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北大荒(上)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2日 15:32)
在黑龙江省东部,一条低矮的完达山脉,挑着南北两大湿地。南部是穆棱河、兴凯湖湿地,北部是三江平原湿地。多少年来,人们用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字来称呼这片广袤土地,这里就是北大荒。
北大荒实际上是人们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一种俗称。它位于我国最北部,地域广阔,人烟稀少,土地荒凉,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北大荒。这里生存着大量虎狼熊鹿,也是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盛产地。依然保持着空阔壮丽的原始风貌。在近现代史上,一幕幕轰轰烈烈开发北大荒的史剧,就上演在这片大地上。
明代时,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由南向北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集团。三江平原一带是东海女真的居住地。女真人的后代满族建立清朝后,大批东海女真人被编入八旗,随军入关。那个曾创建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自认为国力强盛,没有外患之忧。在1668年,制定了封禁政策,将这里列为祖宗龙兴之地,严禁内地汉人进入。直到1899年,长达200多年的封禁,使这里长期与外界隔绝,人烟稀少,贫困落后。北大荒南端有一个宁安市,清代时叫宁古塔,康熙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宁古塔将军府,负责管理这片地方。当时这里与关内的联系,除了每年向朝廷进贡皇帝宠爱的貂皮,和打猎时用的“海东青”外,恐怕只有随着一声“发配宁古塔”而被押解来的犯罪旗人了。
清代末期的1886年,一个叫吴大澄的副都御史,在与沙俄帝国代表会勘中俄边界时,深感东北边界空虚,不利于边疆稳定,向清政府提出了招垦屯兵、开荒实边的主张。由此拉开了近现代开发北大荒的序幕。
北大荒南部的穆棱河中游岸边,有一座山,当地人叫蜂蜜山。山中有大量野蜜蜂群,蜜蜂在石壁缝隙中做巢,酿成的蜂蜜沿着石壁流下来,像小溪一样。它位于北大荒的南端,是进入北大荒的南大门。清政府采取开禁招垦政策后,开发北大荒的重任就历史性地落在了它的肩上。
责编:李菁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