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975年8月4日,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终于下了一场小雨,而此时,河南省有关抗旱的会议正在郑州召开。
同期:王全书(河南省政协主席):
![]() | |
王全书 |
当时我是省委办公厅的秘书,省委正在省委第三招待所召开地市书记会议,这个会议还有抗旱的内容,也有防洪,还有抗旱,因为当时旱情很厉害,河南领导干部说,什么时候抗旱大雨就来了.
解说: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正是进行经济调整、各项工作开始逐渐走向正轨的时期,然而在这令人欣慰的形势下,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却连续干旱,整个7月份,没有下一滴雨。
解说:1975年8月5日,来自太平洋的“3号台风”穿越福建、江西后,从雷达监视屏上突然消失,它会到哪里去呢?
同期:田龙(河南省水文局 高级工程师):
![]() | |
田龙 |
5号晚上21点就到了湖南常德,到了常德 方向转了,它不是朝西方向去了,这个时候到常德,往北,往河南方向拐去,说到了6号晚上21点,到了我们河南和湖北交界,这个地方就是桐柏县,到了桐柏县这个地方徘徊。
解说:“3号台风”在这里又与正好南下的冷空气发生剧烈的碰撞,驻马店地区雨量突然加大,8月5日下了一整天。
8月6日的驻马店地区遍地是水,但是雨还在下。转眼之间,旱灾变为涝灾。
8月7日的雨量最大,那雨量到底有多大呢?
这是泌阳县林庄村民陈加三的家,作为一个雨量测量点,他在这个院子里面测出了这一天的雨量。
同期:陈加三(林庄雨量站测量员):
![]() | |
陈加三 |
这个雨量筒是搁在院子里的,我采取啥措施呢,因为风比较大,雨也比较暴,霹雳火闪的,我采取换帽不换筒,把它抱到屋里,用茶缸一杯一杯到量杯里,把数计下来,具体情况呢,一天雨量是1059.3毫米,6小时雨量是830。
解说:这一数据超过了当时陆地降雨的世界最高记录782毫米;一天雨量也创造了我国陆地降雨的最高记录。
一年的雨量一天降下来了,就是因为“3号台风”在作怪。
同期:田龙(河南省水文局 高级工程师):
这三天的降雨,7号的降雨受台风的影响,前面5号还不受台风影响,因为当时台风从海洋过来的,它夹带着大量的水汽,相当充分,加上和北面南下的强烈冷空气这两个对峙作用相当强烈,因为夹杂大量水汽和冷空气一遭遇的话,产生大量水,再加上这个地方是伏牛山和桐柏山有个喇叭口的地形,这个地形对台风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它一抬升的话,它的强度相当大,所以由于地形的影响,也就加大了暴雨的量。
解说: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一带。
此时的驻马店地区平地积水已达1米。
同期:田龙(河南省水文局 高级工程师):
到了7号,雨就下得更大了,我到下午14点,就是下午2点,电传来一张雨量图,整个雨量图很大,当时驻马店这一块,驻马店、泌阳、方城、舞阳,就是75.8暴雨这一带,雨量图开了天窗,没有雨量,周围的雨量都是四五百五六百毫米,中间这一块空着,当时很着急,为什么没有呢。
解说:为什么驻马店地区的雨量报告没有报到省里?
提供主要技术数据的板桥水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同期:李歧山(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
![]() | |
李岐山 |
当时雨量筒也找不到地方放,以后等到雨慢慢小了,我拎着雨量筒找到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那个驾驶楼上把它固定起来,这个时候就不用人工抱着雨量筒进行观测了。这个时间就已经快八点了,还要定时向12个省市地区发报雨情水情。在这个报稿拟好以后呢,当时去发报,当时摇到地区邮电局,还没有说话,我们的总机房墙就倒了,把总机砸了,这时候通讯全都中断了。
解说:板桥水库的通讯是5日晚上8点中断,而省防汛办一直到8日凌晨4点还没有收到雨量报告,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位于淮河支流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于1952年建成,是建国初期最早修建的大型水库之一。截止5日8时,板桥水库已经多蓄水3200万立方米。刚刚还在抗旱,现在水一下子多了,必须要确定的是多蓄的水放不放?
同期:李歧山(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
我当时带着报稿,带着跟外面联系的情况去的。到了8183部队的通讯连,去跟人家取得联系,人家说我们这个电话也不中了,线路全都冲断了。我说用电台联系呢?电台全部关机,要也要不通。当时我们就提出来,你看你们能不能援助一下。当时,他们很慷慨。答复说,那你看你要什么?我说,从板桥到驻马店这是九十华里,这个中间的通讯怎样比较方便,当时给咱们弄了五部步话机,就是电影里王成那样的步话机,给了五台,给了三台大的电台,这就是6号那一天都给我们了。
解说:6日上午,板桥水库请求增大放水量,但是没被批准,理由是下游已处于洪水之中。
而这时,水库养的鱼顺水跑了出来。
同期:陈志家(板桥水库水产站职工):
![]() | |
陈志家 |
一分钟,光看到窜下来的鱼就73条,74条的样子,在这个情况下,为了保鱼,下午水库的副局长给我们水产站的领导打电话,让出船带着拦鱼网,到副溢洪道去拦鱼。船出发就6点半了,我们一共7个人一块去的,出发以后往南走,因为副溢洪道在南边,往南走到中间的时候,距离水库大概有一公里左右的时候,船就不听使唤,风很大!我们准备下去了,锚也落下去了,锚当时离地,风还刮着它跑,我就把锚又捞上去,一直折腾到黑,大概就是7、8点左右,船已经走不动了,发现船网飘上来了,船里面水全部都满了,网很沉,跟水面平了,网漂起来后,当时是机船带的网,把下面机船的方向轮缠住了,一缠住就灭火了,船就顺其自然飘起来了
解说:截止8月6日6时,板桥水库的水位上涨了4.2米。
8月7日早上,河南省防汛指挥部要求板桥水库闸门全部打开,可是这个电报水库没有收到。
同期:李歧山(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
到了7号下午4点钟,这个时候,天气突然间雨量加大,这个时候雷鸣电闪。雨跟瓢泼一样下个不停。这个时候水库的水位才开始猛涨。
解说:一路狂奔的“3号台风”,竟然在驻马店地区徘徊不走了!
8月7日晚上9点,水库水位距离坝顶只有2厘米!
同期:李歧山(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
咱们那一年,按历年的规矩到汛前都必须开防汛会议, 那一年没有开防汛会议,对板桥来讲也没有开,所以那些年头,经费上都比较紧张,板桥水库的防汛物资,草袋没一条,炸药没一两,雷管没一个,导火线没一个。
解说:什么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迅速撤离大坝,并且向上级发出紧急电报.
同期:郑道静(板桥水库派出所所长):
![]() | |
郑道静 |
那个防浪墙的水,呜呜地往底下来,淌着往下漫,看着危险了,特别危险了,开头发了7发信号弹,以后又发了6发还是几发,,总共发了两次信号弹,那都是定好的,底下开会都知道,一发信号弹,紧急了,赶紧转移,赶紧抢东西。
同期:范世德(板桥水库电站站长):
![]() | |
范世德 |
当时雷电交加,一看到打闪电的时候可以看到坝上的一些情况,一打闪电的时候,看到坝坡,下着的雨水顺着坝坡往下淌,后来又一打闪的时候,我看到坝上的值班人员慌着往南坝头,往防汛指挥部那个方向跑,大体停了有十几分钟的样子,又一打闪,我看到他们从南坝头又跑回来了,好象是抬着一个啥东西,体积大,但是重量又不是很大,我说李锐,你上坝上看看,看看他们抬着啥东西跑过来了,是干啥用的,这个李锐就顺着上坝了,结果停了一小会,他从坝上返回来了,他说他们抬的是一个木柜子,这个木柜子是当时水文站转移资料上去的一个木柜子,他们把资料倒出来以后,抬着空柜子过来了,就去堵大坝防浪墙到上头起闭机房去,吊桥那个地方有一个缺口,他们把木柜子放在缺口那个地方了,这个柜子是木料的东西,见水就要浮起来,他们又弄几块石头压到木柜子上面。李锐跟我说,他们用木柜子放到缺口那个地方,怕漂起来才用石头压住。上面现在已经开始从坝顶漫水了,通知咱们撤出去,这个时候在坝上值班的一个姓梁的,叫梁召林,他拿手电筒给我画了几个圆,我拿手电对着坝也给他回了几个圆圈。就把信号接通了,这个时候我通知值班的人员,把柴油发电机组一关,撤出去了。
解说:水库的人是撤出来了,可是下游群众能收到他们的警报信号呢?
同期:李歧山(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
这个时候水库也考虑到给下面送信,叫群众赶紧迁移,赶紧跑,咱们也想了一些办法,当时8183部队派去了一个通讯排长,带了照明弹,有枪,在10点多的时候,就开始,水位已经上来,这个时候我叫他把信号赶紧发出去。这个照明弹打出去,这个我亲自都看了,我说看看,第一次打五十米,一百米,那就根本看不清。
发电机停了,板桥水库一片黑暗,只有借着闪电的光才能看清楚水库的水位!
同期:范世德(板桥水库电站站长)
大体上在晚上10点钟的样子,我撤过去以后,当时指挥部房子里面坐的全是人,我找一个下脚的地方坐下来,这个时候用部队步话机对外联系,给党中央发加急电,开始是特特加急电,后来是特特特加急电,最后弄到四个特特特特加急电,就是要报告板桥水库的险情。因为当时雷非常大,非常低,对方接受步话机尽管距离不是太远,但是听不到,这边人说,特特特特加急电,那边人说,我在步话机里面都听得清清楚楚,那边人说你说啥,一直在打叉,气得这边部队上的人骂对方,骂对方他也听不清,他又打叉,你说啥呀。结果就一直发不出去。后来他们把步话机一个天线拉到室外去了,拉到室外一个雷把步话机给烧了。
解说:洪水开始漫过水库大坝,大坝是土坝,草皮很快被剥光,大坝背面的护坡土一层层被冲走。
大坝要垮!
同期:李歧山(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
这个防浪被冲倒了,这个冲倒就是一个小缺口,不是大缺口,不是几百米的两千多米的防浪墙全部推倒,它是部分的倒了。
同期:范世德(板桥水库电站站长):
突然听到了,就是屋外面有些人喊,水落了,水落了,作为我也是个技术干部,一说水落了,那就是垮坝了,这时候大家心情都非常沉重,在整个指挥部那个屋里面,可以说是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同期:梁玉峰(板桥水库职工子弟):
![]() | |
梁玉峰 |
接近一点的时候,听见哗哗的流水声,之后还有坝上值勤的说水降了水落了,后来又说垮坝了,垮坝了,都嗷嗷地叫垮坝了!这时候人都出来看,结果这时候雨也不下了,那时间还有电闪那样的呼啦呼啦的闪,垮坝之前还有几个大闪大雷。
同期:李歧山(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
雨也大,雷电根本就不住点,夜间时间都跟白天差不多。所以这个水下去的时候,它不是突然一下墙倒了,哗哗地流下去,声音不是那么剧变。所以也听到一些响声。当时,究竟有多宽,大坝冲垮多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1点半,8号凌晨1点半的时候,这个缺口冲得太大了,水位全部一下子下去了,这个时候水位下降得非常快。
解说:大坝冲跨了,可是原来下去捕鱼的7位水库水产站的职工当时就在不远的河道里。
陈志家(板桥水库水产站职工):
猛然间,呼啦一下我掉水里了,扑通一下往水里一掉,我当时脑子反映不过来,赶紧抓这个船,抓这个船抓不住,那个船还在翻滚,靠不近这个船,我就赶紧脱雨衣,我把衣裳全部脱完,光穿着背心裤头,又往上扒,扒上来以后,感觉海浪滔天,你翻上来嘛,我也不会游泳,翻上来以后,忽然一个浪又把你打下去了,半天上不来,那你一个人根本挡不住劲,身子都不由自主,在这个情况下,我看我要完,哎,最后也看不见,眼都睁不开,半夜里,最后抓住一个东西,也不知道是啥东西,估计是个机船的门,就死死地抓着它,抱着来回沉浮,反正在水里面听见,不管远近都是齐哭乱叫的人,那很惨的声音,大人小孩的声音,当时看不见人。
解说:陈志家是7个人中唯一幸存下来的.
1975年8月8日凌晨1点30分,板桥水库垮坝,决口处宽372米,深近30米。
水库水位急遽下降24米,接近7亿立方米水一泄而光。
同期:范世德(板桥水库电站站长):
应该是在早晨3、4点钟的样子,这时候天都放亮了,人都出来了,一看整个面目全非,这个时候水库的水已经基本上泄完了,只是水库上游坑坑洼洼的地方还存点水,整个水库泄完了,管理局院里面,整个房子全都不见了,再往稍远处看,板桥街整个都没有了,看了给人一个面目全非的感觉。
解说:板桥水库高程为120米,遂平县城高程为65米,宿鸭湖高程为50米。洪水就这样借着落差以浪高10米的势头冲垮水库管理局再冲向下游!
洪河支流滚河上的石漫滩水库,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
8月7日晚上8点半,水库水位距离坝顶只有5厘米!
同期:赵振东(石漫滩水库副主任):
![]() | |
赵振东 |
两个方案,一个是要炸掉溢洪道上面两面的溢墙,加大闸门的泄量,再一个预案是 因为那个时候闸门已经提不起来了闸门提到最高位置了 把闸门用氧气切开,切开以后呢 可以增大泄量,结果这两个预案都没有实现,为啥呢 水上来太猛,靠闸门北边已经冲垮了,人已经上不去了,闸楼上不去了 所以这个预案没有形成,因为水势太猛,雨量太大,结果闸没有炸成,也没有切开。
解说:上游的一座小型水库这时突然崩溃,洪水快速涌来。
同期:赵振东(石漫滩水库副主任):
当时,在大水下来以后,溢洪道整个泄量已经泄不及了,当时溢洪道上面的溢墙,现在还有砖砌的那部分是加高的部分 水上来以后,加高的部分全部冲掉了,闸门泄不及 闸门开到最高位置,开到最高位置,水还泄不及 还从上面漫,原来水泥砖砌 的结构全部都冲垮了,冲垮后,水漫坝后顺着坝的背水坡下去,整个坝的位置,这是原来的老坝头。这算是西边 那个地方是老坝头的东边。
解说:8月8日零时20分,石漫滩水库洪水总量已达2亿多立方米,超过水库的抗洪能力一倍以上。
水库的防浪墙被浪头打倒。
同期:李德贤(石漫滩水库保卫干事):
![]() | |
李德贤 |
当时水库在危险的时候,我从管理局出来,所有办公室的职工 就是刚才说的我们职工一路 就到这个位置,我是二十响盒子(手枪),压了5发子弹,鸣枪5声,管理局坝上的职工和底下的职工,全部撤退 到安全的地方,到山上去,附近的群众也是这样,统统都上山了。
解说:零点30分,大坝抵挡不住洪水,溃坝决口。
石漫滩水库决口处宽446米,深84米。2亿多立方米洪水让紧挨着的田岗水库的水位陡然间超过坝顶5米,田岗水库承受不住洪水袭击,瞬间垮坝。
同期:张永安(田岗水库炊事员):
![]() | |
张永安 |
当时那水头上来,我的妈呀,一声响,只听得人都在叫唤到处哭,可能是房子倒了。我被冲了30多里地,底下裤腰子穿了四种裤子带裤头,那都啥也都没有了,光剩下皮带和裤腰挂着在身上,一走到那里,人家就瞅见我,说,这不是田冈水库的炊事员吗张永安吗。他们那儿崩坝不吭声,叫底下淹的这么狠 那叫他倒到水里算了,他们还要我倒在水里 我说你要倒你就倒吧 我说我要知道,我就跑了,我要知道我还不跑我会落到这惨的地步,他们说,你看他冲的 身上血口子,甭理他了,给他个狗命吧。
解说:水库和田岗水库的相继垮坝,给下游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它还产生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垮坝后的洪水很大一部分沿着小洪河向下游涌去!
板桥、石漫滩水库的垮坝,7亿立方米的水大部分冲向宿鸭湖水库,而它南面的另外一个大型水库--薄山水库也要漫坝!
如果薄山水库垮坝,那它的4亿立方米水也将奔向宿鸭湖水库,已有12亿立方米水的宿鸭湖水库能否保住?
下游的几百万人民能否免除灭顶之灾?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