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助无助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8日 14:18 来源:CCTV.com

  童年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

  然而此时却有另外一部分孩子他们生活在这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他们能感觉到的却是一片寂静。

  访:我就简直不敢相信说自己的孩子耳朵聋了,我就特别伤心。

  难道他们就这样成为一个又聋又哑的孩子么?那么他们的命运将会怎样,又有谁来帮助他们呢?

  一个听力损失100分贝的重聋孩子,如今却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那么她的成长经历又是怎样的呢,她又是如何学会说话的呢,对于未来她又将有什么愿望呢?

  敬请收看本期《公益行动》《长江心里程计划》项目纪实——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正文:

  解说词:他叫皮子航,今年三岁半,看着活泼可爱的他,又有谁能将他与耳聋联系在一起呢? 3年前,他的降生,让这个普通家庭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解说词:然而一般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会说话能叫爸爸妈妈,可小子航到了2岁多的时候还是不会说话,家里人急忙把他带到医院检查,结果却令家人难以接受。

  采访皮子航妈妈:我就简直不敢相信说自己的孩子耳朵聋了,我就特别伤心。

  解说词: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这个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快乐,为此妈妈带着小子航四处求医,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医院,然而结果都是:孩子的耳聋无法治愈,只能终身佩戴助听器。

  采访皮子航妈妈:将来孩子大了他问我,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戴一助听器,别的小朋友为什么没有,我怎么给他交待啊?

  解说词:小子航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最好的助听器。即使这样,因为小子航耳朵不好又不会说话,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他只能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玩,每当看到小朋友们在一起做游戏,小子航总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加入这个快乐的团体,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啊。

  解说词: 随着小子航一天天的长大,然而至今儿子都没喊过爸爸妈妈,这是小子航的妈妈最痛心的事,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被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那么自己的孩子应该送到哪里呢? 难道儿子就这样变成一个又聋又哑的孩子么?他以后的命运又将会怎样呢?

  解说词:目前,在我国有听力障碍的人1770万,其中像小子航这样7岁以下的聋儿约80万,每年新生聋儿3万, 他们大多有残余听力, 一般3—5岁的听障儿童在经过专业的语训后,是可以开口说话,并能融入主流社会。然而,我国专业的聋儿康复机构却比较少,师资匮乏,远远不能满足那些期待开口说话的孩子的需求。

  解说词:为适应全国聋儿康复事业的发展和需要,香港特别行政区著名的爱国人士李嘉诚博士资助中国残联实施“长江新里程计划”创办了北京听力语言康复技术学院,培养专业的聋儿康复训练老师,为促进中国聋儿康复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解说词:贺熹荣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聋儿语训康复专业的学生,是由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资助的聋儿语训班的大学生之一 ,毕业后将成为专业的聋儿语言训练老师,帮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让聋儿开口说话融入主流社会。

  解说词:然而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她竟是一个左耳听力损失100分贝,右耳听力损失82分贝的重聋孩子,本来像贺熹荣这样的重度耳聋的人是很难学会说话的,可是她却能和别人流利的交流,那么她又是如何学会说话的呢?她的成长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解说词:在小熹荣还不到一岁的时候,由于身体不好总是发烧,打庆大霉素消炎针导致双耳失聪,那时候,妈妈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带着小熹荣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大医院,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孩子的耳朵无法治愈。

  采访贺熹荣妈妈:我说肝脏能移植,心脏能移植,为什么这耳朵不能移植呢,后来那个医生跟我说确实耳朵不能移植,因为耳朵那个耳蜗是一个在死骨头里头不能移植,真的我就愿意把我的耳朵移植给他,但是这个移植不了,这个我确实是绝望了。

  解说词:虽然医生说没希望了,可是爸爸妈妈还是幻想着奇迹的出现,依旧四处寻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足的家庭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专家告诉贺熹荣的妈妈,虽然孩子耳朵聋了,但是她的语言能力并没有丧失,可以训练培养她的语言能力。既然女儿的耳朵已经听不见东西,一定不能让女儿再失去语言能力,这是妈妈当时心里最大的愿望。

  采访贺熹荣妈妈:我就觉得我既然生了她了,我就要对她要负责任,我就想一定要把她培养成人既然能让他学会说话就一定要让他学会说话。

  解说词:从那时起妈妈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她学会说话,并到处去给小熹荣找能够让她语言康复训练的地方。可那时在北京还没有一家专业的针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的机构,为了让小熹荣能张口说话妈妈毅然辞去了工作, 自己试着教小熹荣说话。每次都是走到哪就教到哪,看到什么就教她什么。

  同期:这是绿色,绿色,绿色,绿色,对,那是红色,红色, 绿色的灌木,绿色的灌木树,

  解说词:可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那时候小熹荣的进步非常小,于是妈妈到处寻找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专家和老师,向他们学习正确教育的方法和窍门。

  解说词:到六岁时,北京市残联和第一聋哑学校开办了一个聋儿语训康复班,父母知道消息后马上给她报了名,在那里进行科学、系统的听力语言训练,让她逐渐学会说话。

  采访贺熹荣妈妈:那会教她说话我就想哪怕是会叫妈妈叫爸爸就行了,就是这么想的,我说她耳朵要听得见呢,她将来以后她不聋了就行了,慢慢慢慢会叫爸爸了,哎哟 ,太高兴了,真是太好了,能会说一句话了,后来我们街坊也说,哪怕她会骂咱们,咱也高兴,我不能这么说你说是不是啊。

  解说词: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爸爸妈妈为了让她更多的与健全的孩子在一起交流,以后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最终决定把她送到普通小学接受教育。小熹荣清楚地记得开学第一天她是高高兴兴地去学校的,然而,她却是哭着回家的。

  采访贺熹荣:同学们就盯着我的耳朵,因为当时我的头发还不是特别密,就是有点露,然后同学们就盯着我,哎,你这个耳朵上是什么东西呀,因为我那会还不会说助听器,我就手比划就是这个,然后我就这么比划,然后同学们更不理解了,哦,你是小哑巴吧,我就哭了,我自己一个人就哭了,然后呢我回家就告诉我妈妈。哎呀,妈妈你真是的,你让我得一个坏耳朵,我就特别生气我就觉得妈妈,你怎么能这样把我的耳朵弄坏了,然后我妈妈特别也伤心,其实也不能抱怨她,当时也不懂。

  解说词:每当这个时候妈妈都很伤心,常常偷偷地流泪,即便这样每次妈妈也从来不在女儿面前哭,因为她要让女儿看见妈妈最坚强的一面。

  采访贺熹荣妈妈:我从来不在她眼前掉眼泪,我在她跟前老是坚强的,我不能让她看见我软弱,我要是软弱了,我怕他遇到困难会退缩。

  解说词:在学校,听老师讲课是贺熹荣最大的障碍,刚开始上学时,她经常是一天下来都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每天妈妈干完家务活都要坚持给贺熹荣辅导功课,经常是辅导到深夜,别的小朋友都去玩的时候,而她还在学习。

  解说词:凭着这股韧劲,贺熹荣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每年她都被评为学习标兵、三好生,就这样贺熹荣坚强的度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北方工业大学录取,爸爸妈妈希望她学习会计。然而,当她听说有聋儿语训康复专业的时候,毅然地选择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习聋儿康复训练专业。

  采访贺熹荣:我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从小原来有这种痛苦的经历吧,也了解我们这些群体的他们的痛苦真心的希望就是所有耳朵不好的孩子能够学会说话。

  解说词: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刻苦小熹荣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还连续两年获得学校的奖学金。

  解说词:贺熹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聋儿在经过语训后是能够像健全人一样开口说话并能融入主流社会的。如今即将毕业的她立志要为聋儿语训康复事业做出贡献,用自己的爱心和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走出无声的世界。

  解说词:贺熹荣告诉我们她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更加热爱聋儿康复事业,每当休息的时候她都会到聋儿康复中心和这些聋孩子接触,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她还经常到这里与孩子们接触磨合,孩子们都喜欢上她的课。

  同期声:po,3遍,po,po,po,真棒,好,有进步。

  解说词:贺熹荣也学会了和孩子们交流,慢慢的融入他们的生活,经常与其他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在教孩子们的过程中她也深深的体会到当年妈妈教她时的不容易,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她心中的那份信念就更加坚定更加不可动摇了,为聋儿服务,帮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

  采访贺熹荣:我觉得说话对于每一个听(力)障(碍)的孩子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只有通过听才能知道语言是什么,我有义务的把所学的知识教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开口说话这是我一直坚定不变的愿望。

  解说词:2000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一亿元港币支持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其中600万港币用于聋儿语训教师培养项目,该项目计划2000年至2005年六年内,培养500名面向基层、应用型的聋儿语训老师。目前已经有很多接受过培训的老师走上了工作岗位,投身到聋儿语言康复事业中,他们在全国各地聋儿语训机构,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让孩子们学会开口说话,北京市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张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解说词:张老师是特殊教育学院语训班的第一批毕业生,任教一年以来,通过和这些孩子朝夕相处,她亲身感受着这些聋儿给各自的家庭带来的种种不幸和无奈。

  解说词:2004年小子航的父母在顺义区残联的帮助下,把小子航也送到了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来接受语言训练。爸爸妈妈希望小子航在这里接受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将来能够进入普通小学,融入健全人的社会。张老师就成了小子航的语言康复老师,开发他潜在的语言能力,教他说话。在这里像小子航这样不会说话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有很多,他们也都有着和小子航相同的经历。

  采访家长:说人家的孩子越长大越省事,我们的孩子越长大越费事

  采访家长:那每个做家长都希望孩子吧,望子成龙或者是望女成凤,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这样,但是我对他目前的这种情况不会知足的我还要继续给他康复 。

  解说词:父母把孩子们送到这里来接受语言康复训练,他们把孩子能开口说话的希望也都寄托在像张老师这样的语言康复老师身上。 学校在给孩子们上正常幼儿园所开基础课的同时,还给孩子们开设针对聋儿语言训练的课程,让孩子们既能接受普通教育,又能提高语言能力,为以后进入普通小学打下良好基础。

  同期:pa pa 黑 黑 黑色 黑色 色 色

  解说词:张老师每天都对孩子们进行听力训练和发音训练,通过训练让孩子们掌握简单音的发音,她让孩子用手去感觉发音时气流强弱的差别。 同期:航航手给老师好么?

  同期:手给老师,手给老师, 虎 虎 大老虎 大老虎 大老虎

  解说词:而往往发好最简单的一个音, 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难事,经常是一个音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他们也未必会说清楚。

  同期声: 蓝色的积木

  采访张老师:看到孩子有点进步有一丁点的进步,你都会觉得你干的确实有成绩,可能不需要领导的肯定,也不需要家长的肯定,你自身发现这个孩子有进步,就是一种欣喜。你都会觉得(这个孩子)有希望,督促你做下去。

  解说词:由于聋孩子们的气息比较短,吹泡泡是用来锻炼他们的肺活量,利用走铁链来锻炼他们身体的平衡感,有时候张老师还带孩子们进行各种户外活动课,教他们认知大自然。

  解说词:张老师每天和孩子们朝夕相处,虽然工作十分辛苦,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她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欣慰。

  解说词:张老师也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进行家访,每次看到张老师来,小子航非常高兴,都拿出自己最喜欢的大熊猫来和张老师一起玩,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对张老师的喜爱。

  解说词:通过家访也让张老师了解到小子航妈妈的在教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妈妈主动和张老师建立联系,共同帮助小子航进步。

  解说词:如今在张老师的帮助下,小子航是班里年龄最小进步却是最快的一个。

  解说词:张老师告诉我们,像小子航这样来到学校后比以前大有进步的孩子还有很多,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邓彦彤的听力损失都在130分贝的重度聋儿。从家长那我们了解到妈妈最大的心愿,不求孩子将来有多大出息,只求他健康快乐,只要孩子能听懂妈妈每天给他讲的小故事他就心满意足了。爸爸妈妈把孩子送到了这里,经过训练邓彦彤现在进步已经很大,已经能听明白简单的小故事,对简单的对话也都能对上。

  解说词:通过与这些聋儿家庭接触张老师亲身感受着这些家庭的不幸,也让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当听到家长那句“老师您辛苦了”,那种得到别人肯定的成就感就再一次支撑她继续走下去。

  采访张老师:这个工作很累,但是很值得,值得你去做一辈子,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你能接触到很多的东西,能体会到还是帮助别人的那种快乐。

  解说词:目前,皮子航在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后已经能说出好多话了,每天回家他都会给妈妈背好几首古诗。

  同期: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

  解说词:再经过2—3年的康复训练后,小子航将会像正常的孩子们一样进入普通小学接受教育。

  解说词:贺熹荣目前,还在继续学习更多的聋儿康复专业知识,在不久的将来,她也将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优秀的聋儿教师,为聋儿的康复事业做出贡献。

  解说词:是长江项目新里程计划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步入一项造福残疾人的绿色事业,他们将以爱心,耐心和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让那些有着听力障碍的残疾儿童,从此走出孤寂的世界,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让这些残疾儿童的家庭,重新充满了欢乐。

责编:福伟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