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频道 > 相聚――《流金岁月》 > 正文

编导手记

央视国际 (2005年12月31日 15:36)

  从我接到作《知音》这部影片开始,心中就始终有着一个结。一个因王心刚而起的结。小时候,在那个高度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年代。在有限的那十几部的影片里,我不知看了多少遍《红色娘子军》,《侦察兵》,《野火春风斗古城》,王老师在其中所塑造的每一个革命军人的形象,都无不令我当时是热血沸腾。可以说这种正面宣传是积极的有效果的,至少在我童年的一大段时期内我是要立志当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的。尽管最终随着心智的不断健全,使我渐渐意识到了打击敌人不仅仅可以用枪来完成,世上还有一种叫做文字的东西,他同样也能很好的来完成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当然这是我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悟到的。就这样我选择了后者,并在若干年后机缘巧合的能和王心刚老师再次碰面,并负责做一期由他主演的影片《知音》,其出在请王心刚老师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出奇的顺利,之前就听说王老师不好请,他也重没参加过任何电视谈专栏节目。并听说《艺术人生》多次请他也都是无功而返。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次难度很大的任务。这也使我在打电话之前就盘算好的许多的应对方案。可没想到在请他的那天就在我方案刚进行到第二步的时候。电话那段便传来了王心刚老师肯定的话语。这出乎意料结果倒是有些令我手足无错,语无伦次起来。以至于最后我以老乡为由和他套起了近乎。兴奋的情绪持续了两天,但事实再次无情的证明了“乐极是会生悲的”,第三天下午一个电话打来。王老师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参加节目。任由我怎么游说都是徒劳的。接下来现实再次了验证了一句真理“不放弃就有希望”,录制节目的时间在一天天的临近。前期采访也在一步步的深入。一次我去采访这部影片的导演谢铁骊,其间提及此事,他说可以帮我试试。没想到事情就这样在我多了一嘴后,峰回路转了。节目录制中我看到了一个与之前印象中完全不同的王心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心刚在这期节目中的微笑次数比历年来他在媒体中的笑容总和还要多,甚至激动之处他还起身多次致谢,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年之后还有如此多的影迷在执著的喜欢着他。正像现场一位影迷所说得那样他是因为王心刚的谦虚正直和善良才如此的喜爱他的,同时也应他对名利的淡泊而更加钦佩他。

  在作这期节目时我再次感受到了这些老一代艺术家们在对待工作上的认真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谢铁骊导演 王心刚老师 及林默予和张瑜他们都使我感受到了一份发自内心地感动,他们会为了我所需要的一份资料来翻箱倒柜甚至不辞辛劳的去求助朋友帮忙。每当提及当年拍摄的情景时他们更多的是表达着对老伙伴的感谢以及对逝者的怀念。而每每总是忘记提起自己,在交谈中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真诚与透明,甚至有时会感觉他们的心灵依然还停留在过去的岁月中。以至于我每次做流金岁月内心都会被这些可敬可爱的老艺术家们彻底的感动一次,犹如凤凰涅磐。使我感受到在品味他们的从艺生意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自己人生的再次梳理。

责编:赵蕾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