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当代教育 > 正文

《家庭教育备忘》:面对缺失的爱(编导:罗安)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8日 10:23)

  主持人:欢迎各位收看《当代教育》“回眸2004家庭教育备忘”,我是胜春,在我手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平均每天就有3000对夫妻离婚,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是有子女的,目前关于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渐渐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来看一个片子。

  解说:目前,在我国大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五十万到六十万的数量递增,各种调查数据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高,更容易出现极端化行为。2002年轰动全国的伤熊事件主人公刘海洋和蓝提速网吧纵火案的两个学生主犯均出自单亲家庭。2003年黑龙江绥化市警方端掉一个少年犯罪团伙,三十五名成员都是辍学的学生,其中三十人来自单亲家庭。

  主持人:好,今天我们一块来关注的就是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我们首先请出我们的第一位嘉宾,她是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谨教授,欢迎您李教授,你好,请坐。刚才我们在片中已经看到了这样一组调查,为什么说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的问题会比普通的家庭要多一些呢?因为人他的主要成长环境也就是说他早年受教育,应该是在家庭,而这种单亲家庭它本身是属于在家庭结构上就有一定缺陷的,那么也就是说父亲和母亲在家庭当中,他所担负的教育角色是不同的,因此,单亲家庭本身意味着教育方面就会有某一方面的欠缺,所以这种欠缺往往是一种硬伤,一般而言,我们提到母亲,都讲是慈母,提到父亲,是讲什么,就讲严父,那么也就是说,母亲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这种抚养、抚育和情感方面的交流,而父亲他也有情感交流,但是他的情感交流和母亲是不一样的,他更多的是表现在一种社会行为的示范上,也就是说孩子他要今后长大,他接触社会的话,有很多行为是来自父亲的,所以很多单亲家庭,它这种教育方式就缺少一种类型,所以它很容易造成缺陷,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单亲家庭,当父母离异的时候,给孩子造成的那种心理影响,可能是不可估算的,但是,很多父母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及时地注意到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所以发生了很多让我们感到遗憾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将要看到的是在2004年年初发生的一件事,我们一块来看一下。

  解说:照片上的这个孩子叫周召,这也是他记忆中最后一次开心的笑容,此后的周召因为父母离婚彻底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在父亲身边周召成了他的出气筒,经常造成打骂和羞辱。

  为了躲避父亲的拳脚,周召曾经到母亲身边寻求关爱,因为母亲对他十分溺爱,从来不过分他的学习情况,于是周召从刚开始的被管的很死,一下子变成了没人管的孩子,很快他就学会了抽烟、上网、甚至逃课,当母亲知道这些以后,也开始了武力教育孩子。

  不问青红皂白的母亲只知道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使得原本就非常孤独的周召彻底失去了心理支撑,只能到社会上寻找慰藉,在网吧周召结识了其他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都有相似的家庭经历,于是一个由七人组成的小帮派开始形成,其中六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

  在一些港台电影影响下,这个团伙的黑社会习气越来越浓,从刚开始的帮助弱者发展到后来的欺负弱者,2004年2月3日,这个少年犯罪团伙再次作案时被警方抓获。在采访中最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这群孩子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对亲生父母抱有一丝留恋之情。

  主持人:好,李教授,刚才我们一块看了这段片子,他父亲的话是滚你妈妈那儿去,这看起来是一句简单,有点粗暴的话,但实际上传达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信息?

  李玫谨:其实,应该说像这样的父亲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而且他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那么他讲这句话,实际上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什么呢?就是对他母亲的一种仇恨和对孩子的一种,没有一点点父爱的一种感受,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说在我们社会当中是有一定的人数,是这种情况,所以像这样的父亲,他出现这样一个孩子,就是这个孩子最后出现问题的话,那完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说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可能会出现两极化的这种情况,或者是溺爱,或者是冷淡,甚至是残酷地对待。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呢?

  李玫谨:有些家庭是这样,他就觉得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在感情方面已经是有欠缺的,那缺少一方的爱会给予更多的,比如说有的还有祖母,老一辈的人,那么可能会给孩子更多的爱,因此,造成了一种溺爱,还有一些就是说,夫妻之间本身有着感情上的冲突,那么当他们分手之后,他看到这个孩子就会想到对方,因此他往往把对对方的一股脑的怨恨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有的时候,有些母亲,尤其母亲容易出这种问题,就是说她比如说对父亲的不满,当她对孩子发泄完以后 ,她又觉得对不起孩子,因为孩子是无辜的,于是她又加倍地去补偿,因此这种教育经常就出现什么情况呢?一方面是对孩子非常地简单粗暴,过后她又对孩子过分地溺爱,所以在单亲家庭当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解说:专家提示,单亲家庭中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不宜采取偏激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和过于放松,都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主持人:那接下来 观众朋友们将在我们画面当中看到的是一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当我们采访的时候,这个女孩子慢慢卷起衣袖的时候,我们能清晰地看见在她胳膊上烫着长长的一排烟疤,但是可能让您想不到的是,这个烟疤居然是这个女孩子的亲生父亲烫的,那这个家庭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在2004年的12月,我们的记者经过了多方的努力,终于见到了这个女孩子,我们来看一下。

  解说:迎面走来的这个女孩叫田小洲,外表恬静的她,内心却充满仇恨,在她的手臂上每一个烟疤代表着成长中经历的一次伤痛,而最让她难忘的是父亲在她心灵深处烙下的第一块伤痕。

  田小洲非常渴望母爱,然而在她的记忆力却没有母亲的形象,只有一身酒气的父亲和满屋的空酒瓶。

  生活不如意的父亲整日依靠酒精麻醉自己,为了躲避债务他甚至想到把女儿作为抵押品,渐渐长大的田小洲像流浪儿一样在城乡各个网吧游荡,居无定所的生活使她早地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田小洲终于找到了关心自己的人。她在网上有了虚拟的妈妈、姐姐和所有的亲人。

  主持人:李教授,刚才看了这段片子之后,首先让我们感觉到的是痛心,为这两个女孩子的经历而痛心,真的像刚才您说到的一样,在这种单亲家庭当中,父母离异之后可能会把自己的那种悲观情绪发泄到子女的身上,这种情况普遍吗?

  李玫谨:应该不能说是普遍,但是至少有一部分单亲家庭,尤其是以父亲为主的这种单亲家庭,往往他们在这个个人生活当中遇到一些不如意,或者遇到一些挫折之后,把对生活的这种无奈、沮丧,甚至愤怒,转移到孩子身上,你看她这个父亲 ,我估计是在喝酒之后,那么他喝酒的原因也一定是苦闷, 所以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难摆脱个人的这种情感体验,因而有可能会迁移到孩子的身上,或者甚至影响到他对于孩子的这种教育的心情,所以很多单亲家庭,确实是在教育子女当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主持人:那作为这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父母,怎么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李玫谨:关键是父母的健康心态,也就是说单亲家庭,无论是父亲单亲还是母亲单亲,也就是说,首先作为这个父亲或者母亲,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也就是说,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不幸,应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然后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空间。

  解说:专家提示,单亲家庭的家长首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后的生活,面对孩子,才能给他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避免造成不良的情绪转移。

  主持人:其实作为单亲家庭来讲,也不一定就是说这种家庭的孩子一定会出问题,那么我们看到很多案例,确实是有很多孩子出了问题是单亲家庭的,就是说这样一个背景,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非常出色,或者非常成功的,有些家庭由于父亲或者母亲意识到这种家庭的缺陷,然后有意地去做了巨大的努力的话,那么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也会很正常地发展,而且甚至会出现很成功的这样的一些范例,说到这儿,我们要给大家看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是2004年的书架上非常畅销的书,被称作是妈妈为孩子准备的心灵鸡汤,这本书的作者其实并不是什么名人,真的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儿子多年来摘抄的二十多万字的文章和点评,可以说这里面的话记录着对孩子一生的教诲,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对母子。

  解说:2004年很多家长通过这本叫《每天进补一点点》的书,认识了它的作者吴章鸿,也了解了这位单亲妈妈十二年教子育人的独特体会。吴章鸿的婚姻出现危机时,孩子吴纯刚刚十一岁,并且在钢琴演奏上流露出非常高的艺术天赋,此时的吴章鸿知道,离婚对他们母子意味着失去所有生活依靠,而吴纯的钢琴梦也许将从此破裂,很多人劝吴妈妈放弃支持孩子学钢琴的想法,但吴章鸿依然风雨无阻地送孩子学琴,这样的坚持背后,吴章鸿必须每天打两份工,连星期天也不能休息。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吴妈妈依然没有放弃对孩子的精神塑造,她不仅为吴纯摘抄各种文章,鼓励他自立自强,还在摸索单亲家庭的教子方法。吴纯在妈妈的支持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音乐学院附中,高中一年级被乌克兰国立音乐学院著名教授看中,十六岁便独自一任离开家乡出国留学,在留学的七年时间里,他共获得十多项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并获得乌克兰总统的亲笔贺信,被誉为来自中国的钢琴天才。

  主持人: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片中这个吴章鸿女士今天也来到我们节目现场,下来我们就欢迎吴妈妈,欢迎您,请坐。吴妈妈,现在吴纯在国外的学习生活是什么样的,给我们介绍介绍。

  吴章鸿:可以说2004年对吴纯的人生来讲是一个新的起点,他用自己的努力 ,经过不懈地奋斗,终于走进了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考上了钢琴演奏家专业 ,实现了他四年所一直梦想的这种愿望,应该说是自己人生的一大进步,吴妈妈,这本书是您经过了多长时间给它编录成功的呢?

  吴章鸿:可以说伴随着我孩子,也就是伴随我这个单亲十二年,当我孩子走进中学的时候,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和孩子可以沟通的方式,怎么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就是说我因为没有钱买书,订报纸杂志,我就想到我们华中科技大学有图书室,有阅览室,有资料室,就是我可以利用这样的资源,我说我来做义工,我每个礼拜用自行车到邮局帮你拉两趟杂志,你能不能把大量看杂志的这个机会让给我,这样我就寻找了一种选择好文章的机会,各种各样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都在广泛地搜集这些东西,利用我打工之余,然后我把这些东西搜集回来以后,我写下妈妈的读后感,然后我一篇一篇地悄悄地放在儿子的课桌旁边,床头边,或者他在国外的时候,寄到他那里,就是用这样的一种行动,一种做法去感染我的孩子,那么走过了十二年,吴纯读着这些文章成长了,回过头来, 吴纯珍藏着我给他的每一封信,当我决定要出这本书的时候,孩子是用三十四寸的大皮箱,满满地背回来一箱,告诉我说,妈,这是我的财富,每当我在国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想家的时候,我遇到了问题,我排解不了的时候,我会随意地抽开一封信,看妈妈对我的一点一滴的关爱、激励,我会从中获得力量。

  解说:吴纯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然而吴妈妈并没有给他提供过任何物质上的享受,相反,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吴纯却早早地被吴章鸿推到了自立的位置上,小小的年纪就开始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生活含义。

  主持人:当吴纯的琴技一点点提高的时候,你开始要求他自力更生,那您是怎么让吴纯自力更生的?

  吴章鸿:自力更生是从两个方面来做的,第一,我是这么想的,我觉得人的生命有限 ,作为单亲妈妈,我常常有一种危机感,我担心我会得疾病,我担心我会出意外,那么我就想,不要等,不要靠,不能要,就是要靠自己的一双手,让他亲眼目睹妈妈怎么用双手在创造财富,创造生活费和学费,再一个就是我利用孩子的假期,让孩子走进我的苦难生活,让孩子和我一起打工,让孩子去感悟生活的艰辛,比方说,孩子功课不多的时候,我会把他带到我的加工车间,让他和我一起出外背材料,然后还曾经和他一起拿着五大箱货,从武汉坐火车到北京变压器厂,送我们加工的传感器。

  主持人:您想通过做这些事传递给孩子什么呢?

  吴章鸿:劳动创造财富,自立自强。

  主持人:李教授,您也在非常专心地听吴妈妈讲,您觉得作为一个单亲家庭来讲,在子女教育上,吴妈妈的这种做法,她的特点在哪里?

  李玫谨:也就是说,她在自己遭遇不幸的时候,一方面使自己坚强起来,另外一方面,她就抛开这个不幸而言,她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你比如说她刚才提到的这个,让孩子跟我一块走进苦难,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很多单亲家庭在教育当中,孩子和父母出现代沟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父母觉得我辛辛苦苦地为了你做了很多,但是你却不理解父母,而且不学好,它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让孩子跟着父母一块儿走进生活的这种苦难,或者走进生活的艰辛,没有真正了解彼此的世界,没有了解父母的不容易,所以我觉得母亲在这一点做的非常好,而且就是说,刚才我们讲了,在一个家庭当中,母亲和父亲他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这个吴妈妈在自己的教育过程当中,她实际上既完全尽到了母亲这种养育,情感的关爱这方面的责任和角色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她又替代了父亲的这个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孩子的思想上,在孩子的这种社会的行为发展上,她以一种理念,以一种教育灌输给孩子,而且通过这种一点一滴的积累,把一些非常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告诉给孩子,也就是她不仅仅尽到了母亲的这种责任,而且还尽到了父亲的责任,所以我觉得也难怪她有这么出色的一个儿子。

  主持人:可能看到这儿,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对于一些离异的单亲家庭来讲,很多孩子可能是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往往容易造成一段时间的情绪波动,在吴妈妈的家庭当中,也有这样的事儿,面对这样的事儿,吴妈妈又是怎么样来解决的呢,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解说:1997年,吴纯经过层层选拔,终于得到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国际钢琴比赛机会。临行前,吴纯对妈妈说,一定拿回奖杯,回报母亲对他这么年的付出。然而那天的吴纯背上了思想包袱,最终名落孙山。此时的吴纯并不知道,为了准备这次比赛,妈妈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并且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然而这次意外的失利,却是所有人都不曾预料的,老师和同学,亲戚和朋友会怎么想呢,吴纯,甚至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片中已经看到了,吴纯非常出色,得到了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但是那次比赛可能失利了。

  吴章鸿:吴纯在香港彻底失败,什么奖都没拿到,六个奖项一个奖项没拿到,那应该说起来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惨败。那么我听到孩子失利的消息,放下电话,我的心真的非常沉重,我不是说想到我自己白白扔掉了六千元血汗钱,真的不容易,一分一分都是我汗珠子换来的,我想我的孩子肯定在香港想,我回家怎么跟我的老妈交代,我失败了,承诺没有兑现,我本来承诺,我对儿子承诺的是,妈妈不会去机场送你,妈妈也不会去机场接你,因为没有钱,机场离我们家太远了,可是当我知道孩子失败以后,我想我不应该坚守我的承诺,在家里等着孩子回来,我应该走出家门去机场像迎接英雄一样的,把我这个失败的孩子接回家来,我想这么做肯定有利于我的孩子往后走的人生道路,可是你不知道,我去机场多么艰难,因为我是拖着一条受伤的脚,走了六十多里赶到机场,在机场足足等了七个小时,没有吃饭,没有喝水,为什么,舍不得花一分钱,当孩子走下飞机,走到我身边的时候,他在流着眼泪请求我的原谅,他没有给我打电话,他没有想到我会到机场,他没有想到下飞机第一眼看到的是妈妈,所以我拍着他肩头说了两句话,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失败和成功,所以妈妈不怪你。

  主持人:这个时候我特别想问问李教授,当孩子失意的时候,或者是面对这种不利的情况的时候,妈妈这样主动的站出来,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意义在哪里?

  李玫谨:其实我觉得从吴妈妈讲的很多问题当中,我觉得对我们很多单亲家庭来讲,好像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既是一种启示,甚至就是一种可用的方法,孩子有时候是这样,在他成功的时候,他并不需要抚慰,或者说一种勇气,但是当他失败的时候,他往往最需要身边的人,或者最亲近的人的一种关爱、支持或者帮助,其实人有的时候是这样,尤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在心理上留下阴影。

  解说:专家提示,单亲家庭的子女,一般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遇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后,后容易情绪低落,甚至引发心理障碍。作为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孩子的反常行为。正确加以判断后,并进行及时的引导。

  主持人:吴妈妈,我们知道您是一个单身的母亲,同时您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母亲,结合您自身的这种经历,您会对电视机前的那些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说些什么呢?

  吴章鸿:我想对电视机前面所有的单亲妈妈,或者是单亲爸爸讲,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老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不要把孩子作为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工具,不要在孩子心目中播种仇恨的种子,你既然要了孩子,你就要选择一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生活方式,要把孩子放在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这就是我的感受,吴纯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这种成绩,我觉得是和我这个妈妈的心态很有关系,实际上在这里面,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父母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李玫谨:我觉得刚才吴妈妈讲的非常好,其实我觉得单亲家庭并不是非常的可怕,也不是说单亲家庭一定会造就孩子的问题,很重要的还是在于单亲家庭的

  这个父亲或者母亲,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些父亲或者母亲,当他在生活中遭遇到了不幸的时候,他能够很好的调整心态,而且他把个人的问题和孩子的教育问题能够弄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说他在生活当中,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他能够以非常理性的,而且非常合理的方式,甚至花出了比一般,比如说作为父亲,或者作为母亲要多的努力去补偿孩子,那么这种孩子往往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的节目即将结束了,现在回响在我们耳畔的是吴纯特别给妈妈弹奏的一首钢琴曲,吴纯有这样一个愿望,她希望有一天能够早日学成归来,专门在国内为妈妈开一场献给妈妈的独奏音乐会,我们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同时在我们片尾,我们还将把吴妈妈书中的一段话摘录给大家,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启示,好,感谢收看我们这一期的节目,我们下一期节目再见。

责编:英子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