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编导手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7日 17:03 来源:CCTV.com

  关于“鸳鸯楼”:

  听说“鸳鸯楼”这个词,还是从接到《鸳鸯楼》这部影片开始。这个讲述一座青年公寓里六对大龄青年夫妇各自生活片段的影片,带给我的第一个疑问就是:什么是“鸳鸯楼”?

  “鸳鸯楼”是20世纪80年,一些单位机关专门代为新婚夫妇建造的青年公寓,而且,在郑洞天导演的《导演阐述》中得知:影片的外景拍摄的“鸳鸯楼”,就是位于北三环西路路南双安商场南边的两座高楼,直到今天还写着“青年公寓”几个字。

  或许路过那里的人都还记得就算今天看起来依然气派的青年公寓楼,可是您知道吗?就是这样的“鸳鸯楼”,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特色“产物”:那老式的电梯、狭长的过道、拥窄的房间,处处都记录着20年前刚刚从大杂院搬到单元楼的人们最初的那种生活风貌。

  可别小看这一特点,也正是这个特点,是导演郑洞天的创作来由呢!――一会说,先说说“住”在这座“鸳鸯楼”里的几对“鸳鸯”――

  关于六对“鸳鸯”和明星班:

  郭凯敏、宋春丽、肖雄、刘信义、宋晓英、赵福余、赵静、郭旭新、赵越、何伟――这就是住在“鸳鸯楼”中的鸳鸯们。

  电影《鸳鸯楼》是北京电影学院85表演干修班的毕业作品,在这个号称85明星班的集体里,除了上面介绍的几位演员外,还有李凤绪、姜黎黎、唐国强等等一大批当时中国影坛星光奕奕的“明星”。1985年――1987年,已经个有成绩的他们从各大电影制片厂或文艺团体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专业的表演学习和训练。

  虽然有的人认为他们只是为了拿一个大学文凭,可是他们自己却知道两年的学习时光对于他们人生的重大意义――如果说北京电影学院85表演干修班,褪去了他们身上的光环与荣耀,将他们的表演做了集体的归零,那么也正是两年的学习,为他们插上了重新叱咤影坛的翅膀:郭凯敏、宋春丽、肖雄、刘信义、宋晓英、唐国强――这一串名字,就是证明。而他们重返影坛的第一部作品,正是电影《鸳鸯楼》。

  本期的《流金岁月》,到场各位嘉宾的谈话能让您有更深刻的感受。

  关于《鸳鸯楼》的意义:

  在写这期节目的文案之前,不止一次的想:影片的灵魂是什么?在哪里?影片留给人们的是什么?

  开过了几次策划会之后,思路逐渐的清晰起来:20世纪80年代!铭刻、记忆和感怀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人文气息、社会生活。

  在每个从那个年代经历过的人心中,都有共同的记忆符号: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黄土高坡》、《军港之夜》、《一无所有》、牛仔裤、烫头发、化装、金庸、琼瑶、来中国的外国人、去外国的中国人……太多太多。

  另一方面,长期居住在大杂院中的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后,思想、行为、意识都有了变化:就像人们曾经常说的:楼上楼下,住得越来越近了,可交往却越来越少了,彼此越来越孤独了。

  对于20世纪80年代这些特点,导演和编剧都巧妙的设计在影片《鸳鸯楼》中六对青年夫妻各自独立的生活里,看似平淡的嬉笑怒骂、言谈话语,其实蕴涵着无限的意味。而这点,也正式给几为参演的演员感触最深的。

责编:赵蕾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