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当代教育 > 正文

“神童”落榜以后(编导:黄楗) 

央视国际 (2005年06月06日 13:41)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这一期《当代教育》。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叫魏永康,他曾经13岁考取大学,17岁考上研究生,周围的人都称他为“神童”。魏永康20岁那年,因为不适应研究生的学习被迫辍学回家,但他仍然决定再次考研。在魏永康20几年的成长岁月中,基本上是按照母亲的意志在生活和学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跟母亲的矛盾与日俱增,特别是最近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两次离家出走,致使他的母亲精神接近崩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的节目我们将向您讲述。

  解说:2005年4月底,就在魏永康第二次出走20多天之后,记者匆匆赶到湖南,在华容县的一家医院,见到了因儿子出走而住进医院的曾学梅。

  魏母:这只怪我的命没办法,我的命太苦了。我想一家人一起的,一个人巴不得一家人一同死。

  解说:魏永康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据了解永康的人们推测,出走原因可能是因为今年考研成绩不太理想,他害怕母亲生气而选择了逃避。

  魏母:1号来的通知书,1号中午走的,他只讲妈妈我出去了,我就一直没有反应过来,我在后面随便答应了一声,我答好,我就这么答应了一声,就一直没有回来,1号到现在24号有23天了。

  解说:那么,魏永康为什么这样害怕母亲呢,这些问题,这还要追溯到永康自小的成长经历上。

  魏永康的父亲魏炳南是一名残废军人,母亲曾学梅很早就从单位下岗,全家的开销仅靠丈夫魏炳南不到1000元的抚恤金维持,尽管如此,儿子自小表现出的在学习上的天分让父母都很欣慰。据了解,永康学龄前就认识上千个汉字,并且掌握了一些数理方面的知识,他的小学只上了2年,8岁被保送到县属重点中学,13岁上大学,17岁又以高分考取研究生。在魏永康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神童”的光环一直环绕在他的头上,母亲曾学梅看到儿子在学业上的骄人成绩,对永康的将来产生了强烈的期待。

  曾学梅:希望他成为像华罗庚、陈景润、袁隆平他们这样的科学家。这是我的最高目的。

  解说:曾学梅性格非常要强,尽管丈夫瘫痪在床,全家的生活重担落在她一个人头上,但是从永康哑哑学语开始,她就包办了儿子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

  曾学梅:反正我是想的,学业一完成了,我想即使生活不能自理,家务不会搞,我以后可以请保姆,请人搞,花钱搞是吧,我只要学会自己脱衣服,自己吃饭。

  解说:由于永康小学、中学连续跳级,他的年龄和个头都比同班同学小很多,为了避免儿子受到大同学欺负,曾学梅就把儿子孤立起来。

  魏母:我就跟他说,永康你干脆孤独起来,你不跟同学打交道,我说安全还是第一,我有时候跟同学讲了,永康有病,你们不要跟他在一起,我说永康有肝炎病,会传染你们的,我还想这样的办法。把永康孤立起来,我现在想起来,我好蠢。

  解说:渐渐地,永康的性格就变得孤独和内向起来。

  陈琼英:性格是很孤独的。他就是一个人关到房里面看书,什么也不出去,也不到外面走,也不跟同学交往,很少很少,交往的时间还是有,很少很少,

  解说:永康13岁那年,考上了湘潭大学,学校让他的母亲曾学梅来暂时照顾未成年的永康。然而曾学梅却因为不放心儿子的生活起居而在学校陪读了四年。

  黎培德:好像一天没看到他,心里就不舒服,她跟踪到什么程度,跟踪到教室里面去了,那么她就是看他在教室里面表现如何,那么他也能感觉到他妈妈的眼光在监视他,他也是不太舒服,同学的感觉有一点别扭,所以同学对他妈妈这种跟踪方法也是有点不太,感到不太舒畅。

  解说: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已经大学毕业的永康仍然没有一点自理生活的能力。

  黎培德:比方说他的的牙膏经常找不到,他就胡乱拿人家的牙膏,用完牙膏又不放回原处,再一个跟他睡一起的,人家经常到不到自己的鞋子,都是被他穿走了,而且不是穿一双,是一样穿一只,而且搞的大家都很狼狈,起床以后,都找不到自己的鞋子,找不到自己的牙膏,

  解说:2000年,17岁的魏永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就在人们羡慕和赞誉这个天才少年的时候,他却被学校劝退了。

  曾学梅:他就没有写论文,他到了四月份、五月份,人家四月份交论文,他以为像大学里面一样,老师通知同学坐在一起写,到五月份他就跟同学讲,他说老师还没要我们写论文,同学就讲,我们都已经交都交了,你还没有写,你还在做梦。

  解说:永康辍学回家以后,一直在复习准备再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时候的永康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事事顺从母亲的小男孩,因此常常和性子急躁的母亲因为一些琐事发生矛盾。

  魏永康:比如说早晨我有一件衣服忘记穿了,她就骂了我一个上午。

  解说:这些因生活琐事产生的矛盾一直在集聚、升级,到了2004年11月终于爆发了,这天永康跟母亲发生了矛盾之后不辞而别,这一走就是38天。

  魏永康:我过得不舒服想出去散一下心。原来只是想到同学那儿去玩的,在株洲没有找到同学,就去了浙江的同学那里,在浙江玩了几天之后,又想到北京的书店里边看一些书,最后从北京回来,在武汉知道我妈妈很生气,之后就打算把钱全部用完了再回来。

  解说:2004年12月底,在外游走了18个城市的魏永康因为身上的钱被盗,身无分文,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惴惴不安地回到家里。一进家门,他就跟母亲提了一个要求。

  曾学梅:他回来之后就讲妈妈我在外面这么久了,让你费心了,但是希望你不要对我发脾气,我已经要考试了,你不要发脾气。我还是忍着,

  解说:这一次,曾学梅之所以能够容忍着永康离家出走的行为不发脾气,主要还是看到儿子回家时离考试的时间只有20多天了,原本好好读着的研究生半途而废,她含辛茹苦20多年付出的努力现在又要通过儿子去实现,她得忍着。魏永康在复习了20多天之后参加了2005年一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他填报的学校是曾经就读过的湘潭大学。

  主持人:对于这次考试,永康和母亲都非常看重,但是结果怎样呢?我手上现在拿着的是魏永康这次考试的成绩单复印件,我们看到他的总分还是比较高的,382分,最高的一门是数学146分,而数学的满分是150分,遗憾的是英语只考了42分,这个单科成绩无异于是他重新就读研究生的拦路虎。收到成绩单的当天,魏永康就离开家了,这一次离家距离上一次中间只间隔了五个月的时间。

  解说:看到成绩单,永康和母亲的情绪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陈琼英:他妈妈想起这事儿就想自杀,但是魏永康就躺在床上不吃饭,背很了大包袱在床上,不吃不喝,妈妈也是不吃不喝,其实两母子差不多的,只是妈妈想的绝路,儿子就没想到这上面来,

  曾学梅:他觉得就是心理上我对他的压力太大了。看自己考得不好就怕我骂,只好逃避我,他以为没来复试通知书我必然会对他做什么,他就躲避我

  解说:永康从4月1号离家后,十几天没有给家里一点信息,焦急、忧虑和绝望占据了曾学梅的内心,再加上旧病复发,精神和肉体双重的痛苦让曾学梅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她叫来远在邵阳的姐姐和妹妹。

  曾春梅:我姐姐在电话里打电话的时候,带着哭腔,她说要是你们不来,以后再也见不到我,我姐姐就告诉我肯定有事,我们去吧,

  曾学梅:活着没意义了,没什么意义了,做人太难了

  解说:曾学梅的姊妹来了以后,极力劝说她到医院治病,并且承担起了照顾永康父亲的责任。永康离开家十几天后也第一次给家里打来电话。

  魏炳南:他来了电话说到北京去了。曾学梅住院以后,他姨妈就催他赶快回来,一个是你妈妈病危,第二个湘潭考试的事情可能要他去,他问一个问题,问湘潭大学来面试通知了吗?我说没有来,他姨妈一再的要他回来,说妈妈不好,你在外面一没有带衣服,二没有带足够的钱,他当时说好我明天就回来,

  解说:听说儿子永康即将回家,在医院刚做完手术的曾学梅情绪也逐渐平稳。

  曾春梅:她说永康一回来,你可以回去,这里有永康可以照顾我,很高兴的样子,那个心情特别高兴,听说永康回来她心情特别高兴,

  解说:然而第二天永康并没有回家,大家的心又悬了起来,永康为什么再次失言呢?几天之后,曾学梅好友陈琼英的手机上接到一条永康发来的短信,说他已经去湘潭大学打听过了,今年不能参加复试,怕妈妈生气,再也没有面子回家。这个消息对手术后身体还比较虚弱的曾学梅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曾春梅:她那个晚上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解说:看到姐姐曾学梅的情绪起伏这样大,妹妹曾春梅心里非常着急,为了避免意外事件在姐姐家中发生,曾春梅决定,到湖南比较权威的机构去找一位心理医生咨询一下,通过心理治疗缓解姐姐的压力,减轻因为永康考试不利和出走给她带来的痛苦。

  解说:听到曾春梅介绍姐姐曾学梅更多的情况之后,心理医生表示出对曾学梅目前状况的极大担忧,他决定亲自去一趟华容县,以便对曾学梅的情况做出一个正确的诊断。

  主持人:从以上的节目中我们看到,魏永康的两次出走似乎都跟母亲的情绪有关,永康怕妈妈生气,惧怕母亲,于是就不辞而别,儿子的出走又让母亲更加生气,母子俩的关系在这样的循环中反复着,心理医生的到来能解开曾学梅的心结吗?永康会回家吗?

  解说:第二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学博士刘哲宁从长沙来到华容,他没有先去跟曾学梅见面,而是通过曾学梅身边的人对这个家庭和曾学梅的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间接了解了曾学梅的情况之后,刘博士才到曾学梅住院的医院去看望她。遵从刘博士的建议,对他们的见面我们没有拍摄。

  刘哲宁:他母亲因为刚刚做完手术,确实还比较虚弱,所以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周围的人给她鼓励,给她帮助,给她一些建议,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她,比如她失眠,她早醒,她情绪低落,她流眼泪,她控制不住自己,我觉得可以给她适当的吃一点抗焦虑,改善睡眠,抗抑郁的药物,这样药物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可能对她更有好处。

  解说:刘博士很清楚永康母亲目前这种消极情绪形成的原因,他没有跟曾学梅过多地去触及这个让她伤心的话题,他计划把一些心理调试的方法教给曾学梅的亲友,这方面的工作今后更多地要让她们去做,

  刘哲宁:因为我们解决他妈妈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让她开心,我们希望我们呼唤他回来,永康回来会心情好。

  解说:刘博士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想办法让永康回家,于是,曾春梅开始发动所有的亲戚朋友寻找永康。知道他经常上网,大家就用QQ跟他联络,用亲情的力量去呼唤他,告诉他母亲的病情现在比较严重,即使母亲做错了什么,她也是世上最疼爱你的人,儿子回家是对病重中的母亲最大的安慰。在亲情的感召下,刘博士的建议果然奏效了,4月27号永康从外地回到华容。

  因为担心曾学梅的情绪过于激动影响伤口恢复,刘博士建议先不要让他们母子见面,于是我们向永康询问起他这次出走的原因。永康告诉我们,收到考试成绩单的当天他就知道,这次考试的失利最终必定招致母亲的责骂,但是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去了一趟报考的湘潭大学。

  永康:到湘潭大学先找几个同学问分数的情况,他们说没过分数线,不能参加复试。

  记者:这个消息确定吗?

  魏永康:他们确定的。

  解说:了解到这个确切的消息之后,魏永康不敢回家了。而他之后的想法让我们也有一些意外。

  魏永康:怕我妈妈怪我,也想到外面找份工作。不再依赖我妈妈他们。

  解说:永康说他对母亲经常发脾气早就无法容忍,在痛苦和矛盾中他渐渐明白,如果经济独立了,就可以不再忍受母亲的责骂,于是萌生了去找工作的念头。

  永康:首先去了深圳和广东,然后中间这20多天在北京,最后两三天在上海。

  解说:但是永康在外找工作的这20多天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四处碰壁。

  永康:可能是社会经验不足吧

  解说:就魏永康在外的这段经历我们随后跟刘博士做了交流,刘博士认为,正是因为母亲过于严厉的管教才导致这个结果,但是他以出走的方式来对抗母亲显然是错误的。

  刘哲宁:你出走对妈妈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如何和妈妈一起来共渡难关,

  解说:在对永康做了全面的心理检查之后,刘博士认为永康最大的问题是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存在障碍。

  刘哲宁:他自己也知道,我的问题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别人打交道,所以他出去找工作,四处碰壁,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跟别人打交道,另外他找工作,各方面,仪表方面的,各方面言语表达也有些问题,所以别人都不敢要他。

  解说:刘博士认为,因为母亲自小对永康过多的呵护导致他对自己已经不自信,而永康初次出外找工作的不顺利又会导致他对社会的不自信,双重的不自信必定对他今后的生活带来阴影。和母亲的关系恢复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周围人们的支持和鼓励,面对社会的自信只有自身能力得以体现才能达成,最初的一步刘博士从训练永康联系调剂开始。然后,这件在过去肯定是母亲包办的事情,现在永康也鼓起勇气自己来做了。

  魏永康:他让我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定得太高。

  解说:在刘博士的指导下,永康了解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虽然这个结果有些让他失望,但是他毕竟迈出了挑战自我的第一步,也得到了刘博士的肯定。

  刘博士:永康刚才跟我讲了,因为我跟他谈了以后,他觉得他会坚强的生活下去,会出去找工作,以后可以继续读书。

  魏永康:应该把自己当成普通人看待。先找一个自己能够适应的工作,再慢慢的一步一步做起。

  解说:永康回家之后,曾学梅也出院回到家里,刘博士反复叮嘱曾学梅,跟永康见面之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于是,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痛苦和别离,这对母子又重新坐在一起,当永康忐忑不安地告诉母亲,自己今年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抓住的时候,母亲的反应异常地平静。

  魏母:再不说他了,真的鼓励他重新搞复习、搞学习,再明年参加考。如果能够找到工作,就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再就是刘博士讲的话,就是听从命运的安排,25岁考不上考到30岁。反正我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读完博士,把博士读完。我相信他能够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一定会成功,

  解说:刘博士离开华容之前,一方面劝导曾学梅调整心态,放弃急于求成的想法,另外也希望永康今后多接触社会,慢慢地锻炼、提高情商,同时也希望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给这对母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他自己今后也会随时为这一家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主持人:考研失利虽然算是一次磨难,但是它并不是人生惟一的一次机会,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魏永康和他的母亲虽然经历了一些磨难,但是最终他们能够以比较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这次小小失利,我们祝福这一家人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能够重新见到彩虹。感谢收看这一期《当代教育》,下次节目再见。

责编:兰华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