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化少儿动画书从宝莲灯到哪吒传奇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7日 14:19
人民邮电出版社属下的童趣出版公司成立十年来,走过了从引进国外动画到推出国产动画并终获成功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它的成长之路表明,追求原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具有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产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一点值得我们的出版单位和其他文化产业部门体会、借鉴。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童趣出版公司是如何探索、创新、成功的。
引进是为了创新
人民邮电出版社对于民族化少儿动画图书的追求是从1999年开始的。
这一年,人民邮电出版社社长杜肤生的出版思路更多地放到了该社下属的童趣出版公司的经营上。
这是童趣出版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该公司秉承“让儿童在读、看、听、写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质”的信念,出版了一批很好的少儿动画杂志和图书。让杜肤生感到意犹未尽的是,这些杂志和图书均为引进版的读物,像《米老鼠》杂志、《小熊维尼》杂志、迪斯尼系列童话故事书等。
这时的国内动画图书出版市场被“洋动画”占领,特别是日本动画书。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含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动画书。国产动画图书出版数量有限,而且制作上大部分采用简单抓帧的形式,质量不高,社会反响一般。很多出版社对出版国产动画图书信心不足。
而杜肤生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领导们却一直坚信,只有深具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产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一定要做好民族动画的原创工作。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童趣出版公司开始了民族动画创作的起步。他们选择的合作对象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是一家在中国动画片历史上取得过杰出成就的制片厂。他们合作的第一本书就是该厂享有盛名的动画片《宝莲灯》。
孙玮对由此开始的一切感受深切。就在公司开始新的探索之际,她受命担任童趣公司的副总经理。这是1999年的7月份,当时,公司的第一本国产动画图书《宝莲灯》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过程中。
今天,孙玮对我们谈起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在我们出版社的社长办公会上,杜社长说了两句话。他说:‘引进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为了发展’。”
杜肤生所说的“创新”,就是在少儿图书的出版中,努力追求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带有原创意味的国产动画图书。
由此,他们开始了艰苦的跋涉。
这场跋涉有着缜密的策划。从一开始,童趣公司就着力追求国产动画图书的高品质,无论是动画的艺术水准还是制作水平。负责整体策划的市场总监史永强介绍说 “童趣出版公司制作动画使用的底稿全部是手绘,以保证印制的精美。在这一点上,我们一以贯之。曾执导过优秀动画片《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导演严定宪先生为我们的合作亲自把关,审定底稿。双方的努力为我们国产动画图书的出版提供了质量保证。”
这一年8月推出的《宝莲灯》以色彩鲜艳、印装精美、语言活泼、绘画技巧高超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之一。《宝莲灯》的成功,更坚定了童趣出版公司的追求。他们迅即与上海美影厂继续合作推出《上海美影经典故事丛书》,并投入巨资重新请原作画家绘制画稿。由此,我国动画史上的一批经典作品又与今天的读者见面。这其中包括《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天书奇谭》、《金猴降妖》等。该系列图书从2000年至今已出版20种,畅销不衰。
这套动画精品的原动画创作者大多年事已高,不再从事动画创作了,所以这套系列图书几乎成为绝版。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套丛书是把民族动画史上最辉煌的那一篇章保存并流传下去。
谈起这一点,孙玮颇为动情:“在我眼里,这不仅仅是20本书,它记录了一个时代,而且是原汁原味、最真实的东西。许多作品是我小时候曾经看过的那些书。我很为我们做的工作自豪。”
与上海美影厂的合作,使童趣出版公司在动画图书制作和推广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他们规范的经营、高品质图书的追求以及致力于开发国产动画图书精品的决心也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
就在这个时候,中央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找到了公司。他们带来了中央电视台即将播出的一部动画大片——《哪吒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