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电视诗歌散文首页

在王国的中心辖区里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25日 16:18

                                                                   作者 张建林


  现在的札达县是当时古格王国统治的中心,境内存留不少王国时期的遗址、寺院。1985年考察期间和1988年复查过程中,我们先后对卡尔普遗址、多香遗址、托林寺、玛那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的结果使我们从更多的方面了解到古格王国当时的情况。

  

近在眼前的卡尔普

  卡尔普遗址是距离古格故城最近的一个遗址,在故城以东3公里多的小山包上,与故城遥遥相望。1985年考察古格故城的最初一段时间我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遗址。札达县境内特殊的土林地貌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感到困惑,长年的风雨浸蚀使湖相沉积的土山变成种种奇异的形态,不少自然形成的小山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座城堡废墟,走近一看才大呼上当。所以远观小山,孰为自然?孰为人工?很难分辨。多亏札布让村民的指点,我们才准确地找到近在眼前的卡尔普遗址。

  遗址所在的小土山地形与古格故城极相似,不过规模小得可怜。不足百米的山梁从南侧的山峦中突伸出来,东、西、北三面都是比较开阔的缓坡,西面有一条浅沟,两眼小泉,在潺潺细流周围形成一块茂绿的草坪。这座遗址中没有找到房屋建筑的遗存,更不见佛殿、碉堡的痕迹。所有的遗迹只不过是残破不堪的76孔窑洞、两座塔基、一条暗道和一段残长12米的土坯墙。

  窑洞依自然地形沿山梁东西两侧的坡坎分二至三层南北排列,有三分之二的窑洞还可看出形制,其中有半数以上明显是民居,挖修的技术与古格故城如出一撤。有一座双室的民居窑洞保存较好,主洞室平面呈长方形,后壁挖出小龛洞,龛洞前砌一泥灶,两侧壁有3个形状不同的壁龛。侧室位于主洞室的右后角,从门洞进去是一个椭圆形的洞室,洞壁上挖有两个壁灶。这个窑洞曾经长期住人,主、侧两洞室的壁面积着较厚的黑烟炱。

  两座残佛塔在小山梁西侧80多米的缓坡地上,塔身和部分塔座已经垮落不存,分辨不出属于哪一种塔形。塔座内的一个角落还存留着原来封藏其中的模制小泥像和塔印泥片。采集的标本与古格故城的同类遗物比较显示出不少早期的特征。

  总体来看,卡尔普遗址是古格王国早期至中期的一个临近都城的居民区,居民的成分似乎是与王国统治者关系较密切的一个部落。古格王国中期以后部落迁徒它处,这里沦为一片废墟。

  

河谷里的多香城堡

  多香城堡遗址也是1985年在古格故城考察期间发现和调查的。8月10日清晨,我们在没有雇到向导和马匹的情况下,仅靠看守人旺堆大爷提供的大致方向和含混不清的沿途地形就贸然出发了。翻过两个山梁之后,我们在七拐八叉的山谷里误入歧途,本来就若隐若现的羊肠小道彻底消失了。下午3点,烈日如火,沮丧之极也饥渴之极的我们只好决定沿来路返回。两天之后,我们找到向导并租了一匹老马再次前往多香。这回向导指路,老马识途,30公里的山路走了7个小时,在转过一道山梁之后,我们的目的地多香山谷终于展现在眼前。多香河从南往北匆匆流去,河岸边一片片绿色的青稞地,几座黄灰色的村舍散落在西岸的坡地上,多香城堡下佛塔的红色塔刹也从山坡后显露出来。

  多香城堡遗址坐落在多香河东岸台地上的一个独立土山上。台地高出河床25米,土山顶又高出台地约90米,整个土山呈鱼脊形东西横列,拦在河谷谷地的北边。河水只好在土山下向西绕流,至西侧山嘴旁的峪谷处夺路北去。城堡的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山顶及西侧、南侧的山腰和山脚下,遗址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为了方便调查,我们把城堡遗址分成西区、南区、山顶区3个部分。经过两天的紧张调查,统计出73座房屋遗迹(包括佛殿)、16座碉堡、15座佛塔、176孔窑洞和两道防卫墙。建筑遗迹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碉堡、防卫墙等防卫设施主要集中在土山西区和山顶,民居、僧舍、窑洞散布于南区山腰和西区的东侧,佛殿和佛塔分布在南区山脚下的坡地和台地上。这里的建筑所遭到的破坏比古格故城有过之而无不及,佛殿、房屋、碉堡统统成了一片残墙。

  从一些迹象分析,几座佛殿的毁坏时间比较晚,虽然殿顶已经不存在了,但还存留下来部分残缺不全的塑像和被风雨冲刷的壁画。其中较大的一座佛殿外表涂土红色,我们按照古格故城调查时的习惯称之为“红殿”。这座殿前有前厅,旁有僧舍,是一个小规模的佛教建筑组合体。前厅看来是在正殿建成之后增建的,比正殿略显低矮,外壁涂白色。厅内没有发现塑像、壁画的残迹,厅后壁正中有门通正殿,右侧的小门与4间僧舍相连。正殿进深9.5米,面阔6.8米,原来应该有6根木柱。殿后壁原塑像已毁坏殆尽,仅留下须弥座和后壁上的佛背光。殿内壁画大多已模糊不清,南北两壁绘有对称的l0尊如来大像,每尊如来佛各有二菩萨侍立左右。菩萨像头戴宝冠,上身赤裸,佩饰耳环、项圈、璎珞、臂钏、手镯,下穿及足长裙,颈、腰、胯三点扭曲,形成娇媚动人的三道弯式造型。东壁的殿门两侧分别绘胜乐金刚、六臂玛哈嘎拉大修和众护法小像。

  另一个保存稍好的是护法神殿。这是一座房屋与窑洞结合的佛殿,由经堂(房屋)和后殿(窑洞)组成。经堂北侧依崖,其余三面以石为基,土坯砌墙。室内面积30多平方米,原来应有两根木柱,是一个小型经堂。东、西、南三面的壁画中唯有南壁还可看出点模样,似乎是大威德金刚和四臂玛哈嘎拉大像。后殿实为一窑洞,开挖于经堂北侧崖壁上。洞内平面略呈梯形,南宽北窄。北壁及东西壁下有一个紧靠三面壁的“凹”字形矮像座,靠北壁的座上原横排3尊塑像,现仅见中间和东侧的两尊塑像缺胳膊断腿勉强靠木芯柱立着。中间的一尊是六臂玛哈嘎拉像,六臂均残,腹部被掏开,其状惨不忍睹。东侧的护法神像更惨,两臂及一腿残缺,面部残损,腹部彻底被“切除”了。后殿三面洞壁均绘有壁画,北壁和东西壁主要绘火焰纹背光作为塑像的背景,在火焰上部的间隙里还夹绘几尊坐禅修行的高僧。南壁门两侧绘六道轮回“三恶道”中的畜生道图像,大红的底色上绘着黑色的耗牛、马、羊、犬、鹰等。有的狂奔乱跳,有的仰天长啸,一派骚动不安、惊恐万状的景象。动物之间还间杂着人体残肢及鼓、号、人颅体等法器。这幅壁画的风格从不见于其它地方,黑红两色对比强烈,动物造型生动准确,简直就像一幅大型的套色版画。

  遗址中的佛塔大多集中在土山南侧狭长的台地上,东西一字排开,可以看出原来有6座大塔、3座小塔,只有最西端的大塔保存较好,其余的都只剩下塔座和塔基。西端保存较好的大塔属于“八相佛塔”中的尊胜塔。塔座平面呈亚字形,座周壁分别贴塑狮子和八吉祥物图案。塔座上是三层逐渐内收的圆台,圆台上的塔身像一口倒扣的大钟。塔身上树立着高耸入云的塔刹,塔刹顶端稍残,整体呈圆锥形。外表包嵌红陶饰件组成的13层相轮(术语称“十三天”),刹顶的木柱上还残留部分铜饰件。

  城堡遗址的窑洞大部分是民居,因为调查时间紧张,我们只选了18孔典型窑洞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其中有单室、双室、三室。有7孔窑洞中有泥灶、壁灶或土坯砌的仓池。例如一孔单室民居窑洞,后壁正中有一单眼泥灶,右侧壁挖有两个壁灶,左壁有上下两个壁龛,门顶开设排烟洞。形制、结构、挖修技术几乎与古格故城的窑洞一样。有一种做法非常特殊,个别窑洞向上方挖出五六米长的孔道,然后在悬崖的崖壁上出口,并在出口外修建悬空的暸望台,就像现代住宅楼上伸出的阳台。这种暸望台很可能具有军事防御的性质。

  山顶区的建筑群全部挤在一条狭长婉蜒的山脊上。山脊长约百米,宽处近10米,窄处2米。山脊两侧不是悬崖就是陡坡,几乎无法从两侧攀登上去。山顶建筑群中有小房间22座、碉堡8座、窑洞5孔。碉堡多是二层,南北两面开设窄条形或三角形暸望射击孔,都建在山脊端头和中间的弯曲转折处。其余的房屋在碉堡间错落相连,由一条宽0.9-1.5米的夹壁复道将所有建筑串通起来。房屋建筑的面积都很小,一般在4-9平方米之间。一些碉堡和小房间的角落里还堆积着拳头大小的卵石,应该是当时的防御武器。

  土山西侧的山坡上还分布着几座碉堡的防卫墙有座三层碉楼至今还残存近10米的高度,顶部及隔层的梁椽虽均不存,但大体形制还较清楚。这座平面呈方形的碉楼以石块砌基础,土坯筑墙体,下大上小,西、南、北三面墙体开设6个三角形暸望射击孔。远远望去,碉楼就像一个粗壮的大烟囱竖立在土山西侧的山坡上。

  多香城堡遗址比古格故城更为偏远,而且向来不为人所知。在我们之前到这里的外来人,只有几个地质队员,所以我们曾寄希望在这里发现更多的古格时代的遗物。调查时我们几个人的眼睛扫瞄着所至之处的角角落落,还真采集到了不少东西,不过远不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多。采集品中有铁铠甲片、铁头盔片、铁箭头、残铜像、铜佛座,此外还从多香村村民扎西手中征集到他在城堡中捡到的一把战刀和一件剑状小法器。铠甲片、头盔片、箭头、战刀都与古格故城的相同,几件残铜像、铜佛座是古格故城没有发现过的,其中那件铜佛座引起了我们特殊的兴趣。佛座的造型很普通,下边是近乎长方形的台座,上边是覆莲瓣和仰莲瓣,与众不同的部分是台座正面和两侧面錾刻的图案。仔细观察可以在正面发现錾刻的9个人物,中间两个从水波中露出上身的是二龙王,头顶五龙(蛇)引颈翘首作为龙王的标识。龙王上身裸,各持一枝带叶莲花相对交臂。左侧为两位贵妇,穿着印度、尼泊尔传统的紧身半袖衫和曳地长裙,结跏趺坐或跪坐。右侧5人,一贵妇头搭飘帛,跪坐旁顾,其余4人都是僧侣,单膝半跪作舞蹈状或各找空隙伸头观望。右侧立面是跪坐的3僧侣,穿贴身薄袈裟,分别捧盘、飘帛、香熏。左侧3人为一僧,一男子,一贵妇。三组人物的明显特征是细眉长眼,鼻梁直挺,面部多为正侧或半侧,线条简约,清晰流畅,人物形象和服饰都属较纯正的印度、尼泊尔风格,在西藏很少见到。

  多香城堡遗址的建筑形式、布局,佛殿壁画风格,遗物特征等,都与古格故城有着显而易见的一致性。从遗址总体建筑规模和配置情况分析,这里应该是古格时期王国的一个下属治所,没有管理机构并拥有军事力量,废弃的时间当与古格故城相当。

  

千年古刹托林寺

  托林寺,藏语的意思是飞翔寺,寺的方位通常都是这样表示:“位于札达县城西北部”。凭心而论,应该说札达县城建于托林寺旁才对。礼达县只有几十年的历史(50年代由札布让宗和达坝宗合并为札达县),而托林寺则是千年古刹。托林寺所在的象泉河南岸台地高出河床20余米,寺周地势平坦,原来多有僧舍,现在尽为民居。托林寺南以土山为背屏,北临象泉河。殿堂、佛塔、塔墙、僧舍如星散布,远眺气势非凡。

  11世纪初,古格王国第一代王德祖衮长子拉喇嘛意希沃初创托林寺,作为古格高僧、西藏佛教后弘期著名译师仁钦桑布译经授徒的场所。1036年,古格国王沃德及其兄绎曲沃从印度迎请曾任那兰陀寺、超岩寺首座的高僧阿底峡进藏,驻锡托林寺讲经著述,弘传佛法,寺庙也随之扩建,规模益增。1076年(藏历火龙年),在古格王赞德支持下,在托林寺召开纪念阿底峡的法轮大会,西藏各地均有高僧、信徒前往参加,史称“火龙年大法会”,成为当时西藏佛教界的盛事。阿底峡大师的驻锡和火龙年大法会的召开,使托林寺蜚声全藏,成为中世纪西藏名刹。

  托林寺原有规模很大,包括迦莎殿、白殿、集会殿三座大殿和巴尔佛殿、玛尼殿、吐及殿、乃举殿、弥勒殿、护法神殿、却巴殿等近10座中小殿,以及堪布(寺院主持)私邸、一般僧舍、经堂、大小佛塔、塔墙等建筑,实际上就是一座佛教小城。多年来,寺院建筑大都受到破坏,前面提到的中小殿堂几乎都被夷为平地,保存较好的只有三大殿和一座佛塔。我们的调查就从三大殿开始了。

  迦莎殿是三大殿中年代最早的,形制也最为奇特。虽然整组殿堂顶部已全部不存,塑像、壁画也毁坏殆尽,但存留下来的墙垣和四角塔仍可反映出原有的早期建筑结构和风格。殿堂整体呈多棱“亚”字形,实际上就是一座大型的立体曼荼罗(坛城),中心方殿象征须弥山,四向的四组小殿分别代表四大部洲,四角高耸的小塔代表护法四天王。中心方殿主供遍知如来,四面分别紧接四小殿,这5座十字相连的殿堂组成中心的小“亚”字形,外围则由4大殿、14小殿组成,分别供奉佛、菩萨、度母、罗汉等塑像。现塑像已全毁,但各殿仍保留不少残像座基和墙壁上贴塑的造像背光。这组殿堂基本保留着西藏吐蕃时期佛殿建筑的一些特征,又有所变化。外围的南、北、西三大殿各自有一圈转经复道环绕,中心组殿堂和周围殿堂之间也形成一个大的转经复道。就像过去一种复杂的旧式机械表,表盘上既有时针旋转的大盘,又有分针、秒针旋转的小盘。喇嘛和信徒们在绕殿诵经礼拜时,可转3小圈再转大圈,这种佛殿结构是典型的吐蕃传统。据藏文史书记载,托林寺是仿桑耶寺(札朗县境内的吐蕃时期名寺)而建的。但在设计时又巧妙地将桑耶寺一组庞大建筑群体所表现的设计思想和内容严密地组织在一幢建筑整体中,集聚浓缩,小中见大,以点代面,堪称西藏古代建筑设计的上乘之作。

  集会殿是托林寺仅存的两座保存着殿顶的大殿,因为“文革”时这里做了县商业局的仓库才幸免于难。1985年时已落实政策,交还给托林寺原来的喇嘛,殿里重新有了香火。集会殿由门廊和平面“凸”字形的正殿组成,殿门上雕刻兽面、吉祥天、卷草纹等图案。殿内有36根方柱、柱头、替木都经雕刻彩绘。殿顶的天花板遍绘各种图案,基本风格与古格故城红殿天花板图案相近。常见的题材有飞天、迦陵频伽、狮、龙、凤、孔雀、摩羯鱼、莲花、卷草、缠枝什花、如意云团,梭合及各种几何纹。但在构图上有所区别,图案单元均显得较大,有些动物和飞天横跨两格,合二为一,比古格故城的要大气得多。

  殿内壁画基本完好,题材、构图、用色、用线大多与古格故城佛殿同类作品相似,壁画以各类佛、菩萨、佛母、度母、金刚、高僧大像为主体,周围夹绘各种小像。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壁下部的一组古格王室成员及高僧、来宾礼佛图。图中高僧和王室的男女施主并坐一排,结印礼佛,下部绘外邦僧俗人等或坐或立,参加礼佛仪式。整个场景和人物形象、服饰与古格故城几处礼佛图有不少共同点。此外在门廊东壁两侧所绘的十六金刚舞女图也极精采,图中的舞女舞姿各异,或举手过顶,或合掌胸前,面容娇美,腰肢细软,体态轻盈,上着短袖紧身衣,双乳袒耸,小腹微露,下着曳地长裙,赤足踏舞。所用的墨线是一种婉蜒流畅、极有功底的游丝描,设色轻淡柔和,若隐若现。使用这种绘画技法的人物壁画在西藏为仅见的一例。

  白殿完好保存下来的原因同集会殿一样,这里是县粮食局的仓库,我们进殿调查时里边还堆放着少量大米麻袋和食油铁桶。这个殿平面呈长方形,北壁正中稍向后凸作为主佛像座。殿门外原有门廊,现仅余两厢墙壁。殿门的框楣雕饰着忍冬卷草纹和缠枝莲花纹。殿内共有42根木柱,分为南北7排,柱体方圆混杂,不统一,柱头和替木上雕饰莲瓣纹和忍冬卷叶纹。天花板彩绘风格与集会殿不同,题材单调,只有莲花、卷草、缠枝什花,如意云团等10余种,色彩、线条极不讲究,草率粗拙。

  殿内原有塑像15尊,我们调查时只剩下正中主供的释迦牟尼残像。像为高螺髻,圆面大耳,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手臂已残,除螺髻为蓝色外,遍体施金妆,头光两侧各一泥塑小佛塔。释迦牟尼像两侧的须弥座上原有药师八如来塑像,东西壁前原有无量寿佛、观音、萨迦班智达等4尊塑像,南壁门两侧原有红、蓝二色忿怒金刚塑像,以上诸像现均不存,空余像座。

  殿内周壁遍绘壁画,以塑像背光或各类佛、菩萨等大像为主体,其间夹绘各种小像及高僧修行图、供佛图等。其中以各类佛母、度母像最为精美,造型、服饰与古格故城佛殿壁画同类作品大体一致,但背光形式远比之丰富。

  寺院周围残存大小佛塔83座,塔墙两道,大部分集中在寺院西北侧的开阔地上。两道塔墙均东西横列,北边的一道因台地边缘部分已随土崖坍塌河中,仅残存97个小塔。南边的一道保存较好,保持着原有108小塔的定数。塔墙的建造方法仍像古格故城一样,先夯筑墙体,然后分割挖修,较为简单。大佛塔中保存最好的是寺院南侧的天降塔,只缺塔刹部分。其它佛塔都遭严重破坏,一些残损的佛塔内暴露出大量模制小泥像和小泥塔。泥像的风格表明,这些塔的建造年代早至13世纪。

  托林寺不仅是古格王国最重要的大寺院,也是全藏闻名的古寺。西藏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许多高僧都曾活动于此,王国的不少重大佛事活动也都在此举行。托林寺的资料对于研究古格王国历史和西藏佛教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玛那并不遥远

  调查玛那寺和玛那遗址是1988年去古格故城复查时的事了。这个距札达县城30公里的地方有一条河,一个村子,一个寺院,名字全冠以玛那。玛那村坐落在玛那河谷北侧的台地上,全村17户人家,80年代初才进行了民主改革,村长是以前的头人。玛那寺在村边的开阔地上显得非常醒目,完好的殿堂只剩下一座,10多座小殿和僧舍成为残墙断壁散置其周。原来寺院的里里外外有30多座佛塔,调查时大多仅存塔座或塔基,大体还能看出形制的只有6座。玛那遗址的窑洞开凿在北侧断崖上,零零落落有74孔,大多残破不堪。寺院和村子中间残留着几段玛尼墙,有些墙上嵌镶的玛尼石刻还保持着原来的形貌。

  玛那寺保存较完好的佛殿是强巴佛(弥勒佛、未来佛)殿。殿的结构很像古格故城的大威德殿,由门厅和“凸”字形正殿组成。门厅很短狭,立有两柱,墙壁上没有见到壁画的痕迹。门厅后壁上就是正殿的大门,木质的门楣、门框分里外三层雕刻着各种图案。外层框的侧脚雕着凶猛的立狮,其它部位是二方连续的忍冬卷草纹。中层框的侧脚雕骑兽童子,其它部位同样是忍冬卷草纹。最复杂的是内层框,上面的门楣上雕刻紧密排列的7尊佛像,上框的正中和两侧又各雕一佛,边框侧脚雕刻着结跏趺坐、上身赤裸的供养天女。殿门的整体设计,图案布局,人物、动物造型都可以和古格故城红殿大门相媲美。

  殿内面积不大,立有10根红色木柱,分前后5排承托着5条通梁。殿顶天花板绘有种种彩色图案,构图手法颇似托林寺集会殿的天花彩绘。图案单元较大,有时独占整幅。图案题材有佛教诸尊、迦陵频伽、双狮、奔鹿,瑞禽、忍冬卷草、莲花、缠枝什花、如意云朵、旋涡纹等。个别天花板已被殿顶裂缝渗入的雨水浸蚀得斑驳陆离。

  殿堂西壁后突部分是主供强巴佛的大佛龛,佛塑像胸以上已不存,身体结跏趺坐于须弥大座上。殿堂四周壁面都绘有壁画,只有西南角的一尊大威德像是该殿残存的早期壁画,其余部分的药师佛、无量寿佛、怖畏金刚、金刚手、吉祥天母、宗喀巴等全是晚期补绘。早晚期壁画的色彩和画风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从墙皮地仗层也可看出晚期补修的迹象。

  强巴佛殿的附近有几座一层和二层的房屋遗迹,是过去寺院的僧舍。一间僧舍中还残留着僧人供佛的小壁龛和泥台,大部分房屋残墙中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北侧崖面上挖凿的74孔窑洞,形制上与其它古格时期遗址的窑洞保持着明显的一致性。民居窑洞中砌有泥灶台,挖有壁灶和龛。其中有一个双室民居洞,各类设施俱全,主洞室后壁开挖一个小洞龛,龛前砌双眼泥台灶。右侧壁挖进去一个平面椭圆形的小洞室,里面设两个小壁灶,主洞室两侧壁还挖出一个落地龛和一个长条形横龛。洞壁上覆满烟炱。

  强巴佛殿东北侧遗留至今的残塔和塔座、塔基计有33座,当初全部完好时应该是一处很有些规模的塔林。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只有6座还能辨出形制,奇怪的是这6座塔全部都是那种纪念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得道成佛的菩提塔。塔的建造结构比较简单,方形塔座,四层逐渐上收的层阶,上面是覆林式的塔身和圆锥状的塔刹。一些残塔的塔座中,暴露出许多原封藏在塔内的模制小泥像和小泥塔。泥造像中有近10种佛、菩萨、护法神造型,制法和风格与古格故城发现的B组泥造像基本相同。看来这些塔是古格王国晚期建造的。

  玛那寺周围还残存着断断续续的11段玛尼墙,墙体均较厚,一般在1.2-2米之间。墙上墙下散布着400多块雕刻玛尼石,绝大多数刻着藏文“六字真言”,只有几十块雕刻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以及梵文“六字真言”。玛尼石雕刻的内容题材和技法远比不上古格故城同类作品那样丰富精采,年代应该较晚。

(编辑:小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