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玲逶迤说道县(上)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8日 21:14
在我国湖南省与广东、广西两省的交界处,绵延逶迤着一个被称为南岭的五岭山脉,它是我国华南与中南的分界线,也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在这五岭之中有一个历史古城――道县。
五岭自西向东分别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统称为南岭山脉。
历史上这里是三苗和百越等少数民族部落集团生活居住的地方,被黄河流域的中原王朝称为南蛮之地。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后,派大将王翦南征灭楚。古代交通条件差,崇山峻岭不宜翻越,大军出征多是以船代车、沿水路进发。
当时发源于萌渚岭的潇水称为营水,秦军占领这里后设置了一个县,取营水之滨的意思称为营浦。
随后秦王朝又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攻取岭南的百越。
一路由江西向东攻东瓯和闽越。一路由南昌经大庾岭攻广东北部,一路从长沙经骑田岭攻番禺(广州),一路由萌渚岭进军广西贺县,一路经越城岭进军桂林。
为了大军顺利南下,秦始皇又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修筑从道县到广东封开的峤道。从此,位于潇水岸边的道县就成了由北方进入两广的交通要道。
唐代时以道县北部有营道山而改称道州。
由于道县在军事上处于战略要冲的位置。它南有五岭,屏蔽三湘,北通长江,襟带两粤,四面高山环绕,中部平坦开阔,既利于军队集结调动,又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要地。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后,率太平军北上,就是取道道州。攻下道县后,当地大批贫苦群众参加了太平军,在太平军中特别成立了“道州大旗营”然后继续北上。
1934年,中央红军由江西瑞金开始长征,沿五岭山脉一路向西。为了突破敌军封锁,由耿彪,扬成武率领的红四团强渡潇水,攻占道县。
主力红军渡过潇水后,又在这里阻击尾追的敌人。激战中,长征时的红军总指挥周恩来曾在江边亲临指挥。现在,道县旁边仍有当年红军强渡潇水的浮桥,桥上的铁链仍是当年使用的原物,古老的浮桥与新兴的道县相映成趣,似乎在互相印证着历史与变化。
五岭逶迤腾细浪,这绵延逶迤的五岭中还蕴藏着许多历史故事。
编导:郜庆生 张锐
摄像:李明国 蒋卫民
鸣谢: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广播电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