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争霸》(六)问鼎中原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28日 16:59)
连绵不断的战争充斥着春秋时代的历史,100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相互征伐,吞并,立志要成为中原的霸主。南方楚国的实力越来越令诸侯们胆寒。
楚国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在江汉流域一带吞并了许多小国,在实力上已经与齐、晋、秦等大国不相上下,但是,周天子给他的封号仍旧是子爵,明显比其它国家地位低微。
楚国北向扩张的宏图伟志也不断被中原的大国遏制。
公元前7世纪后期,楚庄王即位,却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有个忠臣问他:一只大鸟,三年不鸣叫,也不飞翔,这是什么鸟?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
|
|
楚国进军郑宋,开始觊觎中原 |
果然,楚庄王很快便肃清朝政,整顿吏治,楚国的国势顿时为之强盛。原来,当年庄王声色犬马,疏于朝政,是为了迷惑把持朝政、位高权重的若敖氏家族,同时也留心考察臣下的贤明与否,在重理朝政后,他肃清若敖氏,任用贤明,大大提升了楚国的实力。这期间,楚国灭掉了庸国,还多次出兵攻打郑、宋等小国,再次显示出北向中原的勃勃野心。
|
|
|
楚国讨伐陆混戎,并且在战后向周王使者问鼎 |
公元前606年,庄王亲率大军攻打陆浑戎,战场就在今天洛阳的西南方向。大败陆浑戎之后,庄王便来到了东周国都洛邑的郊外,在这里驻扎大军,阅兵示威。周天子自然是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去慰问。庄王对前来的使臣详细地询问国都中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庄王的问话里明显包含着取天子之位而代之的意思。后来的“问鼎中原”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
|
|
|
黄河 |
公元前597年,楚国大军再次攻打郑国,晋国派遣军队前去救援。当晋军到达黄河边时,楚军已经逼迫郑国投降。但是晋军的先锋还是要强渡黄河。主帅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并下令:先渡过黄河的士兵有赏。于是在渡河时,晋军便已经大乱,先上船的士兵为了赶紧开船,竟然用剑砍断后面士兵的手指,许多人就这样惨死在滔滔河水中。
这场战争发生在一个名叫邲的地方,也就是今天郑州市东面的郊外,楚军大败晋军。也就是从这次战役之后,楚国声威大震,取代晋国成为新的霸主。
直到战国的后期的数百年间,楚国虽然历经磨难,但几乎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别具一格的楚文化的影响也一直绵延持续,影响到今天的我们。
(编导:蓝强 摄像:关利华)
1月31日(星期一) CCTV-10 18:05(首播) 23:35(重播)
责编:李菁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