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追忆75.8水灾 编后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30日 13:36 来源:CCTV.com

  不是哪一个人都清楚这件事;

  不是哪一个人都能够讲清楚这件事;

  更不是哪一个人轻易能给这件事下结论。

  这件事就是发生在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地区的一场水灾,又被称为75·8水灾。

  1975年8月,一场千年难遇的大雨,让驻马店地区的26座大中小水库垮坝,其中两座大型水库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的垮坝,更是让500多万人受灾,100多万人遭受严重打击:生产生活资料被洪水冲的一无所有!数万人伤亡!

  有不少人研究这件事。他们有各自的出发点、有各自的讲述方式。

  本节目主要围绕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死守薄山、宿鸭湖水库,炸掉班台闸进行,这三个部分内容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所在。遗憾的是那个1958年当地农民自发修建的宿鸭湖水库,这个当时亚洲最大的平原水库,修建它的35公里长的拦水大土坝,农民们只用了100天!关于水库的前前后后,事情很多,因为节目篇幅所限,始终找不到机会全加进去。

  尽管很多当事人还活着,尽管他们都想更多地去说这件事,可是,很遗憾,没能让他们尽情地去说。节目只选取了他们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并且试图通过这些事情串起这件事。

  比如板桥水库垮坝时的情景是什么样子的?水文员只能讲他视野内的;坚守岗位的发电站的职工也不可能知道其它地方的情况,那就只讲他看到的。

  真实就是力量,因此,他们的讲述真实而有力。

  我至今也想像不出洪水从水库奔出,浪头高10米是个什么情景?洪水奔出45公里后,浪头还有3米高又是什么样子?

  从关于洪水过处的悲情叙事中,可以了解一些。但这不是我想要的,因而舍弃了不少这方面的采访内容。毕竟,用他们的眼泪、酸痛再次勾起更多人的眼泪和酸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道德的。我认为。

  很多研究者总想追究造成这次水灾的责任人,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两个派别的人都在试图减少水灾的损失,都在救更多的灾民。水库的人面对1605毫米的降雨更是无能为力。

  即使在现代社会里,北京曾经的一场大雪、一场大雨就让北京交通瘫痪,30年前的人又能怎样呢?

  弄清水灾的原因总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建树性的东西,对于灾害预报预警机制的建立、应用,无论是大到水利、交通,还是小到居家的灭火器,凡事总是要预则立。

  中原人民很朴实,很真诚,他们很愿意让世人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不避嫌因而更显无私。

  30多年过去了,如果你仍然能从节目中看到当时他们的不容易,如果你恰巧是个先富起来的人,你真的应该去帮助那里的人们,投资、或者做些慈善事业,因为那里确实不富裕。

  毕竟,75·8水灾影响和制约驻马店地区经济发展长达20多年。


  编导:方新中

责编:李菁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