用纸,生产线上的东西全部需要进口,需要上亿元投资,李秀明夫妇顶着破产的压力干起来。1997年底“大家宝”薯片上市,恰逢京城超市如雨后春笋,为“大家宝”铺开畅销路。1998年“大家宝”销售收入4000万元,占据国内相当大的市场,形成与“品客”薯片平分秋色的势头。
对李秀明来说,市场和银幕同样精彩,而且更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智慧和勇气。从转型尝试到取得成功,其中付出多少辛苦,只有李秀明自己清楚。和同时代演员中也是经商致富的刘晓庆张扬的姿态相异,她一直低调干着自己的实业,以至于少有人知晓“大家宝”薯片的老板竟然就是那个怎么看也不象能做出大盘企业的李秀明,这有点像她当初塑造的银幕形象,坚忍执着,追求完美。
有志者事竟成,人生难得做对一件事,而从优秀演员到成功企业家,李秀明把人生活出了两次风采。
![]() | |
凌元
凌元,女,中国电影女演员,1917年3月生于吉林。原名张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失学,后在长春百川医院任助产士。1937年入满洲映画协会表演训练班,同年在影片《壮志烛天》中饰演母亲一角。1946年起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1951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60年在影片《红旗谱》中饰演忠厚、善良、贤淑的中国北方农村妇女的形象。1962年主演影片《锦上添花》,表演轻松自如。从影五十年,塑造了百部影片中农村中老年妇女的银幕形象,以喜剧见长。
参与影片:
九九艳阳天 (1999)
冬冬的故事 (1998)
红楼梦(第四部) (1989)
红楼梦(第二部) (1988)
红楼梦(第一部) (1988)
没有爸爸的村庄 (1988)
点点滴滴 (1987)
人间恩怨 (1987)
党小组长 (1986)
将军的抉择 (1984)
生财有道 (1984)
哑姑 GIRL(1983)
归宿 (1981)
欢欢笑笑 (1981)
邻居 (1981)
甜蜜的事业 (1979)
黑三角 (1978年)
峥嵘岁月 (1978)
山花 (1976)
向阳院的故事 (1974)
汾水长流 (1963)
花儿朵朵 (1962)
锦上添花 (1962)
春暖花开 (1960)
江山多娇 (1959年8月)
金铃传 (1958)
马兰花开 (1956)
平原游击队 (1955)
。
1938:壮志烛天 明星的诞生 万里寻母 蜜月快车 微笑的大地 国法无私 1939:富贵春梦 慈母泪 1940:人马平安 风潮 1941:家 篱畔花香 龙争虎斗 1944:绿林外史 百花亭 夜半钟声 一代婚潮 1950:内蒙人民的胜利 高歌猛进 在前进的道路上 1954:一件提案 1955:平原游击队 1956:马兰花开 祝福 1959:水上春秋 1960:春暖花开 红旗谱 1962:锦上添花 1978:黑三角 1979:甜蜜的事业 1981:归宿 欢欢笑笑 邻居 1984:生财有道 1991:喜剧明星
![]() | |
李连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43年10月出生,河北省人。毕业于北影电影学校表演专业,并留任北影演员剧团演员。从影近三十年,曾在二十多部影视片中饰演角色,主要有《小二黑结婚》(饰乡文书)、《海霞》(饰陈小元)、《决裂》(饰杨志豪)、《甜蜜的事业》(饰田五宝)、《伤逝》(饰小东西)、《李四光》(饰杨秘书)、《神秘的大佛》(饰小和尚)、《海囚》(饰潘阿炳)、《夕照街》(饰陈先生)、《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饰翻译官)等影片以及《落榜以后》、《丁笑生》、《蔚兰色的迪斯科》等。其中,《甜蜜的事业》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此外,他还参加过数部话剧的演出。近年来,在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电视剧中,也有精彩的表演。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 | |
于淑珍1937年出生,河北人,1956年参加职工文艺会演获大奖,随后调入天津歌舞剧院任歌唱演员至今。于淑珍从事歌唱事业四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民歌、各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深深扎根民族音乐沃土,并借鉴西洋传统唱法,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的歌声圆润甘甜,亲切感人,格调清新,素雅而质朴,富有独特的魅力。她的歌唱以抒情见长,善于把握各种地方音乐的特点和韵味,融会贯通,既能显示北方歌曲的质朴明朗,又具南方的柔美细腻,恰到好处地表达作品的意境和深度,人们赞誉她的演唱“高如行云,低如流水;声从情发,歌由心飞。
责编: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