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什么东东?

   维生素A:“中国集英社”弥补“人才鸿沟”

  在资深导演王根发的眼中,“动漫人才缺乏”有着更加准确的定义,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不缺动画技术人才,但缺乏动漫故事创作和编导的人才,缺乏动漫经营人才。这是国内很多动画片无法吸引观众的根本原因。”

  今天,日本和美国的卡通制作大公司实行国际分工制,将描线上色等工序外包给人工费低的中国、印尼、越南等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许多企业都在承揽外国的动画外包业务。“这一方面训练了我国的动画技术人才,但我国动漫故事创作、动画片导演制作、动漫经营,这些原本就比较薄弱的环节反而得不到训练和学习,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互灵新动漫文化工作室的李叙对记者说。

  创作动漫故事的核心人才——漫画家们,在如今的中国正面临相当艰难的生存环境,因为中国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职业漫画家队伍。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知名漫画家,但现在大多还以“同好协会”的形式进行创作,而一些好的动漫故事也得不到很好开发。

  一方面,中国动画制作商缺乏好的故事创作人才;另一方面,中国漫画家个人发展四处碰壁。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尴尬的人才鸿沟呢?

  有识之士将批判的焦点再次集中:动漫创作与市场需求脱节,急需能对症下药的“医生”。而这种“医生”就是衔接制作商与众多漫画家个体的经纪人。由于久靠政府拨款,中国动画制作人员本身很少考虑市场。不过,在动漫发达国家,漫画家的主要精力也用于创作而非市场推广——因为后者由类似“集英社”(日本)的专业出版公司作为经纪组织着力策划。

  张在群援引市场调查数据说,大部分青少年觉得国产动画不能吸引他们。“中国动漫产业急缺真正懂得动漫市场的人,急缺把动漫作品和市场结合起来的人。”他本人正是国产动画片《隋唐英雄传》市场开发负责人。在“五一”期间举办的“首届上海地铁卡暨卡通作品展览”上,《隋唐英雄传》的卡通形象和日本“机器猫”、美国“蜘蛛侠”一起出现在上海地铁磁卡的封面。此外,他还尝试策划开发了信封、画框等30余种平面周边产品。

  记者注意到,在目前的中国动画推广中,除《蓝猫淘气3000问》(衍生产品发展到6000余种)一支独秀外,关注上述细节的开发仍是少之又少。但《隋唐英雄传》最终的市场效果并不取决于此,推广人能否帮助制作方掌握动漫消费者的心理将是成败的关键。

   链接:中日动漫产值比较

  5月初,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经文化部批准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已有60多家,2003年总收益突破30亿元人民币,将这部分与国产动画片及其衍生品收益(尚无权威统计)相加,表明中国动漫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电影业总收益”。

  但日本动漫产业收益的计算方法却不是这样。2002年度,日本仅动画片的市场收益(电影版的票房收入、录像、电视版及动画专门频道等的收益总额)达2135亿日元,比2001年度的1860亿日元大幅增长,占据动漫产业收益的主力。

  此外,日本动漫业是囊括杂志、图书、录像、DVD等子领域的综合产业,并涉及玩具、电子游戏、文具、食品、服装、广告、服务等广泛领域。如今,日本动漫产业更以其独特的形象魅力和版权形式,对电脑业、移动通信业及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公关推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据此,日本动漫市场的总收益高达4万亿日元。

<<上一页
第2页
(编辑:胡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