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纪录》纪录社会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21日 09:34
《社会记录》每天晚上都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为观众讲述不同的故事。从追逐那位轰动京城的雷小姐性骚扰案开始,栏目加入到了强时效的媒体拼杀阵营当中,而独辟蹊径的报道让这个新栏目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社会记录》关注的对象可谓包罗万千,当他把一个又一个新鲜的故事呈现于观众眼前时,那句“不看不睡”的口号开始深入人心。
从2003年5月开播至今,《社会记录》已播出了近300期节目,收视率人数直线上升,收视份额增加了四倍,与同时段的其它栏目相比,其收视率名列前茅。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很多的城市观众的作息时间都在变化,国外还有一个统计,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人们整体的睡眠时间都在往后推移。我想,有我们自身的努力,有观众作息时间变化的依据,让午夜成为一个准黄金时间还是能够实现的。
策划会是《社会记录》每天的必修课,在每一个选题正式运作之前,相关人员都必须经过几次“头脑风暴”。这个有关安全套的选题在讨论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去公众场合摸一摸底。由于清华大学是第一所实现“安全套进校园”的学校,记者高岚把采访的第一目标定在了这儿。
高岚:你好。能问你几个问题吗?你知道什么是安全套吗?
学生甲:知道。
高岚:大概什么时候知道的?
学生甲:应该是大学时候就知道了。
高岚:不好意思是吗?
学生甲:对。
高岚:你知道什么是安全套吗?
学生乙:知道吧。
高岚:那你大概什么时候就知道了?
学生乙:不好意思说。
高岚:没关系,我们可以做图像处理。你随便聊几句好吗?
学生乙:换别人吧。
高岚: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你就简单回答。
学生丙:对不起,我有点事,要不你问别人吧。
高岚:就一分钟……
连问三个采访对象,都被拒绝了。这样的场面对高岚来讲并不陌生,因为《社会记录》所涉及的话题事件大多较为敏感,一帆风顺的采访几乎是不可能的。
《社会记录》制片人李伦:我们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尽可能为观众提供出来这个社会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不断有大事发生。也有小事发生,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儿,也有一成不变、多少年还这样的事儿,我们在努力呈现新鲜的种种社会现象,努力为观众提供独立判断和思考的一种可能性。虽然我们的播出时间比较晚,但是万一哪天您没睡,我特别盼着您也来看看这个万花筒里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