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又见黑脸姜瑞峰

央视国际 (2003年04月14日 16:18)

  去做这期节目之前,我对姜瑞峰早已有所耳闻——一个“浑不吝”地与腐败分子、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硬汉。在这个越来越讲究生存哲学、越来越流行妥协的社会里,他像一个稀罕的大熊猫一样,不折不扣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他的妻子被怀恨的人吓出了精神病,儿女的生活也一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可是他就是不退缩。我在读他的材料的时候,心情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的确佩服他,很想弄清楚是什么动力支持着他这样执着,另一方面,也真的为他的家人感慨——一个英雄的诞生就是以他们的牺牲为代价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石家庄进行采访时,姜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都快干不下去了,压力太大。干我们这个工作,目前是面对着复杂的环境,触动着复杂的关系,怀着复杂的感情。”他对我们说眼见着一些干部因为贪心,不但自己几十年的工作毁于一旦,连儿女都跟着受牵连,顶着骂名过活,心情很复杂。他还说跟老百姓在一起心里虽然踏实,但是却经常痛苦,因为老百姓太难了,而他的力量太小。他也讲到老母亲对他的影响,讲到他收养的五个孤儿,他说了很多话,以至于我们的主持人有时候插不上话。我想起以前有人说姜瑞峰这个人很会表现自己。

  怎么说呢?这个说法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他是太苦闷、太孤独了。在他的身边,真正愿意听他讲述苦恼的人并不多。人们敬重他,但是对于他的一些很“绝”的做法保留意见。在愿意听他说话的人当中,又有多少是怀着善意的同情呢?他平时不能乱说话,因为他现在的位置不同了。他很孤独,我觉得。所以,当我们作为一个善意的倾听者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把许多沉淀已久的话一吐为快。我看着他的眼睛,那双常含着几分无奈的、带点血丝的炯炯的眼睛,看着他脸上千变万化的表情,觉得这个人真不容易,真不容易。

  其实他已经妥协很多了。他手下的人不像他那么“绝”,按他的标准,这些人是有些懈怠的,但是他需要他们的帮助,人至察则无徒,姜瑞峰必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他的家人在跟他去乡下看望孤儿时,穿得漂漂亮亮地出现在电视台的镜头里,有一点作秀的味道,但是他又能说什么呢,仔细看他的眼神,总是在怔忪之间有一点疲惫,他需要家人的理解,他们也的确已经为他做出很多牺牲了,他不能再要求他们怎么样了?世上只有一个决绝的姜瑞峰,不能要求所有人和他一样啊,他已经妥协了。我感觉得到他的疲惫。

  至于他在镜头里说的那些口号式的话,我觉得也是挺实在的。由于节目时间的限制,这些话其实已经被我剪辑得支离破碎了,如果大家能听到原话,估计会更相信一些。他是有一点表现欲。但这又有什么错呢?我认为干一样工作,或者在物质上或者在精神上,你总要得到点回报,否则就没有动力做下去了。对于姜瑞峰来说,做一个清官、一个正直的纪检干部,物质上的所得肯定是很有限的,他做出那些惊人之举的动力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满足感和崇高感。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官员都热衷于追求这种精神上的满足,那么腐败现象一定会少许多。实际上“以德治国”就是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啊。

  姜瑞峰现在还坚持每天工作到夜里12点,有时要到凌晨两点,他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别人下班了他才有空坐下来看群众来信。他很累。他跟我们说现在不休息经常觉得难受,但是还在坚持。我觉得他是在追求一种个人道德上的“圆满”——再过几年他就要离休了,他想善始善终。这些都是我的感觉。在节目里我不能说这么主观的话,但是在这里我可以说了。

  我们去采访的时候,石家庄市要换届选举了,他正在忙着开会。会场我们进不去,实际上进去了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只在他的办公室里坐了坐。其实现在他的办公条件挺好的,办公室挺漂亮。可是我总觉得他是一个“孤家寡人”。他身边的人没有一个像他那么有个性,这是一群平常的人,能尽职已不错了。姜实际上是一个孤独的斗士。

  姜瑞峰说话很有一点江湖侠义,我想这种广交朋友、义结四方的习气也是他的精神动力之一吧。他觉得全国都有人在乎他、关心他,所以才能够一再地坚持下去。

  采访完,我们在石家庄住了一晚,走在这个有一点破落的城市的街头,看着许多衣着平常的普通市民在灰蒙蒙的空气里穿梭来往,看着小孩骑着童车嬉笑着从身边走过,想想姜瑞峰这个人,想想他的百姓情结,就觉得有一种东西在心底缓缓流过,其实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平常,只是长久以来我们忘记了去注意。在我们波澜不兴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的时候,有一种人,他们的眼睛始终睁得大大的,望着光芒照不到的角落里的人们,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肃然起敬。因为有这样的关注,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温暖。(王芳)

责编:晓星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