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神童”辍学的背后(编导:黄楗)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20日 14:43

  魏永康,13岁时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 17岁考入中国科学院,2000年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是一个众人瞩目的“神童”,然而,当他在进入中科院学习了3年之后,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和不善于人际沟通而肄业回家。魏永康的经历,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节目文稿如下: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当代教育》。在湖南省岳阳市,有一个一度被当地人称为“神童”的孩子——魏永康。他13岁考入湘潭大学学习,17岁时,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研究生。然而就在人们对他不断发出赞誉之时,他却因为跟不上研究生学习的进度,而被迫中途辍学。错失学习机会的魏永康没有自暴自弃,他想用努力重新赢得深造的机会。在即将迎来新一轮研究生考试之际,记者前往他的家乡进行采访。

  解说:华容县位于湖南省的北部,是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县城。魏永康的家就在县城一片老住宅区。当记者到达时,永康并没有在家,永康的母亲说,他前一天到岳阳表哥那里听一个讲座,说好很快就回来。永康为什么事先答应好等我们,却又突然离家,记者不禁产生了疑问。记者刚一进屋,永康的母亲有些自豪地,为我们拿出儿子过去的奖状证书,这些都是永康昔日骄人成绩的见证。

  同期:这个是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获得二等奖。这个是荣誉证书。荣誉证书,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秀!学校就给他通亚奖学金…。

  解说:学习上这么优秀的永康,为什么去年会从研究生院中途辍学呢?我们很小心地向永康的母亲询问起这个原因。

  同期:他就没有写论文,他到了四月份、五月份,人家四月份交论文,他以为像大学里面一样,老师通知同学坐在一起写,到五月份他就跟同学讲,他说老师还没要我们写论文,同学就讲,我们都已经交都交了,你还没有写,你还在做梦,

  解说:据永康的母亲讲,永康在辍学前后心情很不好,他说他确实不了解学校的相关规定,才导致这个后果。然而,永康辍学时已经20岁,一个20岁的成年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永康的个性、习性到底是什么样?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出生在农村,尽管家境不好但她还是读完了中学,由于单位不景气她在1993年就已经下岗了。永康的父亲魏炳南是个残废军人,长年瘫痪在床,他每月五六百元的抚恤金是这个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多年来,家庭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曾学梅一个人身上,陈琼英曾经是曾学梅的同事,和曾学梅交往多年,她对曾学梅多年来的艰辛经历非常了解。

  同期:那我真的想不到我们是个好生生的,做这些事儿都做不过来,她走路的话,她都是跑的,急跑的,

  解说:尽管生活艰难,但是让曾学梅和爱人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永康非常聪明,他2岁多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就掌握不少数理方面的知识,他的小学只上了两年,8岁就被保送到县属重点中学。整个小学和中学,他的学习兴趣非常强烈,而且非常用功刻苦。看到聪明的儿子在学业上骄人的进步,母亲对儿子永康的将来产生了强烈的期待。

  同期:因为爸爸是个残疾人,我也没有任何技术,文化少,再找工作,年纪大了太困难了,我只指望你能有出息些。

  解说:在这个家中我们看到,虽然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和电器,但是墙上和家具上随处都是文字、数字和演算公式,这是曾学梅当年启发和辅导永康认字做题,为了节约笔墨纸张留下的印迹。对于生活的艰难曾学梅从来不跟别人诉苦,除了照顾身体残疾的丈夫,她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照顾儿子永康的生活和学习上。在曾学梅看来,儿子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整个家庭的窘境。

  同期:希望他成为像华罗庚、陈景润、袁隆平他们这样的科学家。这是我的最高目的。

  解说:永康上小学时,在家里的墙上,母亲曾学梅为儿子写下了这样的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以后,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母亲包办了儿子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

  同期:反正我是想的,学业一完成了,我想即使生活不能自理,家务不会搞,我以后可以请保姆,请人搞,花钱搞是吧,我只要学会自己脱衣服,自己吃饭,

  解说:永康的父亲魏炳南虽然瘫痪在床,看到妻子这种教育方式他还是不太赞同,刚开始几年,夫妇俩为教育孩子的事也发生过一些争执。

  同期:吃饭以后我就喊他搞劳动,自己衣服自己洗,扫地、收碗、刷锅、洗碗,这些事情都自己搞,在这个问题上,他妈妈就不同意这个观点。

  母亲:永康的手是拿笔杆子的,不要拿这些东西。我说你是拿笔杆子的手,我就把骂他爸爸,我说你要把永康培养成一个奴隶是吧,培养成佣人是吧。就埋怨他,就跟他扯皮。

  解说: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永康全身心地在知识的天地中遨游着,然而只有小学生年龄的永康自从升入中学的班级,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他开始面对诸多与所处环境难以适应的问题。由于永康年龄小,他的个头比同班的同学小很多,所以班级的很多集体活动也把他排除在外。

  同期:记得有一次全校体操比赛,怕影响班里的名誉,把永康一个人不参加,赶出去,因为永康不会中学生的体操,就把他搞到一边,他就哭的要死,他回来跟我讲,他说妈妈,今天学校搞体操比赛,不准我参加,他就这么哭,

  解说:这期间,让人不放心的事还远不止这些。

  同期:因为他年纪小,有些同学的年纪大一些,再一个有嫉妒思想,眼红了,他们成绩差的,每一次一考试,只要他说妈妈今天考试了,考了什么东西,我考的很好,我上班的时候我就不放心了,我说那怎么得了呢?过两三天分数一出来,只要分数一出来,他就挨打。

  解说:刚开始,只要永康受了欺负,曾学梅就会到学校去找老师反映,然而老师处理之后,永康的境况却往往更加糟糕。

  同期:某某同学又变本加厉更加打他,欺负他。他受的委屈相当多,身上被打青红脸肿的,

  解说: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得已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待永康。

  同期:那时老师把他孤立起来的时间也多。上课,单元考试每回考试都是把他喊到一边考的,不让他和这些学生一起考。好几回,有一回把他喊到学校办公楼考,考数学竞赛,考什么竞赛都把他喊到一边,

  解说:曾学梅为了不让永康再受同学欺负,也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同期:(9776)我就跟他说,永康你干脆孤独起来,你不跟同学打交道,我说安全还是第一,我有时候跟同学讲了,永康有病,你们不要跟他在一起,我说永康有肝炎病,会传染你们的,我还想这样的办法。把永康孤立起来,我现在想起来,我好蠢。

  解说:渐渐地,曾经活泼好动的永康,逐渐变得孤僻和内向了。

  同期:性格是很孤独的。他就是一个人关到房里面看书,什么也不出去,也不到外面走,也不跟同学交往,很少很少,交往的时间还是有,很少很少。

  解说:到达永康家的第二天,永康依然没有音信,我们非常希望尽快见到永康,于是就请永康的母亲打电话询问。电话打到了永康的表哥那里,我们惊讶地得知,永康在表哥那只住了一晚上就离开了,而且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个消息让记者和永康的母亲感到非常吃惊,一丝忧虑开始在记者和永康母亲之间心照不宣的产生了。

  主持人:永康到底去了哪里?记者的心头产生了些许不安。经过和永康母亲商量,记者决定前往永康的表哥所在学校寻访下落,而永康的母亲则留在家中联系各方面亲朋好友共同寻找。据永康的母亲说,永康最信任的人就是这位正在上大学的表哥,记者对此行充满了希望。

  解说:在岳阳市的一所大学,我们见到了永康的表哥曾敏捷和他的同学,他们向我们介绍了永康两天前来这里的情形。

  同期:我帮他在另外同学寝室里面找了一个铺位,他就在另外一个寝室睡了。

  解说:原来,永康那天晚上听完讲座后,是在表哥同学的寝室住了一晚上。

  同期:他表弟当时,反正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为人比较踏实,老实那种感觉,沉默不语,当时他就拿着一本我们的教材,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类的,看。一直到熄灯的时候。不说话。当时我问他,要不要听收音机,我觉得我们宿舍可能会影响他,给他收音机,他说谢谢,不要。很简单。第二天走的时候呢,是早上六点半,当时首先出去了,然后我也出去了,然后他就跟我讲,他说,麻烦你跟我表哥讲一下,说我走了,好简单,而且就走了。说到哪去了吗?没说去哪儿,

  解说:在岳阳没有寻访到永康的行踪,记者很焦虑,想来想去,永康会不会到他昔日就读的湘潭大学去了呢?记者随即决定,前往湘潭大学,也许从那里能了解一些永康的线索。湘潭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魏永康13岁时以高分考进这所大学的物理系,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时间。来到学校,记者便多方打听永康的行踪,但依然音信全无。在寻访中,记者更多地了解了永康大学生活的一些经历。

  1996年,永康和母亲一起跨入了湘潭大学的大门,学校考虑到魏永康的特殊情况,给他们分了一套一居室的住房,由母亲陪读。如今,昔日的老师谈到这个当年的少年大学生,仍然记忆犹新。

  同期:思维敏捷,除了思路敏捷以外呢,就是心算能力特别强,这是我们老师公认的特点,

  解说:李培德,魏永康大学期间的班主任,永康刚入学时,他发现永康虽然专业课突出,但是在人文素养和待人接物方面有些欠缺,于是李老师就给永康专门拟订了一个培养计划,希望永康在大学期间能弥补起这些缺憾,没想到,这却受到来自在大学陪读的永康母亲的反对。

  同期:第一学期,我感觉他的人文知识急待补课,就是字写的太差,就跟小学一二年级写的字一样,所以第一个寒假我就给他布置两个任务,我说第一你买个钢笔字帖练练字,第二你把中国四大名著看一看,结果他妈妈不让他做,

  解说:李老师讲,永康的母亲之所以反对,是害怕课外阅读会挤占永康课业的学习。

  同期:按照我当初的设想,我说寒假你如果真的练了字,看了四大名著,我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就会有其他的布置,想把他人文知识比较欠缺的这课补上去,但是后来发现做不通,我只好放弃,因为毕竟不是我的小孩,而且他妈妈就在跟前,如果不在跟前,还可能好一点,

  解说:针对永康的成长和培养问题,学校非常重视,还专门开会研究,然而却始终与永康母亲达不成一致。

  同期:不表态,从事后来看呢,她并没有完全听进去

  解说: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魏永康在母亲全方位的照顾下,生活自理能力比起中学时并没有提高。然而,母亲并不在乎这些,在她看来,只要永康学习好,其它方面都不重要。永康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校方看到永康跟妈妈住在一起,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他的身心成长,于是硬性让永康加入到学生宿舍,同时也希望母亲曾学梅离开永康。

  同期:当然我们是想根治,就是让他妈妈回去,但是他妈妈老放心不下,我们也又没有勉强了

  解说:这之后,永康在校方安排下,住进集体宿舍,母亲虽然搬到了校外,但他依然把全部的精力用来照顾永康。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照顾的永康住到集体宿舍以后,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同期:比方说他的的牙膏经常找不到,他就胡乱拿人家的牙膏,用完牙膏又不放回原处,再一个跟他睡一起的,人家经常到不到自己的鞋子,都是被他穿走了,而且不是穿一双,是一样穿一只,而且搞的大家都很狼狈,起床以后,都找不到自己的鞋子,找不到自己的牙膏,

  解说: 尽管学校一再跟曾学梅做工作,让他教会永康料理生活,但是曾学梅依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儿子的特殊照顾。

  同期:好像一天没看到他,心里就不舒服,她跟踪到什么程度,跟踪到教室里面去了,那么她就是看他在教室里面表现如何,那么他也能感觉到他妈妈的眼光在监视他,他也是不太舒服,同学的感觉有一点别扭,所以同学对他妈妈这种跟踪方法也是有点不太,感到不太舒畅。

  解说:这时的永康,已经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母亲这种看似无微不至,实际却令他感到压抑和窒息的关爱方式让正值青春期的魏永康感到不堪重负,于是,他在寝室的墙上写下一句话。“坚决不要妈妈陪读,把妈妈赶回去”然而,永康这种反抗和抵触并没有改变母亲对他一如既往的关爱。

  同期:我们一再讲,我说魏永康已经15岁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他有他的自己的空间,你不应该像管小学生,管幼儿去管他,

  解说:2000年,魏永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一直到他大学本科毕业的那一天,永康的母亲一天也没有停止对他的照顾,在这种情况下,永康的生活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

  主持人:在湘潭大学短短两天时间里,记者依然没有打探到魏永康的丝毫行踪,对永康大学生活的了解后,记者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永康的母亲对儿子的做法,确实有一些不妥之处,而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母亲,她是这个不太幸福的家庭的支撑者,他对儿子的期待,她的迫切的愿望又是那样令人同情。这种复杂的心情使记者对永康的下落更为担忧,于是,带着急切的心情,记者又匆匆地返回了魏永康的家中。

  解说:一进门,见到曾学梅正在给永康外地的同学打电话,这一次,感觉曾学梅已经明显的比几天前显得憔悴和疲惫。永康这么长时间杳无音讯,母亲已经是心急如焚。

  同期:跟玩得好的同学打电话,有电话联系的,都跟他通的电话,亲戚朋友都通的电话,他们都说没有到亲戚家里来,他的同学老师,有电话地址,都全部通信到了,并且拜托他们,同学之间也互相找,但暂时还没有他的消息,睡觉经常做梦梦见他,吃饭经常不自觉的拿出三个碗,有时候不自觉的喊一声永康吃饭了,

  解说:曾学梅在焦虑中让我们打开永康的电脑看看有没有一些线索,然而记者不仅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反而在电脑中看到了一些跟永康学习、生活完全无关的,不太健康的内容。在母亲的眼中,儿子一直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小孩子,她没有意识到,永康早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他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儿子生理心理方面的种种变化,作为母亲的曾学梅是全然不知的。记者一方面努力安慰着曾学梅,另一方面和曾学梅仔细回忆永康离家前的状况,希望从中找出一些线索。永康从研究生院辍学回家后,就一直在埋头苦读,准备重新回到学校。记者了解到,这期间,母子关系还是融洽的。但是有一天,由于反感母亲的唠叨,永康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同期:他说你有病,他就把医药书那个精神病,每本书关于精神病方面的,都翻到那一面,放到我的桌子上,意思是让我看。

  解说:这件事发生后,永康和母亲之间出现了冷战,一天,他突然找到母亲,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

  同期:他跟我约法三章,第一,他说非要讲的时候,你跟我讲,我接受你的,他说平常唠唠叨叨,不该说,他说我不接受你的。

  解说:之后,家庭的气氛便大不如从前了,永康经常一个人闷在屋里,几天不出门,然而有一天,他外出了,回家时脸上表情显得兴致冲冲。

  同期:他就跟我说,他说妈妈,妈妈你看我头上,有的什么字啊,我一看他头上了剪了一个二字,那样横,这里一横,这里一横,上面一横短些,下面一横长些,还剪的相当平衡的这样一个字,他当时就笑了,好高兴的剪了一个字,我当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于是就打了他一个嘴巴,打了他一个嘴巴,他当时感到很震惊,眼睛睁的大大的,就望着我,他就望着我,我说你这么蠢,我说你看这么丑,剪了个头这么丑,明天怎么好去啊?我说怎么好去呢?我说你在路上翻车,翻死你好了,有去无回,我就这么骂他,当时就足足骂了他几分钟,之后,我就想起来这件事情,我不该骂他,

  解说:记者不忍心再继续问下去,但已经想到,永康的这次离家,其中必有许多原因。记者最担心的是社会经验极其匮乏的魏永康在外走失,担心他遇到不测。但是,从永康出走之前母子出现的矛盾来看,还存在另一种可能,这就是,永康在家中感到压抑和焦虑,他也许会选择暂时的逃避。然而,要等待多长时间,永康才能回到父母亲的身边呢?自从永康离开后,永康的父母终日寝食不安,坚强而又辛勤的曾学梅说,自己曾经遇到过无数的艰难,但从没有像这一次这样痛苦不安过。对此,记者只有在内心默默地祈祷,祈祷永康在外一切平安,能早点回来,一家人能早日团聚。

  主持人:一直到我们的节目播出之际,魏永康依然是音信皆无。永康的母亲已经到有关部门说明了情况,希望能尽快了解到他的下落。我们衷心期待永康能一切平安,我们特别希望他此时能看到我们的节目,能体察父母急切焦灼的内心,能忘却和母亲的隔阂,尽早回到家中。永康,母亲让我们捎给你一句话,她说:当妈的纵有千般不对,但此时此刻,只希望你能体谅当母亲的多年来的养育和一片苦心。回来吧。当然,我们也希望永康的母亲,在经历了这番变故后,能够给予永康更多的信任和理解,给他空间,让他独立地去面对今后的生活。有关魏永康今后的消息,我们《当代教育》节目还将给予密切的关注。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

(编辑:英子来源:CCTV.com)